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骨骨科小讲堂强直性脊柱炎是否有家族

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是0.3%发病,通常是在10-40岁之间,高峰期是20-30岁的男性患者,40岁以后或者8岁以前发病是很少见的,男女患者的比例一般是3:1,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病情一般比女性要严重。

1

是否有家族遗传性?

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遗传因素的,所以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有直接关系,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与血型抗原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因此遗传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有哪些临床表现?

早期不明原因腰部、腰骶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但很少到膝关节以下,口服抗炎镇痛药物症状缓解明显;腰部活动僵硬感,晨起明显,适当活动后可缓解;可有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轻度贫血等。

90%的患者以骶髂关节炎为首发症状,交替性左右骶髂关节部位疼痛,是其中、早期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晚期的典型体征是全脊柱强直:胸椎后凸,头部前伸,侧视必须转动全身。

3

有哪些关节病变?

(1)骶髂关节:最早为骶髂关节炎,后发展至腰骶部、胸椎及颈椎。下腰痛和僵硬常累及臀部、大腿,但无神经系统体征。强直性脊柱炎下腰痛可从一侧转至另一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直接按压骶骼关节或将其伸展可引起疼痛。有时只有骶骼关节炎的X线表现而无症状和体征。

(2)腰椎:下腰痛和活动受限多为腰椎受累和骶骼关节炎所致。早期为弥漫性肌肉疼痛,以后集中于腰骶椎部。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均受限。腰椎棘突压痛,腰背椎旁肌肉痉挛。后期有腰背肌萎缩。

(3)胸椎:腰椎受累后波及胸椎。可有胸背痛、前胸和侧胸痛。胸部扩张受限。胸痛为吸气性,可因咳嗽、喷嚏加重。主要由于肋椎关节、肋骨肋软骨连接处、胸骨柄关节和胸锁关节受累。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

(4)颈椎早期改变:可为颈椎炎由腰胸椎病变上行而来。可发生颈胸椎后凸畸形,头常固定于前屈位。颈后伸、侧弯、旋转可受限。可有颈椎部疼痛,沿顶部向头部放射。神经根痛可放射至头和臂。有颈部肌肉痉挛,最后肌肉萎缩。

(5)后期脊柱改变:固定于前屈位,胸椎后凸畸形,胸廓固定,腰椎后凸畸形,髋和膝关节屈曲挛缩是AS后期特征性姿势。此期炎症疼痛消失。但可发生骨折,一般为多发性。由于畸形,X线不易发现骨折位置,需特殊体位检查。

(6)周围关节:周围关节受累率为肩和髖关节40%、膝关节15%、距小腿关节10%,腕关节和足各关节5%,极少累及手。肩和髓关节活动受限较疼痛突出,早期滑膜炎期,即活动受限,随着病变进展,软骨退行性病变,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关节强直。

4

应注意与哪些疾病鉴别?

1.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多见,以腰骶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不多见,更常累及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且呈双侧对称性。如侵犯脊柱,多只侵犯颈椎,且无椎旁韧带钙化,有类风湿皮下结节,血清RF常阳性,HLA-B27抗原常呈阴性。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在8岁以后发病,男性占大多数,早期缺乏成人强直性脊柱炎所具有的腰骶部疼痛症状及骶髂关节炎X线征象,致使诊断困难,常被误诊为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少关节型。

2.腰骶关节劳损:慢性腰骶关节劳损为持续性、弥漫性腰痛,以腰骶部最重,脊椎活动不受限,X线无特殊改变。急性腰骶关节劳损,疼痛因活动而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3.骨关节炎:常发生于老年人,特征为骨骼及软骨变性、肥厚,滑膜增厚,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脊柱和膝关节等较常见。累及脊椎者常以慢性腰背痛为主要症状,与AS易混淆。但本病不发生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无全身症状,Ⅹ线表现为骨赘生成和椎间隙变窄。

4.结核性脊椎炎:临床症状如脊椎疼痛、压痛、僵硬、肌肉萎缩、驼背畸形等与AS相似,但X线检查可鉴别。结核性脊柱炎时,脊椎边缘模糊不清,椎间隙变窄,前楔形变,无韧带钙化,有时有脊椎旁结核脓肿阴影存在,骶髂关节为单侧受累。

5

是否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对患者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但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避免长期接受某种可能影响生殖功能的药物。

②病变处于晚期,已发生严重关节或脊柱畸形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承受妊娠和分娩的负担将十分困难,应慎重考虑。

③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遗传倾向,HLA—B27阳性的患病父亲或母亲生下的子女,有一半呈HLA—B27阳性,阳性个体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有25%-50%。

6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式

联系方式

-或-转

或zq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yf/853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