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产科患者中发生抽搐的并不少见,一旦发生抽搐,可能对母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多为子痫抽搐,但亦有其他原因引起的抽搐。不论那种原因引起的抽搐,都需要我们产科医生尽快确定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确保母儿生命安全。病例资料患者36岁经产妇,主因“停经4个月,发现胎儿畸形9天”入院引产。患者年剖娩一活婴,本次妊娠超声提示胎儿露脑畸形,胎盘低置状态。入院行MRI平扫提示瘢痕子宫妊娠,胎盘低置,瘢痕处胎盘血管增多,不除外胎盘植入。入院后行米非司酮口服+卡孕栓阴道上药引产。为避免患者产后大出血,上卡孕栓前予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入院第8天上午开始阴道上卡孕栓,接近中午12时患者突然自觉颜面及双手指尖发麻,继而出现双侧上肢强直性痉挛,但患者意识清,生命体征平稳。立即予葡萄糖酸钙10ml+10%葡萄糖注射液ml静点;予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7.5mg肌肉注射,完善血气分析、血清离子、肝肾功+血糖,心电图等检查。患者用药后症状逐渐缓解,并最终消失。后又予硫酸镁静点。下午化验结果回报除血钾、血磷稍低外,其余化验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后未再予上卡孕栓。当日晚患者发动宫缩,晚约20时又自觉双手麻木,但未再发生抽搐。予复查血清离子、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除血钾稍低外,余未见异常。后患者流产一死婴,胎盘胎膜顺利娩出。阴道流血少于月经量。此患者既往无抽搐病史,孕期亦无高血压,蛋白尿。化验结果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及维生素D均未见明显异常。次日完善头CT、甲状腺彩超、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产后未再发生抽搐。人体是复杂的,虽然患者发生手足抽搐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但我们确有必要将产科常见抽搐的原因及治疗方案在此进行分享,目的是使大家对产科患者的抽搐不再感到陌生与恐惧,出现抽搐,及时处理,以期让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结果。抽搐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三大类:①脑部病变——如脑部感染、外伤、肿瘤、脑血管病变、脑寄生虫病及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等;②全身性的疾病——如感染,中毒,心血管疾病,代谢障碍,风湿病,戒断反应等。③神经官能症,即癔病。产科常见抽搐的病因主要是代谢障碍如子痫、低钙、低镁、低血糖,其次是全身感染性疾病,少数情况下可以是脑部病变如癫痫、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等。如果这些都排除了,最后可诊断为癔病。下面我们就分别予以介绍。子痫产科患者发生抽搐,我们首先最应想到的疾病是子痫。诊断子痫抽搐表现为开始是面部充血,但一般无口吐白沫,患者会深度昏迷。随之深部肌肉僵硬,很快发展为典型的全身高张阵挛惊厥、有节律的肌肉收缩和紧张,持续约1~1.5分钟,其间患者无呼吸动作。此后抽搐停止,呼吸恢复,但患者仍昏迷,最后意识恢复,但困惑、易激惹、烦躁。结合患者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史(如高血压、蛋白尿),子痫的诊断并不困难。治疗第一次发生子痫抽搐时,作为医护人员,应立即上舌垫,预防舌咬伤,必要时要将患者口撬开来上舌垫;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予面罩吸氧(8-10L/min),保持SPO2≥94%。预防坠地。抽搐第一次发作时可不用药,尤其是不能使用安定等镇静药,因为这样会抑制喉反射,容易导致误吸,严重时可致心脏骤停。大部分抽搐会很快自然停止。抽搐停止后要立即用药预防再次抽搐,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观察尿量,避免声光刺激。首先给予25%硫酸镁20ml+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5分钟),随后予25%硫酸镁40ml+5%葡萄糖注射液ml25-37.5滴/分(即2-3g/h)静点维持;予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2分钟)镇静预防再次抽搐。必要时也可使用冬眠合剂(哌替啶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通常以1/3或1/2量肌内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ml内静点。降颅压——心率次/分时予20%甘露醇ml快速静点(30分钟);心率次/分时予速尿20mg静脉注射。控制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应积极降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可予佩尔10ml+NS40ml6ml/h起泵入。难治性高血压产后可用硝普钠50mg+5%GSml,以0.5-0.8ug/(kg?min)静点。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适时终止妊娠——子痫控制后可考虑终止妊娠,但使用冬眠合剂后因对新生儿呼吸有抑制作用,用药后2小时内不应终止妊娠。子痫抽搐后应注意胎盘早剥和脑出血的可能,必要时可完善头CT和胎儿彩超。子痫抽搐时通常有胎心减速和/或心动过缓,子宫张力和收缩频率增加,可持续3-15分钟,然后恢复正常,不宜因此就立即行剖宫产,若15分钟后胎心率未恢复正常,子宫张力持续升高,应考虑胎盘早剥,需尽快终止妊娠。如果出现子痫持续状态,应立即请麻醉医生会诊,使用肌松剂,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尽快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持续镇静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一般患者终止妊娠后病情会逐渐好转,经解痉、镇静治疗后不会再发生子痫抽搐。癫痫如果患者既往无高血压、蛋白尿的病史,突然发生全身抽搐,并有口吐白沫,那我们就要高度怀疑癫痫。诊断癫痫大发作的典型表现是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身强直、呼吸暂停,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大小便失控、发绀。发作约半分钟自行停止,也可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应询问患者家属患者既往有没有类似抽搐的病史。辅助检查: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必不可少,阳性率达80%,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癫痫。治疗不要阻止抽搐,不需要上舌垫,短时间内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如果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或两次发作之间患者意识没有恢复,即所说的癫痫持续状态,则要立即予地西泮10-20mg缓慢静脉注射,如发现有呼吸抑制,应立即停止注射,一般情况下均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症状控制后还要给予维持剂量,每隔6-8小时重复一次。如静脉滴注,可将40mg地西泮稀释于ml氯化钠中缓慢滴点。成人24小时内安定使用量不超过mg,注意呼吸抑制。发作控制24小时后可改为口服抗癫痫药。低钙离子紊乱如低钙、低镁、低钠都可以引起抽搐,其中最常见的是低钙抽搐。诊断低钙抽搐多表现为局限性抽搐。轻症时可出现手指、脚趾及口周的感觉异常、四肢发麻、刺痛,手足抽动;当血钙进一步降低时,可发生手足搐搦症,即表现为双侧拇指强烈内收,掌指关节屈曲,指骨间关节伸展,腕、肘关节屈曲,形成鹰爪状;或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以上肢手部最典型,呈“助产士手”样表现。有时双足也呈强直性伸展,膝关节与髋关节屈曲。严重时可发生全身骨骼及平滑肌痉挛。辅助检查:血钙浓度低于2.1mmol/L即可诊断。心电图:可有Q-T间期延长、ST段延长及传导阻滞。治疗发生低钙抽搐时,应立即予10%葡萄糖酸钙10-20ml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必要时可4~6小时重复给药,每日酌情1~3次不等。注意需监测血钙浓度,避免高钙血症。若发作严重,可短期内辅以地西泮或苯妥英钠肌肉注射,以迅速控制搐搦与痉挛。另应注意寻找低钙的原因,如低镁血症、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目的是控制原发疾病,避免血钙进一步降低。低镁诊断缺镁早期常常有恶心、呕吐、厌食、衰弱。缺镁加重常发生神经肌肉及行为异常,其中手足抽搦最常见。也可出现眼球震颤、抽搐、失语等,不少病人同时有精神障碍症状,包括性格改变、反应淡漠、抑郁、甚至谵妄等。血清镁0.75mmol/L时可诊断低镁血症但它并不能作为反映体内镁缺乏的可靠指标。心电图常见PR及QT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ST段压低、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偶尔出现u波。与低钾表现类似。低镁常常与低钙、低钾同时存在,如果钙补足后,仍有抽搐,应想到低镁的可能。治疗控制原发疾病,防止镁盐继续丢失。补充镁盐—一般按每日0.25mmol/Kg的剂量补镁。缺镁严重而肾功能正常者可增至每日1mmol/Kg,可为肌注或静点。低镁抽搐,则给予10%硫酸镁0.5ml/Kg缓慢静点。完全补充体内缺镁需时较长,需解除症状后持续补镁1-3周,常给50%硫酸镁5-10ml肌注,或稀释后静点。应监测血镁浓度,以防镁中毒。低钠多见于接受低张液体治疗的住院病人。诊断开始有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头痛思睡、肌肉痛性痉挛等症状。如低钠血症持续存在,则将发生脑细胞水肿。临床表现为抽搐、木僵、昏迷和颅内压升高症状,严重可出现脑幕疝。除此之外可出现血压低、脉细速和循环衰竭。辅助检查:血清钠浓度常低于~mmol/L有助于诊断。治疗应迅速治疗,否则会引发脑水肿,甚至死亡。可静脉滴注3%氯化钠溶液,滴速为1~2ml/(kg?h)。同时注射襻利尿药以加速游离水的排泄,使血钠更快得到恢复。如果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症状(如抽搐或昏迷等),可加快滴速到4~6ml/(kg?h),但应严密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在快速纠正低钠血症过程中应该警惕脑桥髓鞘溶解。低血糖血糖异常亦可引起抽搐,其中以低血糖最为常见。诊断患者一般应有糖尿病或低血糖昏迷的病史。发作前常有饥饿、无力、出汗等先驱症状。发作时除抽搐外,可有幻觉、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如果低血糖持续得不到纠正,常不易逆转甚至引起死亡。辅助检查: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即可诊断。治疗如果怀疑低血糖,可先化验指尖血糖,甚至无需等待血糖结果,应及时予50%葡萄糖液60-ml静脉滴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必要时可加用氢化可的松mg和(或)胰高血糖素0.5~1mg肌内或静脉注射。注意: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发生呼吸道窒息。呼吸性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过度通气,严重时也可引起抽搐。诊断临床表现为呼吸浅而快,轻者可有手、足、面部特别是口周麻木并有针刺样感觉;重者可有胸闷、胸痛、头昏、恐惧,甚至四肢抽搐。辅助检查:血气分析、血清离子、肝肾功化验。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如积极疏导解除癔症患者的顾虑,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可用较大的纸袋,罩于鼻、口上,使患者吸回呼出的CO2,或采取暂时强迫闭气的方法(以手指捏鼻、闭口8~10s),以导入正常呼吸。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脑血管畸形等可引起抽搐。诊断前四种疾病的患者多为年龄较大者,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心脏病,突然发生中风。而脑血管畸形多为年轻患者;临床表现除抽搐外,应有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及体征(如偏瘫、视力障碍等),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各种意识障碍;辅助检查首选头部CT,其次是MRI,脑脊液检查及脑血管造影等对明确诊断亦有一定的价值。治疗此类患者发生抽搐应尽量少搬动,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癫痫样大发作,可按癫痫治疗,予地西泮镇静。待抽搐控制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予对症治疗——如降压,予甘露醇防治脑水肿。最后是病因治疗——如脑栓塞可予抗凝、溶栓及手术治疗,脑出血主要是手术治疗。颅内感染诊断颅内感染包括各种脑炎及脑脓肿等。患者抽搐前应有发热等感染病史;临床表现除抽搐外,常有发热、肌痛等感染表现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并有嗜睡、谵妄、昏迷等意识障碍。查体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及神经系统异常体征。辅助检查:脑脊液及血清学检查提示炎症感染,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予地西泮控制抽搐,降温、降颅压对症治疗。抽搐控制后需针对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病毒、抗感染、抗结核等治疗。脑脓肿患者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传染病、高热惊厥等。诊断既往可有全身感染性疾病及发热的病史;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查体可有脑部症状或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仅有高热;辅助检查:脑电图(排除癫痫)、脑脊液检查(排除颅内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常,予吸氧,立即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给予镇静药物,如苯巴比妥、地西泮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减少刺激。迅速降温——立即使用退热剂,也可进行物理降温。后续抗感染治疗。癔病如果患者不明原因的抽搐,相应的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则可能为癔病,又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诊断患者多有类似的抽搐病史,发作前常有一定的诱因,如生气,情绪激动或各种不良刺激;发作样式可不固定,可表现为全身僵直,呼之不应,但意识清晰,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或肢体无节律性乱动或抖动,伴哭叫。有时可呈角弓反张,呼吸时而停顿,时而闭气,但无发绀,抽搐可持续数十分钟或数小时,不伴有咬舌、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注意本病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发作时医生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结果,然后用简短、明确的语言向患者解释他的疾病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即将采取哪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帮助下,失去的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使患者对治疗产生高度的信心和迫切的治愈要求。对有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患者,可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同时配合语言、按摩和被动运动,鼓励患者运用其功能,随即用语言强化,使患者相信在治疗的帮助下,失去的功能正在恢复或已经完全恢复,并进一步鼓励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活动。还有一些引起抽搐的常见病因如高血糖、高钠血症、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脑寄生虫、心血管疾病、破伤风、狂犬病、风湿病、戒断反应、中毒等,但因产科并不常见,故不在此赘诉。综上所述,产科工作中遇到抽搐的患者,首先不要慌,要冷静分析其病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控制抽搐,从而确保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李辉产科工作室微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wh/84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