4月11日是每年的世界帕金森日。
说到帕金森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到了1.7%。事实上,帕金森症不仅患病群体庞大,而且开始呈现低龄化趋势。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7%,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近。
随着年龄的增长,帕金森病患病率随之上升,目前,中国有超过万的帕金森病人,预计年我国帕金森病的患病人口将接近万,约为全球患病人口的一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微的颤抖,会“帕”吗?
因为对帕金森症缺乏正确认识,大多数人认为帕金森症是老年人“专属”,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也没有及时引起重视。
拿烟的手微微颤抖?脸上笑容逐渐僵硬?这可能是帕金森症的表现,不如做个小测试,这些症状你占了几个呢?
1、震颤;
2、动作变慢,手脚僵硬;
3、走路小步走,向前冲;
4、走路时手臂不自然摆动;
5、写字时出现“小字症”;
6、嗅觉功能减退;
7、起立有困难。
不管是不是帕金森症,长期频繁的手抖脚抖,肌肉僵硬,运动迟缓,都不是正常的表现。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医院去检查一下。
帕金森四大临床表现
★
静止性震颤
约70%的患者首发症状为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帕金森病人的手部“搓丸样”动作
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动的时候也抖得厉害,睡着了就不抖了。”
姿势步态障碍
姿势反射消失一般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很怕自己一个人走路,别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个小石子都能把我绊倒,我现在很害怕走路。”
姿势反射可通过后拉试验来检测。检查者站在患者的背后,嘱患者做好准备后牵拉其双肩。正常人能在后退一步之内恢复正常直立。而姿势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要后退三步以上或是需人搀扶才能直立。
帕金森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止步,称为慌张步态。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经常越走越快,止不住步。”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的不能迈步,两只脚好像被钉在地上一样动不了,要过几秒钟才能走或者仍然无法挪动脚步。患者典型的主诉为:“起身刚要走路时常要停顿几秒才能走得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特别是遇到拐弯或者前面有东西挡着路时。”
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
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
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
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
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
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
帕金森病患者的“小碎步”
疾病早期,患者常常将运动迟缓误认为是无力,且常因一侧肢体的酸胀无力而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
早期患者的典型主诉为:“我最近发现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劲,不如以前利落,写字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打鸡蛋的时候觉得右手不听使唤,不如另一只手灵活。走路的时候觉得右腿(或左腿)发沉,似乎有点拖拉。”
肌强直
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
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肢体发僵发硬。”在疾病的早期,有时肌强直不易察觉到,此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的患侧肢体肌张力会增加。
抑郁等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往往比运动症状更加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质量,这对医生、患者以及家属构成了共同的挑战。
每一个帕金森患者,作为医生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