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治疗首要目标是稳定血流动力学状况,改善症状;再就是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我国指南在急性心衰的治疗流程上提出,对低血压、低心排出量、低灌注的心衰者,应用正性肌力药物。那么如何选对这类药物呢?
作者:木小一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正性肌力药物分为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和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包括了β肾上腺素激动剂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还有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米力农;以及细胞内钙离子增敏剂如左西孟旦。
一.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洋地黄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决定它的疗效,虽然不能改善心衰患者整体死亡率,但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住院率和因心衰引起的死亡率。因此,洋地黄类药物在心衰治疗中仍具一定地位。
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应用的目的在于改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状况,应与利尿剂、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地高辛也可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患者,即放宽对此类患者的用药适应证。因洋地黄类药物不能改变心衰患者总死亡率,所以不主张早期应用。
二.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多巴胺有增加左室充盈压及增加平均动脉压的作用,故对低心排血量伴明显血压偏低的患者,作用优于多巴酚丁胺。
多巴酚丁胺为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选择性作用于β1受体,可使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也能降低左室充盈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血管外周阻力,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静注速度为2.5-10μg·kg-1min-1。
多巴酚丁胺通过直接增强心肌正性肌力作用而改善左室功能,故对低心排血量且左心室充盈压高的患者疗效优于多巴胺。
三.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减少cAMP降解而增加心肌细胞内cAMP,发挥正性肌力作用;还能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左心室后负荷;能扩张肺动脉,降低右心室后负荷。与β受体激动剂的相比,第二代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即米力农,可使心肌耗氧量更低,也更能使心室充盈压和肺动脉压降低。基础血流动力学状况越差的患者,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应用的改善越明显。
米力农适用于治疗急性心衰,尤其是心脏手术后因心肌抑制所致的收缩性急性心衰;还可用于慢性心衰急性恶化时可做短期辅助治疗,以及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
四.细胞内钙离子增敏剂
细胞内钙离子增敏剂是近年来得到普遍认可的正性肌力药物,他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的作用,但也有轻度抑制磷酸二酯酶的作用。年,来自15个国家的30位专家在复习和讨论现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其间断重复应用的患者、剂量和监测方法进行了推荐,左西孟旦作为第一个被指南推荐的钙离子增敏剂(Ⅱa,B),将成为心衰药物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选择。
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的适应症包括:严重的收缩性心衰(LVEF≤35%);和(或)NYHA分级为Ⅲb-Ⅳ的患者;和(或)在过去1年内住院或急症室≥2次;所有上述患者均经过最佳心衰治疗。
五、正性肌力药物使用中还需注意哪些事项呢?
1.是否用药不能仅依赖1、2次血压测量的数值,必须综合评价临床状况,如是否伴组织低灌注的表现。
2.血压降低伴低CO或低灌注时应尽早使用,而当器官灌注恢复和(或)循环淤血减轻时则应尽快停用。
3.药物的剂量和静脉滴注速度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做调整,强调个体化的治疗;
4.进行严密的心律和血压监测,警惕可能的不良反应。
5.血压正常而无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宜使用。
整理自“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taoyuquan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稿费:~0
小编9
民间偏方治白癜风北京治白癜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