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法
生物学效应
◆阻抗明显较低频降低。
◆无电解作用
◆神经肌肉兴奋作用
◆镇痛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提高生物膜通透性
◆低中频电组合电流的生物学效应
分类
◆等幅中频电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
◆音乐电疗法
等幅中频电疗(音频)
◆“音频电”疗仪:1k~20kHz
治疗作用
◆镇痛:6k~8kHz电流刺激时肌肉收缩阈值与痛觉阈值分离,肌肉收缩时五疼痛感,可应用较大电流,故镇痛治疗常采用这种较高频率的电流。
◆促进血液循环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本疗法最突出的作用
◆适应证:瘢痕、关节纤维性墙纸、术后粘连、炎症后浸润硬化、血肿机化、狭窄性腱鞘炎、肌纤维组织炎、注射后硬结、硬皮病、阴茎海绵体硬结、肩关节周围炎、血栓性静脉炎、慢性盆腔炎、肠粘连、慢性咽喉炎、声带肥厚、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神经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尿潴留、肠麻痹。
◆禁忌证: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出血倾向、置有心脏起搏器、心区、孕妇下腹部、对电流不能耐受
调制中频电疗法
◆载波频率2~8kHz
◆治疗作用
◆镇痛:调幅度50%的Hz连调波最好,变调波也较好
◆促进血液循环:断调波与连调波
◆促进淋巴回流:间调波与变调波
◆锻炼骨骼肌:断调波
◆提高平滑肌张力:连调波与断调波
◆消散炎症
◆调节神经
干扰电疗法
◆定义:干扰点疗法:两组输出频率为Hz与(±)Hz(差频0~Hz)的正弦交流电通过两组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在人体内交叉处形成干扰场,在干扰场中按无线电学上的差拍原理“内生”产生0~Hz的低频点所调制的中频电流。
◆动态干扰电疗法:被波宽为6秒的三角波所调制
治疗作用
◆镇痛:Hz差频90~Hz、50~Hz
◆促进血液循环:
50~Hz差频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
◆物吸收
25~50Hz差频可引起骨骼肌强直收缩而加强局部循环
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
25~50Hz差频可引起正常骨骼肌强直收缩
1~10Hz差频可引起骨骼肌单收缩和失神经肌收缩
◆适应证: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关节炎、扭挫伤、肌纤维组织炎、坐骨神经痛、术后肠粘连、肠麻痹、迟缓性便秘、尿潴留、压迫性张力性尿失禁、胃下垂(感应电流)、失用性肌萎缩、雷诺病(间动电流)、骨折延迟愈合。
例题
1、干扰电疗法最常用的治疗技术是
A.固定法B.移动法C.抽吸法
D.干扰电振动按摩法E.虹吸法
2、在调制中频电疗法中能较好地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的是
A.连调波与变调波B.断调波与连调波
C.间调波与变调波D.连调波与间调波
E.断调波与变调波
3、烧伤患者后期肥厚性瘢痕增生伴有痒感,最好采取的治疗是
A.音频电疗B.蜡疗C.超短波疗法
D.红外线疗法E.直流电钾离子导入疗法
4、关于中频电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容可储存电荷
B、容抗的大小与电流的频率和电容成正比
C.较高频率的电流被较低频率的电流调制时,被调波主要发生幅度的变化
D电流被调制时,被调波主要发生频率的变化
E.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互相重叠时,合成后的电流的幅度变化称之为差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干扰电疗法治疗技术有固定法、移动法、抽吸法、干扰电振动按摩法,其中固定法最常用,故选A。
2、答案:B
解析:调制中频治疗作用:①连调波镇痛效果最好,变调波也有较好的镇痛作用;②断调波与连调波能较好地加强局部血液循环;③间调波与变调波能促进淋巴回流;④断调波可引起正常肌肉和失神经肌肉收缩,并防止肌肉萎缩;⑤连调波与断调波可提高胃肠、胆囊、膀胱等的平滑肌张力,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A
解析:烧伤后期瘢痕增生伴有瘁感,最好采用音频电疗,可促进烧伤区新生皮肤老化,软化瘢痕,减轻疼痛与瘙瘁症状。超声波疗法及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也适用。而蜡疗和红外线疗法不适用于肥厚性瘢痕增殖期。
4、答案:B
解析:容抗:交流电通过电容时的阻力。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以及您的家人有关于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专业解答。
因为用心,所以专业
倍益康专注康复理疗18年!
倍益康专注康复理疗18年!
倍益康专注康复理疗18年!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