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作者:一叶飘零
前段时间,微博有一个传得沸沸扬扬的帖子,说得有板有眼,尸体僵了,都没有通知家属。
事情愈演愈烈,医院不得不出来辟谣,事情的真相也和微博上爆料的完全不一样。
通报中反复提及到的“利血平所引发顽固性低血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这个利血平是个什么来头?
年提取的古老降压药物,目前已经濒临淘汰
年印度学者从印度萝芙木中提取的一种吲哚类生物碱药物,这种生物碱就是利血平的主要成分,利血平的优势在于长久,温和的降压,同时造价非常低廉,因此的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我国自50年代开始研制成功利血平后,利血平为主要成分先后开发了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基层群众广受欢迎的降压药。
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利血平与多种药物可以产生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较多,随着越来越多新的抗高血压药物投入使用,利血平已经退居抗高血压用药二三线,在国外已经淘汰,由于廉价,在我国部分偏远基层地区还在使用。
利血平有何药理特点
利血平主要通过耗竭周围交感神经末梢的肾上腺素,心、脑及其他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达到抗高血压、减慢心率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利血平的降压作用主要通过减少心输出量和降低外周阻力、部分抑制心血管反射实现。
服用利血平后可产生缓慢、温和的降压作用,需要3-4周才能达到药效高峰,由于见效慢,自然停药后作用消失也慢,停药2-6周后血压才会回升。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样综合征,心动过缓,偶可产生帕金森综合征等并发症。
因此说明书中明确规定有精神抑郁性疾病或病史者,溃疡病病史者、急性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帕金森综合征者禁用利血平。
利血平导致的术中顽固性低血压,大剂量泵注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是个好办法
长期应用利血平的患者,由于体内交感神经末梢的肾上腺素已被耗竭殆尽,因此对于心血管抑制要比正常人敏感的多。加之麻醉药物大多具有舒张血管、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因此该类患者极有可能在全麻术中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由于破坏了机体自身的血管调节应激能力,因此纠正非常困难,往往术后还会有长期的低血压症状,长期低血压必然带来相关靶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导致多器官衰竭情况的发生,盐城血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盐城案例的救治中,去甲肾上腺
素被认为是可靠的能够提升血压的药物之一。
在之前发生的严重的利血平导致的顽固性术中低血压中,去甲也被证明是有效的升压药物。
该患者长期服用北京0号降压药(其中主要成分便是利血平),平时血压控制在mmHg左右,全麻术后,体位改变后发生顽固性低血压,使用了除去甲肾上腺素外其他的多种升压药,患者血压始终上不来,血压波动在50mmHg-80mmHg/30mmHg~45mmHg。
术后在监护病房,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泵注才将血压纠正过来,对于这个病例的抢救,专家也给出点评,认为应当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提示我们如果碰到利血平导致的顽固性低血压,去甲是个可靠选择。
利血平导致的低血压并不可怕,不能早期识别才最致命
由于利血平降压持久温和的特点,停药之后也有持久的降压效果,因此被不法商家看中,添加到保健品或者中药制剂中,导致接诊医生难以第一时间判断出导致顽固性低血压的元凶,耽误治疗,这才是利血平这类药物最致命的一面。
例如这种所谓的清脑保心康,以具有降压功效的纯中药制剂保健食品的形式,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利血平销售,其成分复杂。
患者对其还非常相信,在网上四处求医问药!
所以,希望接诊医生提高警惕,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隐患,以便为后续病情的判断以及治疗做出准确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顾小萍,蒋明,马正良等.利血平——术中顽固性低血压——判断与治疗[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31(1):86-87.DOI:10./cma.j.issn.-..01..
[2]刘吉金.降压保健品及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中成药,,30(1):-.DOI:10./j.issn.-..01..
3]朱敏,叶丹怡.HPLC/MS定性定量检测清脑保心康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氢氯噻嗪[J].食品安全导刊,,(15):-.
[4]叶丹怡,朱敏.HPLC/MS定性定量检测清脑保心康胶囊中非法添加的硝苯地平[J].中外食品工业(下半月),,(1):11-12.DOI:10./j.issn.-..01..
[5]樊磊磊*,刘乃强,李振国等.U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清脑保心康胶囊中非法添加的利血平[J].中国医药指南,,(34):10-12.
[6]陈鲁.长期服用利血平高血压患者术中发生顽固性低血压1例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36(2):-.DOI:10./j.issn.-..02..
END
欢迎大家把您的心得,故事,知识,分享到医学之声!~我们的投稿邮箱是:vom
.中医对白癜风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