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金医术这个模式,让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显

北京知名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10.html
                            

瑞金医术

这个模式,让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显著提前原创党委宣传处上海交通大医院

2

01

帕金森病的早期预警/诊断

与临床优化治疗

主要完成人:刘军陈生弟丁健青

编者按

一切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的作用,医学更如是......医院内科奠基人邝安堃教授曾说,“做学问,不要只做人家做过的事情。”

是的,勇于创新就是所有瑞金人的精神内核,百十年来他们坚持完善科研体系,坚持把创新成果写在病人的健康本上。今天起,我们将推出“瑞金医术”系列报道,深度揭秘这些前沿技术……

李阿姨最近有点儿烦,因为她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不会是帕金森吧?李阿姨犯了愁,回想起来,自己手抖的症状好像有好一阵子了,偶尔紧张或者累的时候抖得多些,因并不严重也没太在意。最近症状似有加重,这可如何是好?

打听了一圈,李阿医院帕金森专病门诊。随即在“帕金森一站式诊疗中心”接受了一系列检查,并最终被诊断为“良性特发性震颤”。听医生说这是一种发展缓慢的良性疾病,服药和定期复查即可,李阿姨开心得笑了。

而从外地来的王老伯就没那么幸运了,罹患帕金森的他却被误以为是脑梗,延误了治疗时机,只能借助轮椅行走。此次,医院“帕金森一站式诊疗中心”,老王也得到了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变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近2%,约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一半。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在帕金森早期,由于其症状多变、又与一些疾病有相似之处,准确的诊断率只有70%左右,导致很多病人延误治疗。

医院神经内科聚焦帕金森病“缺乏早期预警及诊断和理想对因治疗手段”等问题,创建了疾病早期预测和诊断的多模化体系,并发现了干预治疗新靶点,形成了帕金森病“全程优化管理”治疗新方案。

有哪些“武器”?

中心汇集了一系列用于帕金森病诊断评估的高科技“武器”:包括经颅超声、多导睡眠监测仪、步态评估系统、震颤分析仪、眼动仪、多巴胺功能显像设备等。比如类似李阿姨这样手抖的患者,就可以通过震颤分析仪来评估手部的震颤模式,同时结合经颅超声和多巴胺功能显像等来确定脑内的情况,最终得出相应的诊断。

有哪些成果?

创建了帕金森病早期预警/诊断多模化体系,使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可以提前4年左右。同时也能很好地鉴别诸如特发性震颤、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这类的疾病,从而提高诊断效率。

#1

发现快动眼睡眠行为异常转化为帕金森病的预警标志;人工智能穿戴技术用于帕金森病早期鉴别的准确性可达90%。

#2

发现嗅棒测试的阳性测定值低于8.1提示早期帕金森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81%;如与经颅超声发现的中脑黑质区异常高回声20mm?2;相结合,其诊断特异性可达%,能很好进行疾病鉴别。

#3

宏基因组测序筛选出肠道菌群差异基因标志物,对帕金森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和90.5%。

#4

发现唾液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DJ-1水平及血液钾离子通道Kir2.1~2.4mRNA、miR-、miR-和可溶性淋巴激活基因-3对帕金森病具有诊断或预测疾病进展价值。

同时,形成了帕金森病全程优化管理治疗的新方案。

即在早预警/诊断基础上,提出“早发现、早干预”策略,推迟疾病发生;并基于症状类型和药物基因组学,实施个体化精准治疗;再辅以缓慢递增、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及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不同时期和类型帕金森病,以显著提高疾病的综合治疗成效——最终实现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标准化、精准化、全程化“一站式”的诊疗和管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未来我国帕金森病的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推进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是当前中国帕金森病诊疗领域的重要举措。据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军教授介绍,医院是国内最大的帕金森病诊疗基地,为让更多“帕友获益”,团队长期致力于帕金森诊疗的科研与临床一体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将前沿研究成果、临床经验总结与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成立了国内首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

据悉,目前国内已有30医院正在复制医院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的模式,建立不同等级的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瑞金模式”正在造福越来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

医院帕金森一站式诊疗中心位于门诊6楼

向下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wh/85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