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核心训练杀死了你的骨骼肌

关于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讨话题。今天的文章是我近期对抗阻力量训练、核心训练以及功能性训练的一些思考与再认识。这些观点与理论或许会对你的训练有所启发,但我们应该知道,任何的理论与认知都是不断发展与迭代的。

首先,大家或许听说过,我们人体的肌肉类型可以分为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但不同的训练强度,两种肌纤维的参与程度是不同的。在低于30%1RM值以下的抗阻训练中,快肌纤维是不会被募集的。而负荷在60%1RM值以上时,才可使快肌纤维参与其中。

那快肌纤维是干什么用的呢?它主要是提供爆发力、快速收缩力量的,在大强度的抗阻训练中,快肌纤维提供强劲的动力。而我们的人体也很有意思,在募集肌纤维时,是存在顺序的:即先募集慢肌纤维,之后才有可能募集快肌纤维。如果负荷强度不够、练习次数不够,很可能无法募集到快肌纤维。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原理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审视一下在制定力量训练时,如果我们不是为了提高力量耐力,而是为了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和横断面积,那我们的负荷安排就一定要遵循大负荷原则。因为前面已经说了,负荷强度过小,快肌纤维是不参与该练习动作的,也就根本锻炼不到快肌纤维。

目前教练员与学者基本达成一个适用的标准,负荷强度在65%-85%1RM左右时,可有效促进肌肉肥大。当负荷在90%1RM以上时,可以提高肌肉最大力量。至于练习的次数与组数,每一种练习方法都有不同的要求,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重点提到了最大力量与肌肉肥大呢?因为最近几年,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实际的训练中,很多队员、教练都越来越重视核心力量训练与功能性训练。但很多朋友并不能真正理解抗阻训练、功能性训练以及核心力量训练这三者的概念、优缺点和互相的关系。

与我而言,最大力量与肌肉肥大是一名篮球运动员进阶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基础力量,又或者说,如果一名球员自始至终都只注重核心训练与功能性训练的话,那他的基础力量就会不牢固,基础力量是篮球运动员参与对抗的根基,没有这个,就没有在场上对抗的资本。

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一些非常新颖的力量训练方法,这其中以功能性训练、核心训练为主。特别是NBA球员的一些力量训练视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发。我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而且自己也尝试着练习、琢磨。

可大家一定要知道,NBA球员的基础力量有多好,他们的最大力量、肌肉维度远远超过普通球员。他们也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向功能性训练、力量平衡性训练过渡的。但据我所知,即使是他们这个水平的运动员,传统的抗阻训练还是占相当比例的。

核心训练是无法取代传统抗阻训练的,核心训练(核心: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含29块肌肉)主要是以核心稳定性为目的而采取的相关训练手段。而核心的意义在于为上下肢提供动力链的稳定性。很多学者已经证实,像药球这样的非稳定性核心训练,是无法提高人体最大力量和肌肉体积的。

核心训练通常是在非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一种力量训练,比如单腿平衡性下的利用药球抗扭转训练。既然练习的是一名球员的稳定性,所以负荷的强度不可能太大,而前面提到,负荷强度不够,是不会募集快肌纤维的,快肌纤维得不到提高,人体的最大力量、肌肉体积就很难提升。

也因此,核心训练即使有它的意义所在,也无法替代传统的抗阻力量训练。而我的建议是,对于大部分球员,应该以传统抗阻力量训练为主,其中可以穿插少量的核心训练与功能性训练。等地基坚固稳定了,我们可以逐渐增加功能性训练、核心训练的比例。

关教练

教练,辛苦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by/851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