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来临,
夜晚的街头巷尾,
离不开宵夜的扛把子——小龙虾。
然而,
这种美味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一位来自江苏的李女士购买5斤小龙虾,自行回家烹饪后与孩子一同进食。
随后2人便出现全身无力、四肢和背部肌肉酸痛、行动困难等症状。
送医后检查发现其肌红蛋白、肌酸激酶(>umol/L,正常值<umol/L)增高,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所幸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
横纹肌溶解综合怔又称“哈夫病”
该病在年发现于德国波罗的海沿岸,与进食水产品有关,包括鱼、虾等,也包括淡水鱼类,进食24小时内发病。
典型症状有:肌肉痛、乏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肌肉强直、震颤、触痛、肢体麻木、胸背部疼痛等等,严重者有酱油尿、黑色尿。且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爱吃小龙虾的要闹了:
以后还能吃小龙虾吗?
其实也不必过分担忧~
接下来,
让我们开启正确的吃“虾”模式↓↓
一吃虾小贴士
(一)挑选小龙虾时,我们要“闻气味、看外观、摸虾壳”:选择带有自然虾腥味、没有腐败等异味的小龙虾,选择外观鲜亮饱满、外壳干净、色泽均匀的小龙虾,选择虾壳较软有弹性的小龙虾。不要捕捞野生或购买来历不明的小龙虾。
(二)食用之前建议清洗干净,烹饪时彻底煮熟,确保细菌被完全杀死,不建议食用小龙虾的头部(小龙虾头部可能蓄积少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三)加工小龙虾时,使用的砧板和刀具应严格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烧熟的小龙虾应尽快食用,不要长时间放置。如果有剩,需在食用前充分加热。
(四)过敏体质人群不宜食用小龙虾,普通人群不要过量食用。
二
食用小龙虾后出现不适怎么办?
如果食用小龙虾后,出现了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同时,保留剩菜和就餐小票,以便后续调查和处理。
小龙虾虽然美味,
但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也要重视食品安全。
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确保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编辑:曾宝仪(实习)
初审:杨莹、刘爽
复审:王彪
素材来源:香洲区卫生健康局、香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