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迅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吗?很简单,只要请求对方帮自己一个小忙就可以实现。对这个答案是不是有点意外呢?
求助是人际交往中绕不开的话题,但我们常常担心被忽视或被拒绝而不敢求助,或者感觉占用了他人的时间挣扎犹豫不去求助。社会神经科学领域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认为寻求帮助之所以让人感到困难是因为“被拒绝的痛苦”会引起“社会痛”,它和肌肉痉挛或者踢到脚趾的生理疼痛同样真实。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我们都会尽量不去求助。
但其实,正确高效的求助既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又能肯定对方的价值。
①主动
任何人都不会读心术,最了解我们需求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主动,更要直接求助。“实在不好意思我想请您帮个忙”、“非常抱歉提出这个请求”、这种带有道歉痕迹的求助不但拐弯抹角缺乏真诚,还会令对方产生疏离感与被迫感,是求助的大忌。研究发现,比起发短信、打电话,当面求助的成功率更高哦~
②清晰
求助的关键在于目标、问题清晰。事情的发展状况怎么样?哪些部分我们无法解决?哪些部分我们认为对方能够帮忙?如果对方帮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对方帮忙有可能获得什么奖赏?物质还是精神?模糊不清只会给对方不确定感,增加对方的压力,导致被拒绝。“这事用不了你太多时间”、“请你回家途中顺便帮我......”、“以你的能力这件事简直小菜一碟”、像这种弱化难度的表述方式,只会让对方感觉不被重视,把对方推远,甚至切断对方今后帮助我们的一切可能。
③反馈
不管他人帮了我们什么忙,哪怕是我们眼中的“举手之劳”,也一定要表达感谢。同时,比表达感谢更重要的是,告诉对方ta在帮忙过程中对我们产生的意义,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当知道自己有影响力,就会获得成就感,也会更愿意继续帮助。可以说,后续反馈对于启动下一次求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求助处处透露出智慧,是润滑人际关系的法宝。愿我们都能用求助成就自己和他人。
喜欢要点赞转发评论收藏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