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迟缓不自主手抖这是得了帕金森病吗?医院开展中脑黑质超声检查帮您识别真相助力早期诊断让疾病无处隐匿半年前,56岁的陈先生被家人发现左手偶尔有不自主的轻微抖动,但他自己没有任何感觉,就没有在意。不久前,他着凉感冒了,自行治疗后鼻塞、流涕等症状逐渐消退,但一直有肢体酸软乏力的感觉,行动也变得有些迟缓,他以为是感冒并未痊愈,继续自行治疗。过了几天,家人发现他左手抖动变得频繁起来,且抖动幅度也变大了许多。家人立刻带着陈先生来到石家庄医院建华院区就诊,想查明原因。接诊的神经内五科李嘉民主任细致询问陈先生病症后,又认真观察了他手抖动的情况,并检查了肌张力,怀疑陈先生患上了帕金森病,但考虑到陈先生未到60岁的平均发病年龄,肌张力也不算高,病症并不太典型,于是安排陈先生进行中脑黑质超声检查,以进一步判断有无帕金森病。超声检查显示,陈先生中脑黑质有斑片状强回声,回声强度为III级阳性(Ⅲ级及以上为异常),单侧黑质强回声面积超过0.20cm2。结合超声检查结果,李嘉民主任诊断陈先生确实是患上了帕金森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先生手抖、肢体乏力、行动迟缓等症状逐渐缓解,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帕金森病是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治愈的疾病,但通过早期积极规范的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意义重大。有了中脑黑质超声“黑科技”,为早期发现和预防帕金森病提供了很大帮助。快来和超声一科主任杨晓青一起了解这个“黑科技”吧。帕金森病是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引发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的。因此,《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把中脑黑质超声作为帕金森病诊断的支持标准之一。这项“黑科技”是借助超声探头通过颞窗扫查中脑黑质,根据其回声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是否发生异常,以此来为神经内科医生提供诊断及鉴别疾病的依据,能减少处于疾病早期、病症并不典型、诊断起来较为困难患者的误诊或漏诊情况,让帕金森病无处隐匿。科普时间1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是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健康“第三杀手”。它的症状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一般非运动症状早于运动症状5-10年出现。非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便秘、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认知障碍、抑郁、睡眠障碍、精神障碍、疼痛等。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其中运动迟缓是最核心的症状,有时姿势和平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在就诊时,上述症状经常被描述为“走小碎步,走路向前冲”“写字越写越小”“说话声音低沉,干活动作慢,面无表情”“安静时手指搓丸样抖动”等。2什么人需要做中脑黑质超声检查?(1)有运动迟缓、震颤、肌紧张等帕金森病相关症状时。(2)怀疑患帕金森病,需要进行鉴别时。(3)家族中有人患帕金森病,需进行筛查的。3中脑黑质超声的诊断标准中脑黑质类似一只黑色的蝴蝶,根据回声强度,分为以下5级:Ⅰ级:呈均匀分布的低回声;Ⅱ级:见散在点状、细线状稍强回声;Ⅲ级:回声呈斑片状增强,低于基底池回声;Ⅳ级:回声呈斑片状增强,等于基底池回声;Ⅴ级:回声呈斑片状增强,高于基底池回声。Ⅰ、Ⅱ级为正常,当中脑黑质回声强度≥Ⅲ级则为阳性,并测量强回声面积,单侧黑质强回声面积≥0.20cm2,或双侧黑质强回声面积和占中脑面积比≥7%,提示为帕金森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zl/85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