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怎么回事?针刀如何治疗?
答: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以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致头颈向一侧歪斜为特征的先天性颈部畸形,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偶尔也可见于成年人。
过去认为该病与难产及分娩时使用产钳等因素有关,使一侧胸锁乳突肌产生血肿,其后因肌纤维疤痕而挛缩造成斜颈。但经过对胸锁乳突肌的局部肿块进行组织学观察未发现有任何陈旧性出血的痕迹,而且一些正常分娩的婴儿也有先天性斜颈病的发生,所以现在认为产伤并不是斜颈产生的主要因素。
也有学者提出,斜颈是由于子宫内的压力异常所致,胎儿在子宫内头颈偏向一侧或因颈部受压而使肌肉局部血运障碍,发生缺血性纤维变性,使患儿在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即已产生挛缩变性。
患儿出生后头颈向一侧倾斜,面部转向健侧。下颌指向健侧肩部。用手可将头颈扶正,但松手后头颈又迅速恢复倾斜状。检查时可在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肌腹中触及肿块,在胸骨头处的肿块一般较大。肿块通常在6个月内自行消失,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头颈畸形和面部发育不对称。典型的斜颈畸形患者,其患侧面部自上而下缩小,双眼与双耳均不在同一水平上,因此患儿常易发生视力疲劳(如图6-17)。患者患侧肩部代偿性升高,胸锁乳突肌及前中斜角肌等也相应缩短,至成年时,畸形可更加明显。
如图两条橡皮条,其中前面一条矫正旋转,后面一条娇正侧斜。不影响正常生活,颈部可以活动,但静止时固定在矫正位。
早期畸形不严重的患儿用局部推拿治疗即可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可配戴特制的弹性斜颈矫形带(如图6-18)。弹性斜颈矫形带有一根抗旋转畸形的橡皮条和另一根抗偏歪的橡皮条,将头颈固定在正常位置,患者配带期间可以作头颈的随意活动。这样肌肉正常运行,血运和骨生长不受影响。肌肉和骨可按矫形的方向转变。
二岁左右畸形未矫正,可考虑采用针刀闭合性手术治疗。
患儿仰卧位,拉紧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术者用手摸清硬化紧张部分的肌肉,用针刀将紧张部分切断即可,创可贴保护针孔,带上弹性矫形带,一月内视矫形情况可考虑重复治疗。
针刀治疗的具体操作法:患者仰卧,背部垫高,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处于紧张状态,术者左手摸清硬化紧张的条索物,并将该处提起,使肌肉与深部组织分离,局部麻醉后,选用钩针刀于条索物内侧刺入皮下,针柄旋转90°角,使钩刃呈水平位。并在皮下将针刀向外侧平推至条索的外侧,再令针柄旋转90°角,使钩刃立起来卡于条索物外缘,下面贴近锁骨或胸骨柄骨面,确认不会创伤血管和神经后,将钩针柄上提30°-45°使刀刃钩住要切断的组织用力向内侧水平拉动,重复多次将条索物切断,从原针孔退出皮肤,压迫止血。
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呦~-
不要自私,转发朋友圈,朋友爱死您~
备注:凡转发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