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2)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3)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4)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2.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1)胎儿所获得的营养物质需经过脐带由胎盘从母体获得。(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3)一般怀孕到第38周(天)左右时,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3.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2)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3)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4)人体内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5种。4.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2)人体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的结构是咽。(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4)吸气时,气体进入呼吸道的先后顺序: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时顺序相反。5.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包括呼气和吸气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2)呼气和吸气的具体过程(3)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的成分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实现的。(2)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3)肺是由许多肺泡组成的,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②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有氧呼吸中大量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其反应场所是线粒体。7.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1)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快,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处,中医切脉的部分是桡动脉。(2)静脉内血流速度慢,能将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手臂上的青筋和在输液或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部位都是静脉。(3)毛细血管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4)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①数量大,分布广;②管径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③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5)血液的流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8.心脏结构示意图(1)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组成。(2)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流动脉血;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流动脉血;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流静脉血。(3)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壁肌肉最厚,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远;左心室收缩时,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右心室收缩时只需将血液输送到肺部,正好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9.人体内的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2)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室,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3)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需要经过心脏两次,流经肺一次。(4)某种物质(如静脉注射的药物、被吸收的营养物质等)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继而到达心脏的各个腔,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5)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如PM2.5)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继而经过心脏的各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10.肾单位结构示意图(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2)肾单位由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3)肾小球两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其内都流动脉血。11.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2)人体排尿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12.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1)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简述为:(2)从肾小囊中抽取的液体是原尿,从肾小管末端抽取的液体是尿液。(3)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对比:血液中含有的成分有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13.汗腺结构示意图(1)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当血液流经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汗液通过导管排出体外。(2)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由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加;同时汗液的排出量也增加,汗液的蒸发能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所以皮肤中的血管和汗腺对人体的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14.眼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1)视觉形成的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近视的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通过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3)保护眼睛的方法: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等。15.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1)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2)半规管和前庭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3)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开口,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16.神经元(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部分。(3)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神经冲动。17.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2)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才能顺利地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缺少或损失任何一个部位,反射活动都无法完成。18.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关节)三部分构成。(2)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接受刺激时能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3)一块肌肉两端的肌腱一般可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4)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会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19.关节结构示意图(1)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其中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2)关节囊将相邻两骨牢固联系起来,增加牢固性;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灵活。(3)关节炎是由关节囊病变引起的。20.屈肘和伸肘(1)在运动过程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2)哺乳动物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大力抓握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1.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
(1)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2)一条染色体上通常有一个DNA分子,即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3)基因、DNA、染色体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为
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的示意图
(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每对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其上的基因也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2)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End—声明:本文来源于智乐星教育。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