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63岁,4年前出现左脚脚后跟疼痛,后来左腿开始拖步,医院就诊被当脑梗治疗了2年多,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越来越重。于医院治疗,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美多巴1/4剂量服用,服用了一段时间,自觉无效果,停服了几个月。他对自己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一直有疑虑,医院就诊,医生还是建议服用药物,后来他断断续续的用药,肢体越来越僵,生活无法自理,吃饭时饭会洒出来,刷牙也很缓慢,无法洗脸,走路时身子斜着,拖着步子很艰难的才能向前,他原本是一个比较好强的人,他不愿拖累家人,便开始自暴自弃……女儿们不忍见父亲受病痛折磨,多方咨询后找到了交大一附院陈伟教授,想手术治疗,陈教授门诊了解他的情况,建议先增加药物剂量回去观察2周。2周后复诊,家人执意想为他手术,随后住院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与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后,于年11月做了脑起搏器手术。
真的特别感谢陈教授及团队工作人员,我爸爸从以前生活不能自理,失去希望,到现在手术后重拾信心,自由活动,简直是变了一个人,脱胎换骨,我们一家人打心理感谢你们的医护人员的付出,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我爸爸现在的生活!
帕金森病早期容易被误诊早期帕金森病与脑梗如何鉴别
帕金森和脑梗都属于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两种疾病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发病原因、发病部位、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等。
1、发病原因:帕金森病通常是中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一般是由髓鞘脱失、神经元变性引起的功能障碍,脑梗死通常是由于心源性栓塞、动脉硬化等其他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2、发病部位:帕金森病主要发生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而脑梗死则主要发生在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以及大脑半球其他部位;
3、临床症状: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步态障碍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非运动症状,如便秘、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而脑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4、治疗方式: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而脑梗死患者,一般采取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尿激酶等,可以疏通血管,从而改善脑梗死症状。
陈伟教授介绍诊断帕金森病的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患病病龄:帕金森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为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目前也趋于年轻化 患者首发症状:按照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震颤、僵直或动作缓慢、失灵巧和写字障碍等。 临床主要表现:包括四大典型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障碍及姿势保持与平衡障碍)以及非运动症状(语音沉重、神经功能障碍、肌肉酸痛及睡眠障碍等)。 辅助检查:通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检查纹状体内多巴胺合成和储蓄能力及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情况。
当怀疑存在某种疾病时,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