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享PK结合振动治疗改善偏瘫患者患

一般资料

患者,吴某某,年1月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医院,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

入院查体:神志清,查体合作,精神可,轮椅推入病房。

入院功能水平:床上翻身坐起,轻辅助下坐站转移

肌力:徒手肌力髋屈肌3-,膝伸肌3-,踝背屈肌2-

张力:腘绳肌1级股四头肌0级小腿三头肌1级

感觉:患侧肢体轻触觉减退,本体感觉消失

站位平衡:静态平衡

具体评估方法:

患者体位:患者双脚置于平衡板上,后跟并拢于A5线,双脚尖分别指向A2,A8线。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腰背挺直,双眼平视前方。

具体操作:治疗师将电脑屏幕转到一边,患者保持直立站位,睁眼静止保持30秒,然后闭眼保持30秒

首次PK评估结果

图一中红线绿线分别表示睁眼和闭眼时,重心的运动轨迹

首次PK评估结果报告

睁眼

闭眼

首次PK评估负荷分布

图二蓝色区蓝域表示身体重量前后左右的分布百分比

结果分析

图一:患者身体重心位置睁眼(46,-3)闭眼(60,-1)

常人身体重心接近于(0,0),因此该患者重心(身体力线)明显偏于右侧(健侧)

图二:患者患侧下肢负重34.3%,健侧下肢负重65.7。说明患肢负重存在问题

分析原因

患者股四头肌力量较弱2+

患者本体感觉消失

患者注意力不集中不会主动调整身体力线

训练方法

1、Prokin平衡及本体感觉评估与训练系统。

2、SVG振动治疗仪

PK训练患者左右重心转移

操作方法:患者双脚与肩同宽站在平衡板上,治疗师轻扶住患者骨盆,指导其左右重心转移

处方:左右重心转移训练,4组/天,2min/组

目的:给与患者目标,让患者更加理解如何完成左右重心转移。提高训练效率。注意力更加集中。

PK训练患者患腿负重

操作方法:患者双脚与肩同宽站在平衡板上,治疗师轻扶住患者躯干和患侧,膝关节保持身体直立

处方:3组/天,2min/组

目的:给患者一个视觉反馈有意识地增加患腿负重,调整身体力线在中心位置,从而促进正确的站立模式的建立。

振动训练方法(一)

患者体位:患者健手扶住扶手,双脚与肩同宽站在振动板上,双膝关节微屈

治疗师体位:位于患者后方,扶住其骨盆。

频率:5Hz,2min/组,2组/天

具体操作:患者双膝微屈保持,治疗师轻扶住骨盆帮助其重心移向患侧,促进患腿负重。

目的:增加下肢主动肌与拮抗肌运动和感觉输入,增强肌肉收缩能力。

振动训练方法(二)

患者体位:双脚与肩同宽站在振动板上,双手扶住扶手

治疗师体位:位于患者患侧,一手帮助其稳定患手,另一手置于腰骶部

频率:8Hz,3min/组,2组/天

具体操作:要求患者做匀速下蹲至膝关节能达到的最大角度,足跟不能抬起。保持5秒后再伸直双腿

目的:振动板上的下蹲的闭链运动,可增加本体感觉输入和关节肌群的协调控制

阶段治疗后PK评估结果图

阶段治疗后PK评估数据

治疗前后PK评估重心位置结果对比图表

治疗前后PK评估

治疗前后PK评估结果关键数据对比

治疗后结果分析

患者的重心位置从(46,-3)调整到(-3,-8)

患腿负重从34.3%增加到44.9%

睁眼时重心运动轨迹从mm减少到mm;面积从mm2减少到mm2

因此PK结合振动治疗能有效改善偏瘫患者患腿负重能力及身体力线。同时提高患者站位平衡能力。

治疗前后患者站姿对比图

振动的原理

1.利用外源性振动刺激细胞、组织、器官等结构,引起肌肉骨骼、神经、血液循环等各系统的改善与再生。

2.肌肉振动期间接受连续刺激,肌纤维使肌肉内所有的运动单元被同时激活,运动神经传到骨骼肌的振动兴奋冲动快速且连续,骨骼肌完全强直收缩,从而增强肌肉力量。

3.4~12Hz的振动频率可以有效地激活肌梭神经元、肌腱内高尔基小体等本体感受器,从而促进本体感觉的输入,增强站立位平衡

PK特点

1.更加直接客观的反映评估结果,(数据化)

2.提供丰富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

3.强大的数据保留评估和训练过程

4.良好的人机互动,训练效率提高,效果显著

分享文章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腾讯微博

订阅我们

从通讯录--订阅号--右上角“+”中搜索“jstrmedical”--点击“







































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zz/84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