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多学科联动利用“黑科技”,解锁帕金森病治疗新方案,为周边市民相关就医需求提供便利。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中晚期患者服药效果逐渐变差,可出现‘开关现象’‘异动症’等副作用。”该院一名主任医师表示,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手术)是这种病目前公认的较好治疗方法。
据介绍,医院早在年就在威海地区率先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技术,通过置入“脑起搏器”帮助帕金森病患者改善症状。此外,医院还成立了由神经内、外科为主的协作组,共同开展此项技术。近日,该技术在医院开展应用。
据了解,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是建立在功能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技术基础上,将极细的刺激电极置入患者脑组织深部靶核团,通过脉冲发生器释放特定频率电脉冲,对目标靶点进行电刺激,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损伤小、副作用小、可逆性和可调节性等优点,对脑组织无永久性损害。
脑深部电刺激技术在医院本部由神经内外科联合协作开展近10年,已为30余例中晚期帕金森病人改善生活质量。今年4月以来,在医院开展4例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得到病患的一致肯定。此次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依托专家团队和技术优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威海晚报记者于新平通讯员张少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