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治疗

北京湿疹医院哪些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8839620.html
腰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的腰椎损伤之一,常发病于20~40岁,约97%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于L4/L5、L5/S1水平,90%以上都是由于脊柱后侧或侧后方发生膨出,导致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引发盘间髓核物质外流,挤压神经引起疼痛。所以,以下主要是讲一讲侧后方或后方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术前阶段: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药物、牵引、理疗、休息、调整活动等非手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症状:1、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坐姿(>20分钟)、避免抬举搬运重物、避免乘坐飞机、避免对脊柱反复增加负荷的运动(即慢跑)搬运重物:如果使用错误的姿势容易使腰椎受伤,应该要挺胸直腰,利用脚弯下去把重物提起;不是直接弯腰下去搬重物。坐姿:双足踩地,双肘有支撑,颈椎腰椎的部位有支撑睡姿:减小对脊椎的压力2、相对休息:卧床休息可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缓解原先突出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3、物理因子治疗缓解肌肉疼痛、水肿、痉挛:超能激光疼痛治疗、干扰电治疗、超声波治疗、冰敷等。超能激光疼痛治疗干扰电治疗4、腰椎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腰椎牵引床5、软组织放松关节活动:腰部及周围肌筋膜松解、推拿按摩、肌肉牵伸、关节活动。

手法按摩,肌筋膜松解

腰大肌拉伸

脊柱旋转运动

6、腰椎稳定性训练:改良卷腹、侧桥运动、对侧伸展、悬吊训练。

改良卷腹:手放于腰下同时压紧,对侧腿弯曲,头抬起床面同时腹部发力。

侧桥运动

对侧伸展:左手右膝支撑,其余两肢向前向后伸展,保持腹腰部用力收紧,5秒一次,后再换对侧肢体。

红绳悬吊系统核心肌力训练01

红绳悬吊系统核心肌力训练02

红绳悬吊系统核心肌力训练03

7、神经松动:仰卧伸膝,背屈踝关节,牵拉坐股神经活动俯卧位屈膝,牵拉股神经活动。8、家庭训练计划(注:因每个人疾病的程度和分型不同,以下动作仅供参考,若出现明显疼痛应立即停止休息):后退步燕式平衡蜘蛛人爬行拱背式动作腹部拉伸体侧方肌群拉伸腰背肌训练平板支撑训练直腿抬高训练正规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如果以下情况则视为理疗无效:任何方向的活动都不能减轻症状、甚至症状加重;不能忍受负荷体位(比如站着);难以控制的疼痛;神经症状持续加重或马尾综合征。当所有的保守干预均失败时,认为该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且达到手术适应证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1、开放手术:经腰背部切口,行椎板减压和椎间盘切除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2、微创手术:通过椎间孔镜行椎间盘摘除,或内镜下切除腰椎间盘等微创外科技术,手术损伤比开放手术小。术后第一阶段:保护性活动(4~6周)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患者去学习脊柱的基本解剖、身体活动的正确姿势和身体力学原理,为腰椎稳定性训练做准备工作。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坐姿(>20分钟)、搬重物、乘坐飞机、慢跑、体育活动。治疗措施:1、相对休息——走路、无负荷自行车2、物理因子治疗缓解肌肉疼痛、水肿、痉挛:干扰电治疗、超能激光疼痛治疗、超声波治疗、冰敷等。3、轻度腰椎稳定性训练:仰卧位屈髋腹肌等张训练俯卧位伸髋腹肌训练红绳悬吊训练4、神经松动:仰卧伸膝,背屈踝关节,牵拉左股神经。(同以上神经松动动作)俯卧位屈膝,牵拉股神经活动。(同以上神经松动动作)术后第二阶段:中立稳定性训练(第6~10周)此阶段的目标主要是掌握正确的蹲坐姿势,改善症状引起的肌肉失衡的情况,恢复腰椎的活动范围。可参考以下训练动作:

1、仰卧位髋外展,保持腹部肌紧张,锻炼臀中肌

2、坐位伸膝锻炼腘绳肌伸展性和坐骨神经活动度3、下腹部肌力等长训练

4、站立位肩关节屈曲,保持腰椎稳定性

术后第三个阶段:动态稳定(10~14周)该阶段的目标是恢复下肢正常力量和灵活性,可以再各个平面上很好地活动,以避免再次发生损伤的危险。该阶段训练动作可参考术前的训练动作(同术前训练动作):1、悬吊训练2、对侧伸展3、后退步燕式平衡4、蜘蛛人爬行5、平板支撑训练6、immove站位动态平衡训练整个训练阶段之后,患者若能达到以下几点,可认为已可重返生活、重返工作,从事娱乐或竞技体育运动的患者恢复正常运动之前,应再进行该运动的专项训练。1、站立位腰椎无痛性主动活动范围正常2、无痛完成动态稳定训练3、双下肢肌力、灵活性正常4、无下肢神经牵拉体征

温馨提示

腰痛急性发作期应以休息为主,不适合运动。待腰部疼痛缓解后再尝试以上动作锻炼

锻炼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量

锻炼时不宜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而伤及腰

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不适,应适当的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

最好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

上工谷运动医学诊疗设备功效全解析

1、KINEO智能阻力多功能力量测试及训练系统

功能:KINEO自带丰富的测试系统,包括动态测试、等长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三大系统。KINEO可提供不同阻力形式下的训练,如等张无惯性、等张有惯性、弹性阻力和流体阻力等形式下的训练,训练包含三大运动模式:深蹲、拉和滑轮深蹲。

2、IMOOVE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

功能:IMOOVE具有测试、评估和训练多种功能,以全新3D、非振动、非线性的椭圆运动方式,一次训练可以刺激全身90%以上的肌肉,达到非同凡响的运动效果。其特有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让测试者全身心投入其中,有效改善肌肉、骨骼和关节健康。

3、ALTERG反重力减重跑台

功能:通过美国FDA认证的Gtrainer反重力步态训练器是由德国WOODWAY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合作开发的,应用美国太空最新高科技研发的顶级步态康复活动训练器。利用它可以让下肢所承受的重量降到最小,让全身肌肉得到进一步锻炼;如果腿脚有伤尚处在恢复期,用它进行锻炼可以降低反作用力,不会造成二次损伤。

4、IsoMed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

功能:德国D&R公司研制的ISOMED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将完美设计与精确测试相结合,是世界顶级的等速肌力康复训练设备。

ISOMED可进行等长、等速、离心、向心、持续被动训练和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对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进行测试或训练,广泛应用于生物力学、康复医学、矫形外科、神经病学及生物工程学等领域。

5、牵引床

功能:内置电脑控制系统牵引装置,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椎体滑脱等的治疗,可以促进疗效或缩短治疗周期。

6、REDCORD红绳悬吊系统

功能:悬吊运动训练突出了运动感觉综合训练,强调在不平稳状态下进行闭链运动以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发效果。REDCORD悬吊系统可加强中央躯干、骨盆和髋部深层肌肉力量,这种在不稳定状态下进行的力量训练能够激发躯干肌肉和身体各大肌群之间的神经肌肉协调收缩能力。

7、意大利TecnoBodyPK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

功能:1.本体感觉评估:进行评估,找出平衡缺失的原因;2.运动控制能力训练:针对平衡缺失原因进行相应的运动控制能力训练。

适应症:1.任何神经损伤、骨损伤后感觉缺失(视觉、前庭觉、运动感觉、位置感觉及“负重”感觉)引起的人体平衡能力失常和步行姿势异常;2.脑中风、脑外伤、帕金森综合征、脊髓损伤引起的人体平衡能力失常;3.髋/膝/踝关节置换、陈旧性关节不稳、扭伤及下肢感觉缺失等。

8、无氧爆发力测试功率车(PeakBike)

功能:适合各种速度型运动测试,也可以作为普通功率车使用。

适应症:1.用于检测和评价受试者的无氧能力;2.检测运动训练的效果。

9、全身等长肌力测试仪(Back-Check)

功能:通过记录在各种固定姿势下,肌肉进行等长收缩时产生的最大肌力,评价背肌腹肌等各肌肉群的功能状态,进而为运动损伤的诊断和预防以及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

适应症: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脊髓损伤、原发性肌病等、

10、心肺功能测试系统

功能:以递增的运动负荷进行心肺功能评定和协助临床对心脏疾病的诊断,评估心肺功能潜力,并对后期康复治疗及制定运动处方提供指导和判断预后。

适应症:1.为特异性诊断提供支持(心脏、呼吸系统疾病);2.评估治疗效果(心肺功能康复、器官移植);3.判断功能性限制(慢性呼吸疾病、职业病评估、术前评估)。

11、超声骨密度仪

功能:测定人体骨矿并获得各项数据的医疗检测系统,测试的结果数据以T值为主,还包括Z值、骨密度、骨量等数据,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

适应症:1.各年龄段儿童佝偻病的预防及诊断;2.孕妇孕期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补钙;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4.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检测者;5.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药物者;6.女性65岁以下、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不均衡缺乏钙或维生素D)等。

12、短波

适应症:亚急性、慢性炎症与疾病

13、微波

适应症:亚急性、慢性炎症与疾病

14、干扰电疼痛治疗仪

功能:1.镇痛;2.促进血液循环;3.增强骨骼肌的收缩反应;4.调节自主神经功能;5.促进骨折愈合。

15、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

功能:通过皮肤、对神经以及肌肉进行电刺激,从而达到镇痛和预防或缓解肌肉发生费用性萎缩的效果。

16、生物反馈治疗仪

功能:1.慢性、顽固性疼痛症状缓解;创伤后或者术后疼痛;2.放松痉挛肌肉;3.防止和延缓废用性肌肉萎缩;4.增加局部血液循环;5.肌肉再教育;6.术后立即刺激小腿肌肉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17、超声波

功能:1.适用于所有从深层产热能获得治疗效果的疾病,如缓解疼痛、肌肉痉挛和关节挛缩等:2.减轻慢性或亚慢性期相应疾病的疼痛,如:粘液囊炎、上踝炎、韧带扭伤、肌腱炎、瘢痕组织愈合和肌肉拉伤等。

18、四肢循环促进装置

功能:1.促进肢体血液循环;2.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3.消除肢体水肿。

19、温热治疗仪

功能:由磁力导子的交变磁场产生振动,作用于人体较深部位的组织和器官,使得相应部位得到加热且持续的治疗。

20、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功能:采用第Ⅳ级激光器,具有较高输出功率和适当治疗波长,效果优良,可以快速地向较深部的组织递送有效的治疗剂量,适用于深层病症并且减少治疗时间。

21、冲击波疼痛治疗仪

功能: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通过冲击头产生压力波并作用于人体皮肤及软组织,可以用于治疗软组织疼痛。

上述仅是运动医学诊疗设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21种主要设备,由于运动康复的步骤流程复杂,诊疗过程当时使用到的仪器设备远远不止这些。为了能让运动医学诊疗更加准确,在使用这些仪器设备时也需要更加细致,更加全面,用时更长。

运动医学诊断设备助评估

作为运动康复师,给患者一个准确的运动医学评估,找寻运动损伤疼痛的根源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判断错误,后面的治疗全都是错误的,而且越走越远。

而诊疗绝不是只看片子、X光片、CT、核磁共振这些,任何影像学手段都有看不出来的问题。过于依赖影像学太过片面,极易导致误诊。此时运动医学评估设备就凸显出了其强大的辅助诊断功能,帮助康复医师做诊断,辅助康复师做评估,一起为患者提供最细致、全面的诊断评估。

运动医学治疗设备助康复

基于科学测试、全面评估和正确诊断后,运动康复师会合理运用现代运动医学治疗设备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健康、重返运动。提及康复治疗,很多人以为就是针灸、推拿、按摩……其实不完全是,康复治疗包含了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有效恰当的康复治疗方法综合起来应用,才能尽快恢复肢体功能。而此时,专业的运动康复治疗设备无疑成为运动康复治疗师的好帮手,帮助运动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三亚上工谷运动医学与康复中心

国内首家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FIMS)合作中心——三亚上工谷运动医学与康复中心,不仅有运动医学知名专家和专业的运动康复理疗师团队坐镇,还引进了国内外众多专业的运动康复诊疗设备,对于运动损伤、关节镜术后、创伤术后、关节置换和截肢术后、骨折术后、脊柱侧弯等有较高的诊断、治疗、运动康复技术水平。

三亚上工谷运动医学与康复中心拥有全套最新型运动医学诊疗设备及仪器,并结合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对骨伤、骨病,各种痛症和急慢性病进行全面康复治疗。先进的运动医学理念与顶端的运动医学诊疗设备完美结合,形成健全的运动医学与康复诊疗体系,为您提供全方位的运动康复服务。

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因各种运动引起的运动损伤和疼痛亟需专业的运动医学与康复人才进行诊疗,这也必将催生这一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未来,还将延生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功能至上)及技术,运动医学诊疗设备也将越来越多样化,造福更多运动损伤的人群。

文章编辑/柯柯

文章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hl/85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