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流程图。
1.高血压用药现状:β受体阻滞剂+CCB应用不足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年3月至5月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24个城市高血压门诊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ACEI/ARB+CCB是最常用的联合治疗方式。CCB具有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缩血管及减慢心率的作用,两药联合可使不良反应减轻,但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CCB应用比例明显不足。 ACEI/ARB和CCB都可使外周阻力降低,因而具有协同降压作用。两者扩血管的选择性具有差异,CCB引起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以及踝部水肿可被ACEI/ARB所抵消。ACCOMPLISH研究显示,与ACEI+利尿剂相比,ACEI+CCB可使复合心血管发病率/病死率降低20%。 ACEI/ARB和利尿剂降压机制不同,互补性强,联用可使降压效果更持久平稳,且ACEI/ARB可减轻或抵消利尿剂引起的不良反应。ARB+利尿剂或ARB+CCB均是各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优化联合方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2.为什么推荐β受体阻滞剂+CCB?(1)机制互补,协同降压 CCB是我国高血压门诊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但CCB易引发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增快心率,进而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此外,CCB长效/短效制剂均增加交感神经活性,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还可导致心肌重构,进一步发生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贯穿整个心血管事件链。 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与CCB联合使用可实现协同降压,达到心率与血压的双重管理。图2.β受体阻滞剂与CCB协同降压机制。
(2)指南推荐 近年来,各国高血压指南均将β受体阻滞剂联合CCB作为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之一,相关推荐如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指出,CCB具有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缩血管及减慢心率的作用,两药联合可使不良反应减轻。 ?年ESC/ESH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建议,存在特殊临床适应证时,β受体阻滞剂可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如心绞痛、心梗后、心衰或需控制心率者(I,A);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合并房颤的患者中,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CCB进行联合治疗。 ?年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共识指出,有优先适应证的高血压患者可首选或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从血压达标的角度,β受体阻滞剂联合CCB是常用的方案。(3)循证证据充分 HOT-China研究纳入我国个城市共5万余例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其中收缩压降低18.9%,舒张压降低17.7%。图3.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显著降低血压水平。
图4.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心率水平。
年发表的一项多中心试验纳入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接受CCB+ARB、CCB+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表明,与联合ARB相比,CCB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心率(P0.)。图5.CCB+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效果明显。
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盲端点试验共纳入例经贝尼地平治疗但血压未达标的40~85岁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加入ARB、β受体阻滞剂或噻嗪类利尿剂治疗,中位随访3.61年。结果表明,与联合ARB或噻嗪类利尿剂相比,CCB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无显著差异。
图6.CCB+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血管事件与其他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
小结我国高血压控制率较低,联合治疗比例仅31.7%。高血压指南历经40年变迁,联合治疗是大势所趋,中美欧三大指南更新,更是将联合治疗甚至起始联合治疗推向了新高度。 CCB作为常用的降压药物易引发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增快心率,β受体阻滞剂联合CCB机制互补,共同实现抑制高交感、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多重获益。此外,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三联治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降压,改善患者预后。上期链接微课堂丨吴海英:高血压的联合治疗方案选择(上)作者简介吴海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担任高血压科副主任,病房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副理事长,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中国高血压防治协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总干事、常委,北京市高血压防治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一直从事临床科研工作,重视高血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擅长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对顽固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炎、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等的诊疗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先后参加国家有关高血压诊治的"八五"、"九五"和"十一五"攻关课题,独立设计完成多个新药的临床研究。
牵头负责了大规模多中心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在高血压循证医学研究及高血压新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学术会议,熟知高血压领域的最新进展。指导多位临床医生,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共发表60篇文章、15部著作。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田新芳┆美编高红果┆制版田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北京中科白颠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