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患类风湿关节炎20多年了,手指脚趾都变形,这样的变形还能恢复过来吗?”相信每一个风湿免疫科医生都会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一种一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病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常常会导致骨和软骨的侵蚀破坏,最后造成关节畸形,而随着病程的增长关节畸形也越容易发生。那么,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关节畸形可以恢复吗?
类风湿关节炎是如何导致关节变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健康的关节遭受“无妄之灾”,受到自身抗体的攻击,从起初的炎症一步步发展,到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关节变形。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关节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滑膜发炎
关节内的滑膜受到自身免疫反应的攻击,开始出现炎症反应,如肿胀、疼痛、僵硬等.
第二阶段:软骨受损、骨骼破坏
持续的炎症导致滑膜不断增生,形成绒毛样突起(又称“血管翳”),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它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导致间接间隙变窄,关节面上出现虫蚀样改变。
第三阶段:关节畸形
由于软骨和软骨下骨质被破坏,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肌腱、筋膜等都会受到病变的侵犯,最后,关节会出现脱位或强直等畸形。此时,疼痛虽然可能缓解,但关节的功能却已丧失,不能再活动。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变形可恢复吗?一般常说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关节变形是不可恢复的,这里的关节变形指的是关节畸形。实际上,有两种情况的关节变形是可以恢复的:
01.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早期或复发早期,新受累的关节处于滑膜炎早期,虽然有关节肿胀、积液发生,有僵硬和明显的疼痛,但关节被动活动仍然可以达到或基本达到正常活动范围,在X线片上表现出滑膜炎,但没有明显的关节软骨、骨实质破坏,关节间隙基本正常,通过有效治疗一般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02.滑膜炎可出现关节囊肿,局部比较大量的积液积聚在滑膜和关节囊之间,可导致关节外观变形。经过有效治疗囊肿恢复后,这种关节外观变形也就恢复。
而当关节畸形出现时,这种变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保守治疗都不会恢复,只可通过手术、关节置换等方法进行矫正。
关节畸形的出现,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1)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破坏
肌腱、关节囊韧带如果断裂,则会导致关节囊受力不平衡,出现关节脱位、半脱位。如掌指关节尺侧偏斜、膝关节腓侧偏斜等。关节头、关节面等可能正常,但一侧韧带、肌腱等断裂,会使关节囊两侧受力不同,关节头被拉出关节囊,出现半脱位或脱位。
手指半脱位
(2)软骨破坏
滑膜炎会破坏关节,使关节软骨变薄、凹凸不平。炎症对软骨组织产生破坏,也使软骨的营养、新陈代谢受阻碍,新陈代谢受影响。关节软骨破坏常伴随血管翳形成、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间隙狭窄和骨性强直
持续的炎症导致滑膜不断增生,对关节软骨也会产生炎性损害。时间长了,增生物可出现钙化,和关节软骨破坏一起,导致关节间隙狭窄。在疾病的反复活动中,关节间隙狭窄也会逐渐增重,最终会使纤维化、钙化的增生物填充在两个关节面之间,造成关节骨性强直,完全丧失活动功能。
关节间隙狭窄
(4)关节软骨下骨实质破坏
关节软骨下骨实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骨破坏形式,一般不影响关节外观形态,不会造成“变形”。是由于滑膜炎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促进破骨细胞功能导致的,以骨质疏松为主要表现。
如何预防关节变形?类风湿关节炎要预防关节变形,控制炎症活动是关键。如果炎症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恢复,受损害的关节组织会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关节功能会得到改善。如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采取积极、正确的干预措施,2年内关节破坏达50%;年内达70%;5年者关节破坏高达75%。
而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要得到有效控制,“早治疗”是其中关键!一般来说,在发病的头~6个月,是治疗的黄金时期。此时治疗效果最好,如果采取积极正确的方案治疗,是有可能控制住病情,实现停药,有临床治愈希望的。有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周内即接受抗风湿治疗者约5%停药缓解,而1年后开始治疗者停药缓解概率不到12%。
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早期,首先出现1~2个关节的疼痛和僵硬,接着才出现关节肿大和疼痛,逐渐为对称性多关节痛,一般最早侵犯手指、脚趾、手腕等小关节。在发病前,患者可出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消瘦、手足麻木、全身疼痛等发病前兆。总之,当出现疑似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时,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远离关节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