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运动控制与帕金森病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ForumonMotorControlandParkinson’sDisease)于年9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世界各地的顶级专家齐聚北京,集中研讨了近年来在运动控制机制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新治疗方法等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中国日渐老龄化的社会中,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年,中国将拥有万帕金森病患者------将占世界上57%的比例。
那么,关于帕金森,你了解多少?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
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肌强直(rigidity)
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lead-piperigidity)。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cogwheelrigidity)。
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maskedface)。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micrographia)。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将运动迟缓误认为是无力,且常因一侧肢体的酸胀无力而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因此,当患者缓慢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且伴有肌张力的增高时应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
姿势步态障碍
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
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对于早期阶段患者,药物治疗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对于药物无效的严重情况,只能采用放置微电极来进行深部脑刺激的手术方法。在过去,大多数这样的设备是进口的,并且非常昂贵。该论坛组织者表示,现在中国只有两家公司能够制造这样的设备。
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学会于年发布了该疾病的新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中国神经病学会也于年发布了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的中文版本。
普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引起读者们的注意呢,所以为了以后的健康生活,大家更加要注意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简介笔名:茶饮两盅
介绍:努力奋进的大水瓶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到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