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关爱帕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pf.39.net/xwdt/160309/4784149.html

关爱帕金森病患者

知“帕”不怕

April11

关爱帕金森患者

让生命不再颤抖

年4月11日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在活动日来临之际,我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在门诊健康大讲堂开展了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活动。

全球有大约万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患者在中国。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70岁以上患病率达3%-5%,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而且每年新发病例近十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万。帕金森病来了,该怎么办?不要害怕,我们与你在一起。

活动现场,医院援疆专家,神经内科博士、主任医师张东锋在活动中强调,帕金森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到了1.7%。事实上,帕金森症不仅患病群体庞大,而且开始呈现低龄化趋势。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来说依然不是特别清楚,推测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神经老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滕海英向参加义诊的患者及家属宣教时讲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患上帕金森症。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以及姿势步态的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不好、便秘、嗅觉的减退以及一些焦虑抑郁等。早发性帕金森症,通常指的是发病年龄在50岁之前的帕金森症,这些患者往往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以及家族聚集性。研究发现,有家族史的帕金森症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的风险更高,而家族中患病的人越多,发病风险也就越大。帕金森病是各个年龄层都需警惕的一种疾病。一旦确诊帕金森病,病人就需要得到一个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相关的护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有六大类的药物,患者需遵医嘱服药。

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王洋、护士长许春艳在活动中以有趣的小测试,让患者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知“帕”不怕,一起来读懂“帕”,不如大家都来做个小测试,这些症状你占了几个呢?

1、震颤;

2、动作变慢,手脚僵硬;

3、走路小步走,向前冲;

4、走路时手臂不自然摆动;

5、写字时出现“小字症”;

6、嗅觉功能减退;

7、起立有困难。

不管是不是帕金森症,长期频繁的手抖脚抖,肌肉僵硬,运动迟缓,都不是正常的表现。如果出现以上情况,最好到脑血管病诊疗中心来就诊。

医院急救

脑血管病诊疗中心

文字: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季玉红

排版:王雪琦

审核:穆娟娟张启鹏杨军英张燕

专家简介

滕海英,主任医师,大学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第四党支部书记;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20余年,对于脑梗死、各类头痛头晕、帕金森病、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哈密地区率先开展了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及脑血管造影等介入诊疗;先后于新疆医院、医院及医院进修学习;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及主持兵团及师级课题5项并获兵师级科技进步奖3项。现任新疆兵团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新疆医学会神经病学青年委员会委员、新疆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痴呆学组委员、新疆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心理与睡眠障碍学组委员、新疆医学会康复委员会眩晕学组委员、新疆哈密地区脑心同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团体任职。医院“先进个人”、“先进管理者”及“优秀党员”称号。

张东锋,神经病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郑州市青年科技专家,郑州市新长征突击手,郑州卫生系统知名学科带头人,中华儿慈会特聘全国医疗专家顾问等。曾先后进修于医院、医院、首都医院、医院神经内科。可熟练处理神经科各种急症及感染、血管病变、遗传等病因所致的“痛、眩、麻、木、痉、瘫”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头痛、眩晕、癫痫、脑梗死、脑出血、意识障碍等神经危重症的处理,目前主持省、市科技攻关科研项目4项,博士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4篇,北大核心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曹丽霞,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新疆医学会第四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新疆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学组委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五年,在华西医科大神经内科进修一年,主修神经内科专业,对脑供血不足、脑血疾病、癫痫、脑炎、帕金森病、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眩晕缺氧性脑病等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低分子肝素联合波立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并获兵团第十三师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现代临床常见病诊断要点与处理方法》任第二主编,撰写神经内科相关专业内容五万余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hl/85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