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A型题
1.下列关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
B.病人早期无寒战高热,后期才出现
C.常见于成人
D.发病后不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E.X线检查2周后有所发现
E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高热伴寒战等;X线拍片早期无明显改变、发病2周左右方具骨破坏、增生和病理性骨折表现;化脓性关节炎、病理骨折、肢体生长障碍、关节挛缩及强直为常见并发症。故选E。
2.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固定的位置为()。
A.解剖位
B.功能位
C.屈曲位
D.旋前位
E.旋后位
B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为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急性炎症,一般膝、肘关节发生率较高。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以保全生命与肢体,尽量保持关节功能。患肢应予适当固定或牵引,以减轻疼痛,避免感染扩散,并保持功能位置,防止挛缩畸形或纠正已有的畸形。故选B。解题关键:化脓性关节炎固定的位置为功能位。
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白色葡萄球菌
B.乙型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肺炎链球菌
C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感染。故选C。
4.化脓性骨髓炎是指什么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A.骨髓
B.骨皮质、骨髓
C.骨骺板、骨髓
D.骨、骨膜
E.骨、骨髓、骨膜
E
骨髓炎是指由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中的细菌经血流传播引起骨髓、骨皮质和骨膜的急性炎症,临床多见化脓性细菌感染,即化脓性骨髓炎。故选E。解题关键:骨、骨髓、骨膜的化脓性即化脓性骨髓炎。
5.急性血源性骨髓炎X线片上最早出现异常的时间为病后多久()。
A.1周
B.2周
C.3周
D.1个月
E.2个月
B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起病10~14天内摄X线片无明显异常;2周左右,可以在干骺端首先出现局部骨质破坏区,周围广泛骨质脱钙;此后该处骨膜被掀起,出现与骨干平行层状新骨形成;随后骨松质破坏增加,呈虫蛀样散在破坏。故选B。
6.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最主要的依据是()。
A.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B.局部持续性疼痛,患肢不愿活动
C.干骺端明显深压痛
D.白细胞计数增多
E.骨髓穿刺抽得脓性液体,查有化脓性细菌
E
局部分层穿刺对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即在压痛明显处进行穿刺,抽出混浊液体或血性液作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涂片中发现大量脓细胞或细菌,即可明确诊断。故选E。解题关键:骨髓穿刺抽得脓性液体,查有化脓性细菌可确诊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7.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多见于()。
A.10岁以下儿童
B.10~19岁青少年
C.20~35岁青年
D.40~50岁壮年
E.60岁以上老年
A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婴幼儿童的常见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0~10岁,根据统计10岁以下儿童占8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4:1。故选A。
8.患者男.21岁。右小腿中下1/3窦道,有时从窦道掉碎骨块12年,近半个月发烧,伤口红肿,流脓。X线显示右胫骨中下1/3处增粗,有死骨,其周围有新生骨,在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宜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死骨摘除术
B.换药观察
C.切开引流
D.刮除、植骨
E.穿刺抽脓
C
慢性骨髓炎表现为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不宜作病灶清除,仅行脓肿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故选C。解题关键: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应行切开引流。
9.患者男.48岁。左股骨开放性骨折,伤口不愈合2年,6个月前从伤口窦道排出小骨块2个,不发热。X线片见股骨下2/3增粗,密度增高,无骨折线,骨折腔内有1cm×1cm的高密度阴影,周围有透明带,最好的手术方法是()。
A.钻孔术
B.窦道切除术
C.蝶形手术
D.截肢术
E.病骨段切除术
E
慢性骨髓炎的X线检查:可见骨膜下骨及密质骨增厚,骨密度增加,骨干形态变粗,不规则,密度不均,髓腔狭小甚至消失。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对于窦道长久不愈合者,可施行病骨段切除术。故选E。解题关键:慢性骨髓炎窦道长久不愈合者行病骨段切除术。
10.患者女,22岁。近2个月出现盗汗、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常双手撑腰,上身后倾,拾物时以挺腰姿势下蹲,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可能患有()。
A.颈椎结核
B.腰椎结核
C.胸椎结核
D.膝关节结核
E.髋关节结核
B
脊柱畸形和腰部活动受限:疼痛导致椎旁肌痉挛,致病人姿势异常,脊柱呈后凸或侧凸畸形,以胸段为明显。腰椎结核病人弯腰动作受限,为拾物试验阳性,即病人拾物时需挺腰屈膝屈髋下蹲。髋关节结核早期为髋部疼痛,劳累后加重,疼痛放射至膝部。膝关节结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及轻度活动受限。该患者表现符合腰椎结核的临床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关键:区分识别不同骨结核的临床表现。
11.患儿.6岁。右髋关节疼痛跛行2个月,髋关节屈曲,托马斯(Thomas)征阳性,X线片髋关节间隙消失,髋臼破坏,股骨头模糊不清,诊断为()。
A.髋关节结核
B.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C.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
D.风湿性关节炎
E.短暂性滑膜炎
A
髋关节结核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导致的畸形有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和患肢短缩等。可根据托马斯(Thomas)征判断髋关节有无屈曲畸形,本病人此两项检查均为阳性。X线检查早期可见局限性骨质疏松、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及边缘性骨破坏。该患者的表现可诊断为髋关节结核。故答案为A。解题关键:熟知髋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
12.患者男,中年。上腹部疼痛,检查发现相当胸椎5、6棘突处有后凸畸形,叩击痛阳性。X线片:胸椎6~7间隙狭窄,相邻椎体边缘不清,椎旁有梭形阴影。诊断()。
A.脊柱肿瘤
B.转性脊柱肿瘤
C.胸椎结核
D.强直性脊柱炎
E.脊柱先天性畸形
C
脊椎结核可表现为脊柱畸形和腰部活动受限:疼痛导致椎旁肌痉挛,致病人姿势异常,脊柱呈后凸或侧凸畸形,以胸段为明显。受累椎体棘突处有压痛和叩击痛。X线检查可见小死骨或椎体成楔状变形。边缘型椎体结核者,早期椎体上或下缘有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胸椎结核可见椎旁脓肿阴影,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X线片检查都支持胸椎结核的诊断,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关键:识别骨结核的临床特点。
13.患者男.68岁。患关节炎2年,初期为腕掌指关节疼痛,后有膝关节疼痛,最近两手指在掌指关节处偏向尺侧形成关节活动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该患者锻炼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A.循环渐进
B.长时间锻炼
C.热敷可改善血液循环
D.保持关节功能位
E.按时给予消炎止痛剂
B
该患者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急性活动期,除关节疼痛外,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应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保护关节功能,避免脏器受损。限制受累关节活动,鼓励病人早晨起床后行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而后活动关节。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活动强度应以病人能承受为限。也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活络关节,防止关节失用。故答案为B。解题关键: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要点。
14.为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选择的固定位置为()。
A.外展位
B.功能位
C.外旋位
D.旋前位
E.屈曲位
B
15.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放置的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
A.退热
B.引流液细菌培养(-)后
C.停用抗菌药滴注后几天内无引流液
D.关节无压痛
E.血常规正常
C
16.患儿,男,8岁。6天前突起左髋剧痛,左下肢活动受累,伴畏寒、高热、乏力及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查体:急性重病容,贫血,体温38.9℃,脉搏次/分,左大腿近端肿胀,深压痛,外观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髋关节急性类风湿关节炎
B.左髋关节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C.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D.左股骨近端恶性肿瘤
E.左大腿软组织炎
B
17.患儿,12岁,诊断为全膝关节结核。父母询问患儿可行关节融合术的年龄,护士的回答为()。
A.12岁以上
B.13岁以上
C.14岁以上
D.15岁以上
E.18岁以上
D
全关节结核早期病人行病灶清除术,对15岁以上关节破坏严重并有畸形的病人,术后行关节加压融合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