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定义规定的姿势、运动异常,实质是损害了网状结、基底核等肌紧张调节系统,皮质脊髓束的损伤而导致牵张反射统异常,姿势反射的异常基本由于肌张力异常。
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降低或动摇性。肌张力增高时肌肉较硬,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太,关节运动的范围缩小。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肌肉迟缓柔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退,关节运动的范围扩大。肌张力的动摇性指患儿安静时肌紧张完全正常,但在随意运动肌肉活动时,肌紧张明显增强,从低紧张到高紧张来回变化。
锥体束损害时所致的肌张力增高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即上肢的屈肌与下肢的伸肌张力增高更为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大,终了时阻力小,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锥体外系损害时所致的肌张力增高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即伸肌、屈肌张力均等增高,被动运动时所遇阻力是均匀的,故称为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对于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痉挛型脑瘫患儿来说,因为肌张力过高、肌肉痉挛是其最高要的症状,所以必须措助外科手术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在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光靠训练难以解决的情况:肌张力过高通过训练虽然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却往往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且还难以做到将过高的肌张力完全降到标准水平。
因为这肌过高的肌张力会不断压制和干扰患者体内的正确力量,使正确力量不能正常的发展和工作,有关针对它的康复训练也只是加以限制和削减其一些能量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继续只时行单纯的康复训练的话,势必将影响治疗效果,康复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想达到真正有效的康复目的,我们就要想办法彻底切断患儿这股错误力量,让肌张力达到正常。这种情况下就必依靠外科手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了。目前效果较好的当属脊神经传导双向刺激治疗技术,这种手术可以选择性地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
具体来说,脊神经传导双向刺激治疗技术是在脊髓神经刺激仪、肌电图仪监测下,高度选择性切断la纤维,消除肌肉的传入冲动,减轻肌肉痉挛,已成为解除脑瘫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最为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解除痉挛彻底,降低肌张力效果好,同时保留感觉功能,可以明显改善步态,显著改善肌肉痉挛引起的关节畸形。
当然,对于肌张力过高的脑瘫儿童来说,除了手术解痉治疗之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也不可少。其康复原则是: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降低肌张力,高运动控制能力、提高协调能力、提高肌力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辅助治疗(理疗)等等。
更多脑瘫治疗康复知识资讯,医院在线专家!
鍖椾含涓尰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柤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