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陕西中考考点研究
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知识网络
第1节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P18~P39;苏科版:七上第5章P70~P94;苏教版:七下第九章P22~P40,P68~P72。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32(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________。
(2)无机物:水、________。
2.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种类
糖类
脂肪
蛋白质[.32(1)]
主要功能
人体最主要的①____________
人体重要的②______________
人体③________以及细胞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
共有功能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④______
主要食物来源
谷物、甘薯等
肥肉、大豆、花生等
豆类、瘦肉、蛋类等
3.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详见实验突破)。
4.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不仅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而且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2)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和食物来源:
种类
缺乏症
主要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易患①______
成人:易患②______
奶类、绿色蔬菜、豆类、虾皮等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瘦肉、鱼、奶类、蛋、豆类等
含铁的无机盐
易患③____________
猪肝、菠菜、瘦肉、鱼、奶类、蛋类等
含碘的无机盐(微量)
成人: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即④____________
海带、紫菜、虾、海盐等
含锌的无机盐(微量)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出现障碍
肉类、鱼、蛋类等
(3)几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和食物来源
种类
缺乏症
主要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①________、干眼症等
肝脏、玉米、胡萝卜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②________等
猪肉、肾脏、谷物等
维生素C
③________(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绿色蔬菜、水果等
维生素D
④________、骨质疏松症等
肝脏、鸡蛋、鱼肝油等
知识补充
(1)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对它的需求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2)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通常与钙搭配服用。
(3)“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①概念: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等。
②食物来源: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特别是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
③保健作用:
a.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使排便通畅,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
b.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有利于预防糖尿病。
考点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32(2);副题:.7ABC、36(2)]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副题:.7A)
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1.消化道[.32(2)第二空]
名称
作用
口腔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初步消化淀粉
咽
食物和气体的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胃
通过蠕动搅拌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的主要场所
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考点三消化和吸收[.32(2);副题:.36(2)、7D]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食物的消化
(1)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作消化。
(2)方式
①物理性消化: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②化学性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________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______________。
(3)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32(2)第三空;副题:.36(2)]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曲线
营养物质
开始消化部位
主要消化部位
所需消化液
最终产物
淀粉
①______
小肠
唾液、胰液、肠液
②______
蛋白质
③______
胃液、胰液、肠液
氨基酸
脂肪
④______
胆汁、胰液、肠液
甘油和脂肪酸
(4)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变化(详见实验突破)。
2.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__________系统的过程叫作吸收。
(2)部位:________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如图所示:(副题:.7D)
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1)消化:“长、多”。
①长:在消化道中最长,成人的小肠一般是5~6米,增加食物消化时间。
②多:内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种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多种适用于消化的酶。
(2)吸收:“大、薄”。
①大: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②薄: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考点四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32(3)]
B.蛋白质
C.脂肪D.维生素
例3(内江)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Ⅰ代表淀粉的消化程度
B.a、c分别代表的器官是口腔和胃
C.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b
D.脂肪在器官d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方法指导
1.根据消化曲线判断消化物质
(1)分析例2曲线可知,该物质在口腔内开始初步消化,经过食道和胃都未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完全消化。
(2)判断对应物质:四个选项中,淀粉的消化符合上述的特点,因此该曲线代表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曲线图的分析
(1)分析曲线:曲线甲代表的物质自A开始消化,在D内被消化完,B、C对甲无消化作用;曲线乙代表的物质在C内开始被消化,在D内被彻底消化;曲线丙代表的物质只在D内被消化。
(2)判断曲线对应物质及结构:①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最先开始消化的是淀粉,并且在口腔中开始消化,说明甲是淀粉的消化曲线,A是口腔;②其次消化的是蛋白质,蛋白质消化的初始部位是胃,所以乙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C是胃,B是咽和食道;③最后消化的是脂肪,所以丙是脂肪的消化曲线,D是小肠,E是大肠。
实验突破
实验9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根据食物燃烧释放出的热能,可使水温升高来验证食物中的能量。
花生种子中含有能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取一只50毫升的锥形瓶,注入30毫升水,再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2.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
3.按照图示自下而上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初始水温,记为t0。
4.将干燥的花生种子放到火焰上点燃。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待这粒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且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记为t1。
若t1____t0,则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能量。
1.注意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2.读数时眼睛应与温度计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不能仰视或俯视,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测量多次并取平均值,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3.锥形瓶中的水要适量,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沸腾现象,从而造成较大误差。
4.实验结束后,确保装置不烫后再接触、整理,以免烫伤。
核心素养拓展与创新
装置改进
有同学就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热罩,你认为这样合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0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变化[副题:.36(1)]
馒头在口腔中为什么会变甜?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1.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水温设置:酶的活性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37℃与人体口腔温度相当,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试管编号
1号
2号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2毫升清水
搅拌方式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处理方法
37℃水浴加热5~10分钟
检验方法
加2滴碘液
试管编号
1号
2号
现象
不变蓝,淀粉被分解为①______
变蓝,淀粉没有被分解
结论
馒头变甜与②__________有关
1.实验用的馒头碎屑应尽量小块,以保证快速彻底分解。
2.加唾液的滴管不能混用,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核心素养拓展与创新
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成员莉莉作出了这样的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逐渐增加”。对此,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4支试管分别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淀粉糊并编号,将4支试管分别放在10℃、20℃、40℃和50℃的恒温水浴锅中,10min后向各试管注入2mL淀粉酶溶液,再过10min取出,待冷却后分别向5支试管中加入两滴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2)成员们根据实验现象整理出了如下表格,据此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莉莉的假设________。
试管编号
1
2
3
4
温度(℃)
10
20
40
50
颜色(“+”越多,蓝色越深)
+++
++
+
++
2.探究心理压力对唾液淀粉酶含量的影响
心理压力会对唾液淀粉酶含量有一定影响。一些研究者会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来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1号试管滴加施加心理压力前运动员的唾液2mL,2号试管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的唾液2mL,然后将两支试管搅拌均匀后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分别滴加两滴碘液。
(2)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的时间,若2号试管比1号试管蓝色褪去的时间________(选填“长”或“短”),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陕西考题精选
命题点1营养物质的功能及食物来源
1.(渭南9题1分)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时,容易患夜盲症()
A.维生素AB.维生素B1
C.维生素CD.维生素D
2.(咸阳10题1分)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长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A.蛋白质和维生素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脂肪和无机盐
D.蛋白质和脂肪
3.(考试说明样卷)某同学因为偏食最近出现了牙龈出血的现象。她体内有可能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渭南8题1分)下列物质与缺乏症搭配,错误的是()
A.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B.缺乏无机盐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C.幼年时缺少生长激素——侏儒症
D.缺乏无机盐钙——贫血
命题点2消化液的功能
5.(渭南10题1分)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
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胆汁
D.肠液和胰液
6.(咸阳11题改编1分)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是()
A.唾液 胃液 肠液
B.胃液 唾液 胆汁
C.胰液 肠液 胆汁
D.肠液 唾液 胰液
命题点3合理营养
7.(考试说明样卷)母亲节那天,小红按食谱(米饭、炒青菜、糖拌西红柿、紫菜汤)为妈妈准备午餐。要使这份午餐营养搭配更合理,你认为还需增加()
A.红烧牛肉B.凉拌黄瓜
C.馒头D.红烧茄子
命题点4消化和吸收综合考查(.32;副题:.7)
8.(陕西副题7题1分)关于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参与食物的消化
C.胃液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
D.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9.(咸阳10题1分)下列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处理方式与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牙龈出血应多吃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
B.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被装在用淀粉制作的胶囊中——胃不消化淀粉
C.胆囊炎患者不能吃油腻的食物——胆汁能乳化脂肪
D.糖尿病患者不能口服胰岛素——胰岛素属于蛋白质会在胃内分解
10.(陕西32题5分)人体消化吸收和合理营养的知识有助于身体健康。请回答问题。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________、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示意图,其中①能分泌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消化道中能同时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器官是[]______([]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第10题图
(3)某同学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营养师。在尝试设计中学生营养食谱时,有四类食材:①谷类食物;②蔬菜、水果;③鱼、禽、肉、蛋类食物;④食用油。食材用量最少的应是________(填序号)。
第2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P50~P71;苏科版:八上第15章P3~P19;苏教版:七下第十章P42~P56。
考点梳理
考点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血浆
①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②含量:约占血液总量的________。
(3)血细胞
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数量
最多
最少
较少
形状
两面凹的圆盘状
圆球状,比红细胞大
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成熟后无
①________
无
功能
主要是运输②________
能包围、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止血和加速凝血
异常症
数量过少说明患有贫血
高于正常值说明很可能出现③________
数量过少,止血困难
特别提醒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动脉血和静脉血
(1)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2)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3)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含氧量和颜色的差别,与在什么血管中无关。
3.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详见实验突破)。
考点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1.三种血管的关系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
2.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比较
项目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模式图
管壁厚度、弹性
管壁①____,弹性②____
非常薄,只由③_________构成
管壁较薄,弹性小
管径
较小
最小,只允许④______单行通过
⑤________
血流速度
快
最慢
慢
血流方向
由主干流向分支
最小动脉流向最小静脉
由分支流向主干
图示
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
进行物质交换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分布情况
一般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遍布全身各处
一般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如手臂上的“青筋”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详见实验突破)。
考点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30;副题:.30)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解剖示意图
(1)________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心脏的四个腔及其所连的血管和所流的血液(.30)
[A]______:连接______,流______血;
[B]______:连接______,流______血,是体循环的起点;(副题:.30A)
[C]______:连接上、下腔静脉,流______血(头部和上肢的血液流入上腔静脉,下肢及腹部的血液汇总流入下腔静脉);(副题:.30C)
[D]______:连接______,流______血。
快速识记
“上房下室,房连静,室连动”。即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心房连着静脉,心室连着动脉。
(3)心脏壁主要由________组织构成,该组织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________壁的肌肉最厚。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远,左心室收缩时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网,而右心室收缩时只将血液输送到肺部毛细血管。
(5)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副题:.30B)
2.心脏工作示意图
(1)甲图:当左、右心房收缩时,左、右心室则处于________状态,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动脉瓣则处于________状态,从而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进入心室。
(2)乙图:当左、右心室收缩时,左、右心房则处于舒张状态,这时动脉瓣处于打开状态,房室瓣处于________状态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
(3)丙图: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这时房室瓣______,动脉瓣______,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心脏就是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和心脏内循环流动。
考点四血液循环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概述血液循环。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
1.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与肺循环
(1)血液循环的路线
①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②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2)血液循环的流程图
2.体循环与肺循环的比较
项目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终点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血液变化
⑤______脉血变成⑥______脉血
⑦________脉血变成⑧______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
联系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3.血液循环中的规律总结
(1)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______次,流经肺______次。
(2)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______,静脉中流的是________;而在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________,静脉中流的是________。
(3)营养物质或者药物要到达组织细胞,或尿素等其他废物要排出体外最少需要经过心脏________次,其过程是: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最后一次离开的是心脏的左心室。
知识补充
①心率: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②脉搏:随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与回缩。
③血压: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④高血压和低血压:高血压指血压持续高于18.7/12千帕,低血压指血压持续低于12/6.7千帕。
考点五输血与血型
1.血型:ABO血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2.安全输血
(1)安全输血原则:以输__________为原则。
(2)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和O
O
可输给的血型
A、AB
B、AB
AB
A、B、AB和O
知识补充
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任意血型的患者,被称为“万能输血者”;AB型血患者可以接受少量其他任意血型的血,被称为“万能受血者”,但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3.成分输血
(1)成分输血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2)成分输血的选择
①严重贫血患者——输入浓缩的______悬液,因为他们体内的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
②某些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促进______。
4.血量与献血
(1)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mL),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mL),就会有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不超过__________毫升不影响健康。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血液流经某器官(或结构)时血液类型的变化
例 (渭南34题6分)如图为人体某结构的血管分布状况示意图,其中b为毛细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据图回答问题。
(1)若c血管中的营养物质增加,则b表示________处的毛细血管,同时c血管中的氧气含量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2)若b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全部的_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回收。
(3)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当该处氧气增加时,膈肌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某肺炎患者该处的________(填血细胞名称)明显增多。医院打吊瓶,则注射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
归纳总结
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器官或结构
血液类型变化
血液主要成分变化
小肠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营养物质增多
肺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肾脏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水、无机盐、尿素、氧气含量减少
实验突破
实验1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如图所示:
区别红细胞与白细胞,可从数量、体积、形态等方面判断。
血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数量
最少
最①____
较多
体积
最大
较大
最②____
形态
圆球状
两面凹的③______
形状不规则
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少、颜色浅,在视野中寻找白细胞时可以将视野亮度调暗一些。
实验1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包裹:用湿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如图所示。
2.放置及观察:把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________上,用____________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寻找小鱼尾鳍的三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1.毛细血管分布在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血流方向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2.毛细血管:管径最小,________呈单行通过;
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
静脉:由毛细血管汇总形成。
1.材料选取问题:选用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2.实验操作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水,保持湿润,以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2)小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应等小鱼安静后,再将载玻片盖在小鱼尾鳍上进行观察。
陕西考题精选
命题点1心脏与血液循环(.30;副题:.30)
1.(陕西30题1分)如图是心脏结构及相连血管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1题图
A.①为左心房B.④为主动脉
C.③为肺动脉D.②为右心室
2.(陕西副题30题1分)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2题图
A.①为左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
B.②为肺静脉,其内血液流向肺部
C.③为右心房,其中是动脉血
D.血液由③流向右心室,不能倒流
第3节 人体的呼吸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P40~P49;苏科版:七上第7章P~P;苏教版:七下第十章P57~P67。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人体的呼吸系统[副题:.33(1)(4)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副题:.33(1)第二空]
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1)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可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但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肺: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________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的途径:
鼻→咽→______→气管→支气管→______。
2.呼吸系统的作用: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细胞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由呼吸系统获得,产生的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副题:.33(4)]
知识补充
(1)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是因为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2)人体用鼻腔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的原因
①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副题:.33(1)第一空]
②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③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3)PM2.5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考点二人体的气体交换[.7;副题:.33(2)(3)]
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2)呼气和吸气过程
膈肌运动示意图模拟膈肌运动示意图
呼吸运动的具体过程:[.7AB;副题:.33(2)]
(3)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图
①曲线AB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气压,是________过程。
②曲线BC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气压,是______过程。③图中A、B、C三点: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气压。
(4)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对比
①无论是吸入气体还是呼出气体,含量最高的都是氮气。
②可用如下装置检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气体,锥形瓶中为澄清石灰水:
检验结果:吸气时,甲瓶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呼气时,乙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_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
抢分必练
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________。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氮气含量减少 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5)肺活量
①概念:指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它反映一个人的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②一个人肺活量的大小与年龄、性别、身材、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健康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0mL。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包括______内的气体交换和________里的气体交换。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示:[副题:.33(3)]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图示: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概念
肺泡与①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②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
表示方式
实现方式
③____________
结果
④________血变为⑤________血
⑥________血变为⑦________血
(3)氧气和二氧化碳变化规律总结
①氧气的扩散方向为: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体内氧气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肺泡>血液>组织细胞。(.7C)
②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为:组织细胞→血液→肺泡;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组织细胞>血液>肺泡。(.7D)
③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1)多:肺泡数目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2)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________,便于气体透过。
4.呼吸全过程的归纳总结
抢分必练
1.咽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2.人体呼吸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
3.人体吸气过程中,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4.人在做运动时,身体各处对氧气的需求量大于平静状态下的氧气需求量。()
5.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清除他(她)口、鼻内的污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结合图示辨别吸气与呼气过程
例 下面是人在吸气或呼气时肺和膈肌的活动情况模拟图。能正确表示吸气情况的是()
归纳总结
呼吸运动
状态
膈肌和肋间肌
膈顶部
胸廓容积
肺
肺内气压
气体
吸气
收缩
下降
扩大
扩张
低于大气压
入肺
呼气
舒张
回升
缩小
收缩
高于大气压
出肺
陕西考题精选
命题点1人体的呼吸过程
1.(咸阳12题1分)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肺泡 支气管 气管
B.气管 肺泡 支气管
C.支气管 肺泡 气管
D.气管 支气管 肺泡
命题点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7)
2.(陕西7题1分)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3.(咸阳10题1分)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3题图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命题点3人体呼吸的综合考查(副题:.33)
4.(陕西副题33题5分)一呼一吸,吐故纳新,维系生命和健康。下图为呼吸系统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第4题图
(1)器官①的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冷空气有________作用。器官④的名称是________。
(2)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________时,外界气体就被吸入肺。
(3)如图2,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当血流方向为A→B时,B端的血液为________。
(4)没有呼吸系统,人体细胞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P72~P77;苏科版:八上第15章P20~P30;苏教版:七下第十一章P73~P84。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8AC)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1)______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
(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________(.8A)
考点二尿的形成及排出(.8BD)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尿的形成
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尿形成的两个过程和两个重要作用
①原尿的形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8B)
②尿液的形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________和部分无机盐等被________重吸收到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特别提醒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L,而排出的尿液仅约1.5L,这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8D)
名称
成分
血液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血浆
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原尿
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尿液
水、无机盐和尿素
(3)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的变化
①变化规律
②肾小球是个血管球,两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其内部都流动脉血。
(4)血尿、蛋白尿和糖尿的成因
病名
病症
病因
血尿
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
因①________病变而通透性增大,使原来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过滤到原尿中
蛋白尿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糖尿
尿液中含有②______
a.因③________病变使自身重吸收作用减弱,不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新吸收;
b.胰岛素分泌不足
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小囊壁,血液流经搞过滤,
细胞蛋白留血里,水盐素糖穿过去,
形成原尿不彻底;肾小管,重吸收,
葡萄糖,无剩余,尿液积多排出去。
2.尿的排出途径:肾脏→输尿管→________→尿道→体外。
3.排尿的意义: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考点三人体的排泄
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1.排泄的概念:指人体将________、________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途径
排泄途径
排泄器官
主要排泄物
呼吸
肺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排尿
肾
水、无机盐和尿素
出汗
皮肤
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尿液形成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例 有关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不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物质是无机盐
B.对健康人来说,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
C.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D.原尿形成的过程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过滤,所以原尿中蛋白质含量低
归纳总结
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和尿液成分的变化
(1)血液流经肾脏后成分的变化(血路):流经肾小球→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减少;流经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葡萄糖、水和无机盐含量增加。
(2)尿液形成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尿路):在肾小球和肾小囊处→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在肾小管处→没有被重吸收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
陕西考题精选
命题点尿的形成和排出(.8;副题:.8)
1.(考试说明样卷)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却是间歇的。排尿间歇的原因是()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也称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D.输尿管能输送尿液
2.(陕西副题8题1分)下表是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比较,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主要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血浆(克/毫升)
90
7.00
0.10
0.03
原尿(克/毫升)
99
0.00
0.10
0.03
尿液(克/毫升)
95
0.00
0.00
2.00
A.肾小球将蛋白质、葡萄糖和尿素过滤到原尿中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D.人体产生的尿素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3.(陕西8题1分)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3题图
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②中的液体称为尿液
C.③具有重吸收作用
D.正常情况下,②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
第5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P78~P;苏科版:八上第16章P31~P57;苏教版:七下第十二章P85~P。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
1.脑的结构示意图
2.脊髓:能对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传导到____________,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3.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①神经元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3)在一个神经元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______→细胞体→________。
考点二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9;副题:.9)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人体通过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类型(副题:.9AC)
项目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获得途径
①________的先天性反射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
脑干和脊髓(大脑皮层以下)
②____________
刺激特点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变为复杂反射的刺激
时效性
永久、固定的
暂时、易变的
适应性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举例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吃梅分泌唾液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听见铃声进教室
(3)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与________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如谈虎色变等。
方法指导
①简单反射一般都是先反射后有感觉。如抓取热馒头时的缩手反射,先缩手后感觉到“烫”。
②反射和应激性的区别:区别在于反射必须要有神经系统参与,而应激性不一定有神经系统参与。植物无反射活动,但有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9)
(1)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副题:.9BD)
反射弧示意图
结构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联系
感受器
感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⑤______感觉,⑥______
反应
完整的反射弧才能顺利地完成反射活动,缺少或损伤任何一个部位,反射活动都无法完成
传入神经
将④________传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综合分析处理
传出神经
将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到⑦________
⑧______感觉,⑨______
反应
效应器
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2)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
感受器→________→神经中枢→传出神经→________。
考点三人体通过眼、耳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1.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眼球的调节功能
①瞳孔控制光线进入的多少。
a.光线强时,瞳孔______,以减少光线的进入量,保护内部结构;
b.光线弱时,瞳孔______,增加光线的进入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的光的刺激。
②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a.注视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________,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增强,成像距离近。注视物体由远到近过程中,晶状体曲度不断增大。
b.注视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________,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减弱,成像距离远。注视物体由近到远过程中,晶状体曲度不断减小。
(3)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反射的光线→______→瞳孔→______→玻璃体→________(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特别提醒
物像的形成部位≠视觉的形成部位:物像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
(4)近视和远视
项目
近视
远视
导致原因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真性)或①________的曲度过大(假性)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成像位置
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矫正方法
佩戴②______透镜
佩戴③______透镜
(5)眼的保护
①注意用眼卫生。
②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③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④不在走路、躺卧时看书。
⑤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⑥不能长时间看电脑、电视等,做到劳逸结合。
2.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外耳道→______→听小骨→______→听觉神经→__________(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3)耳的保护
①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②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③减少和消除噪声。
④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⑤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3.其他感觉器官
(1)鼻:嗅觉器官。
(2)舌:味觉器官。
(3)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考点四人体的激素调节
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分泌腺的类型
(1)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到一定的位置,不随血液运输到其他地方。如唾液腺、汗腺、肝脏、胰腺等。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睾丸等。
2.人体的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3.几种激素的主要功能
激素
内分泌腺
主要功能
异常症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①______(幼年分泌不足);②________(幼年分泌过多);③__________(成年分泌过多)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④________(幼年分泌不足);⑤________(成年分泌不足);⑥________(分泌过多)
胰岛素
胰岛
降低血糖的浓度
⑦__________(分泌不足)
知识补充
(1)糖尿病患者只能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原因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蛋白质会被胃和小肠中的消化液消化,从而失去药效。
(2)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皮肤血管扩张,进而显得面红耳赤。
4.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__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调节的影响。
(2)神经调节具有反应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而激素调节具有反应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两者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陕西考题精选
命题点1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咸阳11题1分)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结构是()
A.大脑B.脊髓
C.小脑D.脑干
命题点2反射和反射弧(.9;副题:.9)
2.(渭南9题1分)下列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A.膝跳反射
B.抓起烫手物体产生的缩手反射
C.婴儿的排尿反射
D.行人听到身后汽车声产生的躲避反射
3.(渭南9题1分)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排尿反射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D.谈虎色变
4.(咸阳11题1分)人们吃杏时会分泌唾液。吃过杏的人在谈起“杏”或看到“杏”的图片时也会分泌唾液。两者相比较,解释正确的是()
A.分别是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B.都是简单反射
C.分别是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
D.都是复杂反射
5.(陕西9题1分)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5题图
A.③是神经中枢
B.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②→③→④→⑤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若④受损,则能发生缩手反射
6.(陕西副题9题1分)如图是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6题图
A.该反射为生来就有的反射
B.①为感受器,⑤为效应器
C.③为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D.②为传出神经,④为传入神经
命题点3近视眼
7.(咸阳12题1分)近视眼的病因是()
A.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
B.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小
C.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大
D.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小
命题点4人体神经调节的综合考查
8.(咸阳44题5分)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感觉器官和脑的活动。据图回答问题。
第8题图
(1)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②________和③玻璃体;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近视眼需要佩戴________镜加以矫正。
(2)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乙中的[](填字母),听到的声音是在图丙中的[](填字母)形成的。
(3)人在愤怒时,心跳加快、血管扩张,严重时会导致猝死,这是由于大脑皮层高度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增加,这种现象主要受________调节的控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命题点5人体的激素调节
9.(考试说明样卷)生长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在幼年时期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
A.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B.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C.长大后身高不受影响,智力低下
D.长大后身高不受影响,智力正常
命题点6人体生理活动的综合考查
10.(咸阳43题5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与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第10题图
(1)图甲中血液从血管A流向血管B时,由肺泡进入血液的气体d是________;a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收缩”或“舒张”)。
(2)图乙中心室收缩时,血液只能由c流向________(填序号),不能倒流的原因是有________(填结构名称)。
(3)某人被初诊为糖尿病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图丙中________(填序号)发生病变。
11.(咸阳43题6分)如图甲为人体消化道,乙为血管分布状况示意图,其中A、B、C为血管,a、b、c为营养物质。乙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据图回答。
第11题图
(1)若a为氨基酸,它是________最终的消化产物。这些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
(2)乙图B若为人体某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血液里运输的________(填气体名称),可被肌肉细胞利用,C血管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___。
(3)乙图B若为肾小球,则里面流动的血液是__________;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外,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12.(咸阳23题5分)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序号①、②、③、④表示血管,⑤表示组织细胞,⑥表示肺泡,M表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请据图回答。
第12题图
(1)血液从B出发流回到C,途经血管③,该血管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所示,在肺循环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__________。(要求用图中所示序号填写)
(3)若⑤为小肠处的组织细胞,健康人饭后一小时,
血管[](填序号)中血糖浓度最高,此时体内的________分泌量增加,使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
(4)若⑤为肾脏处的组织细胞,经过⑤处,________的含量明显降低。原因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过程,该物质与其他废物一起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13.(渭南18题7分)如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第13题图
(1)人体消化淀粉的最终部位是小肠,淀粉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
(2)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________组成的,呼吸运动中c气体指的是________。
(3)心脏四腔结构中,________壁最厚,肺静脉中流________血。
(4)图中F表示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e物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14.(考试说明样卷)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运动健身效果好。我省某中学正在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乒乓球比赛,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为保证打乒乓球时有充足的能量供应,参赛学生需要在赛前摄入一定量的食物。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高速飞行的乒乓球在运动员眼球内的________上成像,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3)参赛学生挥拍击球等一系列动作,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相关的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牵引骨绕着________活动而产生的。
(4)在比赛中,参赛学生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当相关的呼吸肌(如膈肌)收缩时,运动员完成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动作。
(5)参赛运动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立即开始比赛。完成这些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个部分。
第6节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P2~P7,P~P;苏科版:八下第23章P36~P42,第26章P91~P96;苏教版:七下第十三章P~P,八上P69~P73。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8;副题:.10)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
2.从猿到人的进化(.18;副题:.10)
(1)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关键性的变化:____________,这也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2)脑容量增加是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考点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滥伐森林: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等。
(2)乱捕滥杀: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珍稀动物灭绝。
(3)工厂的烟雾大量排放:导致大气污染严重、造成酸雨等。
(4)工厂污水及生活用水的排放:形成水华,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等。
(5)生物入侵: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6)有利影响: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等。
2.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酸雨:pH________的雨水。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二氧化硫等)与水蒸气结合产生。对人的眼和呼吸道产生刺激,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减产,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等。
(2)温室效应:由于________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台风暴雨频繁或土地干旱、沙漠化的现象。
3.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减少燃煤发电;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垃圾分类处理等。
4.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垃圾分类
种类
处理方法
①______垃圾
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厨余垃圾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
②______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
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通常根据垃圾特性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处理
陕西考题精选
命题点1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8;副题:.10)
1.(陕西18题1分)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有()
①树栖生活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④产生语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渭南8题1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森林古猿B.猴子
C.黑猩猩D.类人猿
3.(咸阳10题1分)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长臂猿B.黑猩猩
C.猩猩D.狒狒
4.(陕西副题10题1分)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增加
B.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
C.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D.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命题点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5.(咸阳11题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秦岭保卫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都突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
B.拆除秦岭非法别墅
C.私家车限行
D.传统节日可燃放烟花炮竹
6.(考试说明样卷)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减少废水、废气排放
D.以上三项都对
7.(咸阳2题1分)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C.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8.(渭南8题1分)近年来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北方寒流入侵
C.频繁的地壳运动
D.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9.(渭南10题1分)下列哪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A.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10.(渭南36题4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
(1)提出的问题: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2)作出的假设: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3)制定计划:
①材料用具:烧杯、小麦种子、清水、食醋、纱布等。
②用________和清水配置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值控制在____________。
(4)实施计划:
①配制模拟酸雨。
②取A、B两个培养皿,在底部铺上两层纱布,分别放入等量的小麦种子。A培养皿洒适量模拟酸雨,B培养皿洒适量清水,然后同时放置在温度为25℃培养箱中。
③过几天后,统计发芽率。
④预测实验结果:A培养皿中的种子没有发芽,B培养皿中的种子发芽。
⑤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培养皿________(填字母)为实验组。
11.(咸阳26题3分)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小强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的河水;
(4)在4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毫升、毫升、毫升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三条金鱼,定时饲喂同种饵料,观察并记录。结果如下: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
50
金鱼存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
(2)该实验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如果要设置对照组,则另取E鱼缸,加入等量____________,并放入三条金鱼。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陕西中考考点研究
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第1节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考点梳理
考点一
1.(1)维生素 (2)无机盐 2.①供能物质 ②备用能源物质 ③生长发育 ④能量 4.(2)①佝偻病 ②骨质疏松症 ③缺铁性贫血 ④大脖子病 (3)①夜盲症 ②脚气病 ③坏血病 ④佝偻病
考点二
消化道 消化腺 ①肝脏 ②胃 ③胰腺 ④小肠 1.①消化 ②吸收 2.①唾液淀粉酶 ②肝脏 ③胆汁 ④脂肪 ⑤胰液 ⑥蛋白质 ⑦肠液
考点三
1.(2)②消化液 小分子有机物 (3)①口腔 ②葡萄糖③胃 ④小肠 2.(1)循环 (2)小肠 3.(1)②胆汁 胰液 肠液
考点四
1.(2)30%40%30%
重难点突破
例1D 例2A 例3C
实验突破
实验9
花生种子中含有能量大于合理,因为该装置可减少热量散失,减小误差。
实验10
①麦芽糖 ②唾液的分泌1.(1)碘液 (2)在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同,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活性 错误(或不成立)2.(1)施加心理压力后运动员 (2)短
陕西考题精选
1.A2.B3.C4.D5.D6.C7.A8.B
9.A 造成牙龈出血的原因是人体缺少维生素C。多吃水果和蔬菜,是因为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10.(1)蛋白质 (2)胆汁 胃 ③小肠 (3)④
第2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考点梳理
考点一
1.(1)血浆 血细胞 (2)②55%(3)①有 ②氧气③炎症
考点二
2.①较厚 ②大 ③一层上皮细胞 ④红细胞 ⑤较大
考点三
1.(1)心脏 (2)左心房 肺静脉 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动脉 右心房 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静脉 (3)肌肉 左心室 (4)房室 动脉 2.(1)舒张 关闭 (2)关闭(3)打开 关闭
考点四
2.①左心室 ②右心室 ③右心房 ④左心房 ⑤动 ⑥静⑦静 ⑧动 3.(1)21(2)动脉血 静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 (3)2 右心房
考点五
1.A型、B型、O型、AB型 2.(1)同型血 3.(2)①红细胞 ②止血 4.(2)~
重难点突破
例 (1)小肠 减少 (2)葡萄糖 (3)收缩 白细胞 右心房
实验突破
实验11
①多 ②小 ③圆盘状
实验12
2.载物台 低倍镜①动脉 ②静脉 2.红细胞
陕西考题精选
1.B2.D
第3节 人体的呼吸
考点梳理
考点一
1.呼吸道 肺 ①咽 ②气管 ③肺 (2)气体交换(3)喉 肺
考点二
1.(2)①舒张 ②收缩 ③收缩 ④扩张 (3)①小于 吸气②大于 呼气 ③等于 (4)②减少 增加①②⑤2.肺泡 组织 (2)①血液 ②组织细胞 ③气体扩散④静脉 ⑤动脉 ⑥动脉 ⑦静脉 3.(1)毛细血管(2)上皮细胞1.√2.×3.√4.√5.√
重难点突破
例B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入肺,使得肺扩张。
陕西考题精选
1.D2.C3.C
4.(1)温暖(或预热) 支气管 (2)扩大 (3)动脉血 (4)细胞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由呼吸系统获得,产生的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第4节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考点梳理
考点一
1.(1)肾脏 (2)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2.肾单位①肾小球 ②肾小管
考点二
1.①肾小球 ②肾小囊 ③肾小管 (1)①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②葡萄糖 肾小管(4)①肾小球 ②葡萄糖 ③肾小管 2.膀胱
考点三
1.二氧化碳 尿素
重难点突破
例A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陕西考题精选
1.C2.A3.B
第5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梳理
考点一
1.①大脑 ②小脑 ③脑干 ④大脑 ⑤感觉 ⑥脑干⑦呼吸 2.大脑 3.(1)①树突 轴突 ②神经纤维(3)树突 轴突
考点二
1.(1)神经系统 (2)①生来就有 ②大脑皮层 (3)语言、文字2.(1)①感受器 ②神经中枢 ③效应器 ④神经冲动⑤无 ⑥无 ⑦效应器 ⑧有 ⑨无 (2)传入神经 效应器
考点三
1.(1)①角膜 ②视网膜 ③巩膜 ④瞳孔 ⑤晶状体⑥物像 ⑦晶状体 (2)①a.缩小 b.增大 ②a.增大 b.减小 (3)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4)①晶状体 ②凹 ③凸2.(1)①鼓膜 ②耳蜗 ③耳郭 ④鼓膜 ⑤听觉 ⑥身体平衡 (2)鼓膜 耳蜗 听觉中枢
考点四
2.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 ③胸腺 ④肾上腺 ⑤胰岛素 ⑥雌性激素 ⑦睾丸 3.①侏儒症 ②巨人症 ③肢端肥大症 ④呆小症 ⑤甲状腺肿(大脖子病)⑥甲亢 ⑦糖尿病4.(1)神经系统 激素
陕西考题精选
1.D2.D3.D4.A5.D6.D7.A
8.(1)晶状体 凹透 (2)dA(3)神经
(1)眼球的结构中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的是②晶状体和③玻璃体。如果用眼不当,就会使晶状体的曲度过度变凸,甚至眼球的前后径变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可以戴凹透镜来矫正。(2)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d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9.B
10.(1)氧气(或O2) 舒张 (2)1 动脉瓣或瓣膜 (3)4
(1)图甲所示是肺内气体交换过程。c、d表示肺泡内交换的气体,气体c进入肺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气体d进入血液代表的是氧气,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2)在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的开口向着心室,可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的开口向着动脉,可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只能从c左心室流到1主动脉,而不会倒流回心室,起作用的是动脉瓣。(3)形成尿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二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可以把血液中的水、尿素、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又会将原尿内的大部分水和全部葡萄糖吸收回血液内,如果出现糖尿,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了问题,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图中的4肾小管。
11.(1)蛋白质 右心房 (2)氧气 静脉瓣 (3)动脉血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2.(1)肺动脉 (2)④(3)② 胰岛素 (4)尿素
13.(1)葡萄糖 (2)肺 二氧化碳 (3)左心室 动脉 (4)重吸收 尿素、水、无机盐
14.(1)小肠 (2)视网膜 (3)关节 (4)吸气(5)反射弧
第6节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考点梳理
考点一
1.森林古猿 黑猩猩 2.(1)直立行走
考点二
2.(1)5.6(2)化石燃料 4.①可回收 ②有害
陕西考题精选
1.B2.A3.B4.B5.D6.D7.B8.D9.B
10.(3)②食醋 5.6以下 (4)⑤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5)A
11.(1)大小一致,健康的(合理即可)(2)需要 清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