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纪增长,有不少老年人出现了手抖的症状,在许多人印象里,“手抖”似乎和帕金森病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王世龙中医师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出现了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却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引起的,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是两回事,那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区分?了解下面这些,你就知道了!
帕金森病,全称原发性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为止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也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老百姓印象中,“手抖脚颤”似乎是帕金森病最大的特点,其实帕金森病有七大典型症状:
1、震颤:帕金森临床表现还有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渐波及整个肢体,甚至影响到躯干,并从一侧上肢扩展至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一般最后受累。上、下肢均受累时;上肢震颤幅度大于下肢。只有极少数病人震颤仅出现于下肢)。震颤早期常在静止时出现,作随意运动和睡眠中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晚期震颤可呈持续性
2、 姿势和步态异常: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张力增高,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弯曲。慌张步态:表现为起步困难、一旦启动,即呈现快速、小碎步的慌张步态。
3、运动障碍:如发音肌僵硬引起发音困难,帕金森临床表现包括手指肌僵硬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生活起居、洗漱、进食等都感困难)。
4、肌肉僵硬伸肌、屈肌张力均增高,被动运动时有齿轮样或铅管样阻力感,分别称为齿轮样强直或铅管样强直都是帕金森临床表现。
5、其他:帕金森的前兆表现为易激动,偶有阵发性冲动行为;出汗、唾液、皮脂腺液等分泌增多;脑脊液、尿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降低也是帕金森症状表现。
6、行动迟缓。早期患者上肢的精细动作变慢。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转身困难,以致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可,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症状的早期症状。
7、明显体重下降:明显体重下降在患者中较常见,可能是由于恶心、食欲不振、咀嚼吞咽困难等合并症引起食物摄入减少所造成,但有时原因并不明确。体重下降通常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发生在若干年内,少数患者可能发生在数月或数周内。所以当突然出现体重下降,也要提防,可能是帕金森!。
而帕金森综合征作为一种症候群,往往有多种多样的继发性诱因,包括外伤、药物原因、中枢神经严重感染、血管炎、痴呆等等。大众熟知的“拳王”阿里就是因为长年从事拳击运动,慢性的顿挫顿伤给他的身体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害,最终出现了帕金森综合征。此外,饮酒、营养不良、代谢障碍等等都会增加帕金森综合征出现的风险。
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清楚,那么它是否具有遗传性呢?王世龙中医师认为,对于有原发性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来说,患病风险相对较高,但最终还是与个体的易感性有关。另外对于帕金森病虽然没有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但还是有一些致病因素值得注意,例如有害物质的接触、吸食海洛因等。对于帕金森综合征,脑血管疾病、外伤等因素可以提前预防,王世龙中医师尤其提醒,老年人用药须慎重,有一些药物与帕金森病相关性较大,尤其是由于每个人的个体易感性差异很大,因此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作为常见的老年病之一,王世龙中医师说,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路易体痴呆有许多相同的症状表现,而目前病因都尚未清楚,临床来看是一个家族的成员,随着病程发展,最终很可能是“殊途同归”。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对疾病的正常认识,解除对疾病的焦虑、抑郁情绪是极其重要的。“每位来看病的患者,我都要反复和他们做健康宣教,让他们调整好心态。作为一种老年病,帕金森病是慢性发展的,而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影响非常大,焦虑、抑郁的情绪严重会加重病情的进展和药物反应。
王世龙中医师说道,“建议帕金森病人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唱唱歌、跳跳舞,对身体和心理状态的调整都很有好处。”而关于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王世龙中医师也强调,遵医嘱按照“最小有效剂量”的科学方式使用。不同年龄,临床表现不同,用药的策略也不同,最好是找专科医生咨询就诊。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与药物相配合的非药物治疗,例如功能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等。疾病的发生我们或许无法干预,道阻且长,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生命中的阳光。中医在这个方面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有效。了解五龙震颤汤,调节帕金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