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骨质疏松症除了主要与绝经和老年有关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外,还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常见疾病有:
1.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1型、2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Cushingsyndrome)、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泌乳素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2.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3.慢性肾脏疾病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
4.胃肠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脏疾患、营养不良症、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等。
5.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高雪病和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等。
6.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偏瘫、截瘫、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症、僵人综合征和肌强直综合征等。
7.长期制动
如长期卧床或太空旅行。
8.器官移植术后
9.常期使用下列药物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慢性氟中毒、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或肾衰用透析液等。
临床表现
1.高危人群
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人就是容易得骨质疏松症的危险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
(1)固有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非固有因素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GnRH-a或透析液等)。
2.疾病症状
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3.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疼痛本身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患者生命质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检查
双能X线吸收法(DXA)的测定值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临床上推荐的测量部位是腰椎1~4、总髋部和股骨颈。T值=(测定值-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人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诊断
T值正常T值≥-1骨量低下-2.5T值-1骨质疏松T值≤-2.5
治疗
1.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①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②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
③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mg(元素钙量),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mg。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mg~mg。
2)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单位(5μg)/d,老年人推荐剂量为~IU(10~20μg)/d。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1IU(目前国内销售的钙剂和维生素D复合制剂中维生素D含量普遍偏少)。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应为30ng/ml(75nmol/L)以上,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但是,如患者伴有肾结石及高尿钙,则应慎用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
2.药物干预
仅补充钙剂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根据患者情况加用药物。
(1)药物治疗适应证已有骨质疏松症(T≤-2.5)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减少(-2.5T-1.0)并存在一项以上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者。无条件测定骨密度,但具备以下情况者,也需药物治疗:①已发生过脆性骨折;②OSTA筛查为高风险;③FRAX工具计算出髋部骨折发生概率≥3%或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
(2)抗骨吸收药物
1)双膦酸盐类可选择的药物有阿仑膦酸盐(Alendronate)、唑来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
2)降钙素类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宜长期使用。鲑鱼降钙素,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据病情每周2~5次;鲑鱼降钙素鼻喷剂;鳗鱼降钙素,肌肉注射。
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用于女性患者,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不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雷诺昔芬(Raloxifene),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
4)雌激素类只能用于女性患者。应全面评估利与弊,遵循以下原则:
①适应证有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等)及/或骨质疏松症及/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妇女,尤其提倡绝经早期开始用,收益更大风险更小。
②禁忌证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为绝对禁忌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乳腺癌家族史、胆囊疾病和垂体泌乳素瘤者慎用。有子宫者应用雌激素时应配合适当剂量的孕激素制剂,以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已行子宫切除的妇女应只用雌激素,不加孕激素。激素治疗的方案、剂量、制剂选择及治疗期限等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应用最低有效剂量。坚持定期随访和安全性监测(尤其是乳腺和子宫)。
(3)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肌肉注射,用药期间要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4)锶盐雷奈酸锶,睡前服用。不推荐CCr(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使用。
(5)其他药物1)活性维生素D更适合老年人,肾功能不全,1α羟化酶缺乏者。包括1α羟维生素D(α骨化醇)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化三醇)两种。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骨化三醇、α-骨化醇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2)维生素K2(四烯甲萘醌)餐后服用。禁用于服用华法令的患者。
3.外科治疗
(1)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vertibroplasty)和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是脊柱微创治疗的新进展之一,适用于新鲜不伴脊髓或神经根症状、疼痛严重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2)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桡尺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关节面,骨折愈合后易残留畸形,常造成腕关节和手指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可用夹板或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对于少数不稳定的骨折可考虑手术处理。
(3)髋部骨折的治疗髋部骨折具有以下特点:
①死亡率高,容易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②骨坏死率及不愈合率高。
③致畸、致残率高。
④康复缓慢。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和外固定器等。也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预后
决定因素有:
①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发病是否得到治愈或控制;
②患者具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是否能减到最小;
③是否能预防初次和再发骨折。
预防
从青少年期就加强运动、保证足够的钙质摄入,同时防止和积极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与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种性腺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生长发育性疾病;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可以尽量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减少今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成人期补充钙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单独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仅作为基本的辅助药物。成年后的预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尽量延缓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对绝经后妇女来说,公认的措施是及早补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剂。二是预防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骨折发生率。
医院骨科简介
骨科开放床位45张,医护人员24名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10名(医院骨科专家团队9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专家团队主要要医院骨科专家组成。
主要诊治疾病有:
1、创伤专业:对常见的骨折创伤追求微创、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全身多处严重骨折等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脊柱专业: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及微创治疗;颈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经皮颈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特色,具有安全、极其微创、效果好的特点。
3、关节专业: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等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治疗等。已开展了多例复杂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等高难度手术。
4、手外科专业:手外科专业是我院发展较早的专业,具有17年的历史,在区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应用显微外科等先进技术,是众多的创伤患者得到康复,主要诊疗范围为:断指(趾、肢)再植;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损伤伴手的活动障碍;手指缺损再造、指甲、指端缺损再造、手的肌健断裂、缺损和粘连伴手指功能障碍;手部皮肤损伤、缺损修复;烧伤整形如皮肤缺损、溃疡、骨外露的修复;骨关节损伤与缺损的修复重建、外伤后的手部畸形矫正,功能重建、四肢血管、神经、肌健损伤及缺损的修复、先天性畸形矫正和儿麻后遗症矫正等。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