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当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mg/24h,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
CT: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使用X线束对人体选定层面进行扫描,取得信息后经计算机处理获得该层面的重建图像。
床旁检测:即时检测,是指在实验室外,靠近检测对象,采用便携式的、可移动的微型检验仪器和试剂,能快速、及时报告检测结果,并对结果及时反馈和干预的体外检验系统。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
房性期前收缩:是心房中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抢先发出激动而引起的一次心脏搏动。
发绀: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或血液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导致皮肤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形式。
MRI: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射频脉冲的激发产生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胆酶分离:是急性重症肝炎时,胆红素持续增高、转氨酶减低的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呼吸困难:指病人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并伴有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
吸气性呼吸困难:由喉、气管、大支气管狭窄与阻塞所致。表现为吸气时间明显延长,吸气显著困难。
抗核抗体(ANA):以细胞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包括抗DNA抗体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无器官和种族特异性。
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红细胞平均3个/HP。
高血钾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
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吸气时出现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PR间期: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反映房室传导的时间。
QT间期:自QRS波群开始至T波结束的一段,反映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异常Q波:Q波宽度=0.04s,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4,不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Q波。
P波:是最早出现的振幅较小的波,反应心房的除极过程。
二尖瓣型P波:是指P波增宽,其时限=0.12s,P波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导联明显。
肺型P波:P波形态高尖,电压增高,肢体导联=0.25mv,以Ⅱ、Ⅲ、aVL导联最明显。
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减少,有机成分钙盐成比例减少。
昏睡:是指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经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唤醒后又很快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内生肌酐消除率:肾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清除出去。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形成黑白或明暗对比影像。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矿物质减少。
心胸比率:心脏后前位片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内壁横径之比,=(T1+T2)/T,正常成人≤0.5。
充盈缺损:是指胃肠道内占位性病变形成局限性肿块向腔内生长。
龛影:胃肠道壁溃疡性病变形成局限性缺损被硫酸钡填充。
弛豫:磁化矢量恢复平衡态的过程,恢复所用时间。
健康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有效的收集护理对象的健康资料,并对健康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确定其护理需求,从而做出护理诊断的过程。
问诊: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有目的的、有效的交谈过程,即病史采集。
黄疸:指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巩膜、皮肤、粘膜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发生非自主的抽搐或强烈收缩,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惊厥:当肌肉的收缩表现形式为强直性和痉挛性。
期前收缩:是由于心脏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提前搏动。
肌张力:是指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或被动运动时的阻力。
实验室检查:是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对离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脱落物和组织细胞等进行检查,以协助临床诊断疾病、判断预后、制定治疗和护理计划、同时也可为科学研究和人群保健提供客观依据。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百分比值。
如何鉴别心包摩擦和胸膜摩擦
①心包摩擦:当心包发生炎症,心包表面变粗糙,心脏跳动时,两层心包膜相互摩擦,在心前区触及一种连续性震动感。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最易触及,前倾坐位和呼气末明显。性质粗糙,与心跳一致,与呼吸无关,屏气时仍存在。
②胸膜摩擦:是急性胸膜炎症时,渗出纤维蛋白沉积于脏、壁层胸膜,使其变得粗糙,呼吸时两层胸膜摩擦,深呼吸时,能在其胸壁上能触及如皮革摩擦的感觉。一般在胸廓的下前侧部触及,通常呼、吸两相均可触及,有时只能在吸气相末触及,屏气时消失。
如何检查移动性浊音,有何意义
①检查方法:自患者腹中部脐水平向左侧叩诊至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让病人右侧卧,再次叩诊,如呈鼓音,提示浊音移动。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
②意义:确定腹腔内有无游离积液。
扁桃体肿大的分级
①Ⅰ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弓。
②Ⅱ度扁桃体肿大:超过咽腭弓。
③Ⅲ度扁桃体肿大: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定义、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内生肌酐清除率: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和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数量。
②采集方法:
a.低蛋白饮食三天,禁肉类,避免剧烈运动
b.收集血尿标本:第4日晨8时排尽余尿,收集后记录此后24h尿量,加入甲苯3-5ml防腐,同时任何时间采集抗凝血2-3ml,与24h尿液一起送检
③注意事项:
a.充分饮水,使尿量2ml/min
b.禁用含高肌酐的药物: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c.糖尿病人应在病情控制较好情况下测
d.完全、准确收集和测量尿液
e.避免粪便污染
水肿的定义,全身性水肿有哪些(举5例)
①定义: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积聚而致组织肿胀。
②全身性水肿: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黏液性水肿。
转氨酶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活性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ALT升高更明显,ALT/AST1.急性重症肝炎时,AST升高更明显,表示肝细胞严重损伤
②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增高,ALT/AST1
③非病毒性肝炎,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增高ALT/AST1
④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程度
⑤胆汁淤积: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增高
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12h,AST开始增高,24-48高峰,3-5天后可恢复正常。
X线的特性
①穿透性:a.波长很短b.穿透力强,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c.是X线成像的基础d.穿透力与物体密度和厚度有关
②荧光效应:a.能激发荧光物质b.转化为肉眼可见荧光c.是透视检查的基础
③摄影效应:a.照射涂有溴化银的胶片,形成黑至白不同灰度的影像b.是X线摄片的基础
④电离与生物效应:a.进入人体可导致细胞损伤甚至坏死b.是放射治疗的基础
⑤属电磁波,比可见光波长短,肉眼不可见。
甲状腺分度
①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
②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尚在胸锁乳突肌以内
③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呕血咯血的定义,区别,常见疾病
①咯血的定义: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血液经口排出者。
呕血的定义:是屈氏韧带以上消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
②两者区别:
a.咯血症状为喉部瘙痒感、胸闷、咳嗽,而呕血是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
b.咯血是咯出,呕血是呕出,可呈喷射状
c.咯血时,血液呈鲜红色,混有泡沫、痰,而呕血是暗红或棕褐色,偶尔呈鲜红色
d.咯血ph碱性,呕血ph酸性
e.咯血无黑便,咽下出血可有,呕血有黑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f.咯血后痰中带血,呕血后无痰中带血
③常见疾病:咯血: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心脏病、肺脓肿、肺炎
呕血: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在脑脊液中的区别
①结核性脑膜炎:呈毛玻璃样混浊,静置12-24h后可在表面见到纤细的网状薄膜,压力增高
②化脓性脑膜炎:明显混浊,静置1-2h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压力增高
③病毒性脑膜炎:基本无色透明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的临床意义
①急性化脓菌感染
②严重组织损伤
③大量血细胞破坏、肝脾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所致大出血
④急性化学药物中毒、代谢性中毒、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何谓肌力,如何测量,及其分级
①肌力是肌肉主动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②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无肌肉收缩
Ⅰ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Ⅱ级:肢体能在床上水平移动,但不能抗重力抬离床面
Ⅲ级:肢体能抗重力抬离床面,但不能拮抗阻力
Ⅳ级:肢体能做部分拮抗运动
Ⅴ级:肌力正常
心脏杂音的听诊要点、评估要点
①最响部位:哪个瓣膜区最响就提示有病变。
②时期:按心动周期可分为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连续性杂音,一般舒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提示器质性,收缩期也可能是功能性
③传导:一定杂音向一定部位传导,三尖瓣关闭不全向心尖传导;二尖瓣关闭不全向左腋下、左肩胛下区传导;二尖瓣狭窄较局限
④体位、呼吸、运动的影响:左侧卧位,二尖瓣病变杂音更响;坐位前倾时,主动脉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更响;仰卧位时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⑤性质:分为吹风样、隆隆样、叹息样、机器样、乐音样
⑥强度:与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压力阶差、心肌收缩力有关。收缩期杂音一般用Levine六级分级法表示。
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检查项目
①感觉运动:
a.浅感觉:痛、温、触觉
b.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c.复合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体表图形觉
②运动功能:肌力、肌张力、不随意运动(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余动)、共济运动(指鼻试验、快速轮替运动、闭目难立征、跟膝胫试验)
意识障碍分类
①以觉醒度改变为主:嗜睡、昏睡、昏迷(轻中深度)
②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意识模糊、谵妄
蜘蛛痣定义、常见疾病、常见部位
①蜘蛛痣是指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大小不等。
②常见部位:面、颈、手背、上臂、前臂、前胸和肩部等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
③常见疾病: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的特点和原因
①心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原因:右心衰竭
②肝源性水肿:出现腹水为主要表现,原因:肝硬化失代偿期
③肾源性水肿:首先是眼睑、面部水肿,原因:各型肾炎或肾病
评估瞳孔的内容瞳孔的形状、大小、瞳孔对光反射(直接和间接)、集合反射
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①外周血红细胞增多:
a.相对增多:见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血液浓缩使其有形成分相对增多,如大面积烧伤、严重的呕吐、腹泻、多汗。
b.绝对性增多:生理性增多---高原生活、胎儿和新生儿、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②外周血红细胞减少:可提示贫血,可分为轻中重度贫血。生理性贫血,见于婴幼儿、妊娠中后期及老年人;病理性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多、丢失过多。
脑脊液采集分为几管,每管分为几毫升,分别做什么检验
分3管,每管1-2ml
分别做细菌学检查、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查。
21.心脏瓣膜听诊区分别在什么部位:
①二尖瓣听诊区:心尖搏动最强点,左锁中线第5肋间隙稍内
②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
③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隙
⑤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隙,即胸骨下端左缘
Murphy征检查方法,阳性特征,临床意义
①检查方法:检查者将左手手掌平放于病人右下胸部,拇指指腹以中度压力勾压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然后嘱患者深呼吸。
②阳性特征:吸气时,因剧烈疼痛而突然屏气,即为阳性
③临床意义:用于探查胆囊触痛,确诊急性胆囊炎
淋巴结诊断的方法和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①视诊和触诊,触诊时,示指、中指、环指三指并拢,用指腹由浅入深滑动触诊
②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肿瘤标志物定义,列出5种标志物及其各自对哪种肿瘤有判断作用
①定义:由肿瘤细胞直接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②五种标志物及其对哪种肿瘤有判断作用:
a.甲胎球蛋白---肝脏及滋养细胞恶性肿瘤
b.癌胚抗原---广谱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
C.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癌
d.癌抗原---卵巢癌
e.癌抗原15-3---乳腺癌
现病史问诊内容
①起病情况:时间、地点、环境、发病缓急
②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③发病的原因和诱因
④疾病的发展和演变
⑤伴随症状
⑥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
⑦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黄疸的定义分类及皮肤颜色的改变
①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致巩膜、皮肤及黏膜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②分类及皮肤颜色改变:
a.溶血性黄疸,皮肤呈浅柠檬黄色
b.肝细胞性黄疸,皮肤呈浅黄色至深金黄色
c.胆汁淤积性黄疸:皮肤呈暗黄色,完全梗阻者,皮肤黄绿或绿褐色
CT的特点
①灰阶图像
②CT密度分辨率较高,解剖结构清晰可见。
③图像可测定CT值,说明组织密度高低程度
④CT图像是断层图像,更直观地显示正常结构及病变的立体方位。
关节的基本病变:①关节肿胀②关节破坏③关节退行性变④关节强直⑤关节脱位
影响血液采集的因素
①进食的影响:空腹状态下采血
②采血时间的影响:按规定时间采血
③体位的影响:血液成分会随体位发生变化
怎样判断怒张静脉血流方向
选择一段无分支静脉,检查者将一手示指和中指并拢压在该静脉上,然后一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排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后放松该手指,另一手指紧压不动,观察该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如迅速充盈,则血流方向为放松的一端流向紧压手指的一端。再以同样方法用另一手指滑动后放松,根据充盈程度再次确认血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