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看这里:每日一练
运动训练学—简述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1论述: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2(1)兴奋性
和骨骼肌细胞一样,心肌工作细胞也具有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但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在波形和形成机制上要复杂得多。受到刺激后,首先表现为在细胞膜上产生一次历时~ms的动作电位,继而出现一次机械收缩。
(2)传导性
心肌细胞的传导性是指心肌细胞某一部位产生的兴奋不仅可以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整个细胞膜扩布,而且能通过心肌细胞之间低电阻的闰盘连接,将兴奋直接传给相邻细胞,导致整个心脏兴奋
a.特点
第一,高速传导,心房内的优势传导通路以高速度将窦房结的节律兴奋迅速传播到两心房,使两心房被同步起搏。
第二,房室延搁,指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较慢而耗时较长
b.意义
高速传导有利于整个心室同步收缩;房室延搁的意义在于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有充分的时间充盈血液,有利于提高搏出量。
(3)自律性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是指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心脏中,特殊传导系统内的自律细胞均具有自动节律性,然而不同部位的自动节律性高低不一。
①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约次/min),其次是房室结(40~60次/min),浦肯野细胞的自律性最低(15~40次/min)。
②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为窦性节律。以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胞的自律性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成为异位节律
③正常部位以外的自律组织受窦房结控制,自律性不能表现出来,只起兴奋传导的作用,称为潜在起搏点。窦房结以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压抑的方式控制潜在起搏点。
(4)收缩性
心肌细胞收缩的过程、机制与骨骼肌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①“全或无”式的收缩
由于心肌是功能合胞体,故心房肌或心室肌的收缩几乎是同步的,心肌一旦收缩,所有的心房肌或心室肌全部参与。
②不发生强直收缩
由于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很长,保证了心肌细胞的收缩只能是单收缩,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
③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a.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又称期外收缩或早搏,是指在心肌正常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之外的病理性刺激使心室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可偶发于正常人,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b.代偿间歇
代偿间歇是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个较长的心舒期。由于紧接着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从而产生代偿间歇。
临近考前,英语如何冲击备考?单词总是记不住阅读理解没办法但英语并非无可救药体育英语超越营超燃来袭!(轻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