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的概述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随意)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绝对肌力。
(一)肌肉的分类?
原动机:是产生原动力,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拮抗剂:是指肌肉产生的运动方向与原动机产生的运动方向相反的肌肉。
固定肌:是肌肉收缩的过程中相对固定的一端所附着骨骼的肌肉或肌群。
中和肌:在运动过程中有些肌肉收缩能抵消原动机收缩时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
(二)肌肉收缩的形式
(1)等张收缩:又称动力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纤维长度改变,引起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方式。
1)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肌纤维长度缩短。
2)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远离,肌纤维长度增加。
(2)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明显增加,但肌纤维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
(3)等速收缩: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与肌长度均发生变化,而带动的关节运动速度是不变的。
(三)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肌肉的初长度
运动单位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杠杆效率
肌肉的收缩类型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协调性
年龄与性别
(四)肌力的分级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0零未触及或观察到肌肉的收缩
1微可触及或可观察到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差减重体位下,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好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4良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5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肌张力的概述
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一)常见的异常肌张力
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一种有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特殊表现:
(1)巴宾斯基反射
(2)折刀样反射
(3)阵挛
(4)去脑质强直和去皮质强直
2.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
表现形式:
(1)齿轮样僵硬
(2)铅管样僵硬
3.肌张力迟缓:肌张力表现为降低或缺乏、被动运动时的阻力消失、牵张反射衰减、肢体处于关节频繁的过度伸展而易于移位等现象。
(1)原因:影响小脑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为暂时性肌张力迟缓
(2)外周神经系统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3)原发性肌病
(二)肌张力分级
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定标准
0无肌张力增高
1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末端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1+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百分之五十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再关节活动范围后百分之五十均呈现最小阻力
2肌张力较明显的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被移动
3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