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风湿病学科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很多老百姓所知的“风湿病”起源于中医,中医的“风湿病”都是由风寒湿引起的,泛指关节、肌肉的肿胀疼痛;西医的“风湿病”与自身免疫关系密切,诊断细致明确,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对风湿病逐渐提高了认识,关于风湿病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描述、电视广告也越来越多,他们总是给人一种感觉:风湿病很可怕!其实风湿病并不可怕,为普及风湿病常识,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使风湿病得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切实缓解郊县患者看病难、专家号难求问题,医院风湿免疫科主办开展郊县巡回义诊活动,9月12医院青浦分院承办首站义诊活动。届时,医院及我院风湿科专家都会亲临义诊现场,开展咨询活动。
义诊时间年9月12日上午9点--11点
义诊地点医院青浦分院门诊大厅
义诊专家姜林娣主任医师
内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上海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委员,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办公室总秘书,inSCAR秘书,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循证医学学组委员,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擅长系统性血管炎(大动脉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综合诊治。在危重病例、疑难病例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
於强副教授
医院风湿免疫科副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上海分会委员。长期从事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年赴美国6个月,学习血管炎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潜心研究,在风湿病学专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风湿病学疑难病例的诊治有深厚的独特造诣。
主要擅长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成人still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陈慧勇副主任医师
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长期从事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从医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并掌握内科常见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方法。拥有长期稳定的患者群体和良好广泛的群众基础。年起承担关节炎诊治整合门诊诊疗工作,诊治随访患者余人次。同时还担任医院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教学秘书,长期致力于研究生、住院医生及专科医生培养工作,多次获得校级及院级教学先进奖。
长期从事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临床药物试验工作。
孙丽华主任医师
兼职教授,医院青浦分院血液风湿免疫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血液专业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学会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从事血液风湿免疫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6年余,具有丰富的血液病诊断及治疗经验,并在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SCI文章共十余篇。连续第一届第二届青浦区学科带头人,曾荣获区级科技进步奖两项,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青浦区“十佳医师”等称号。
主要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综合诊治。在危重病例、疑难病例的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马莉莉主治医师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年获得荷兰Erasmus大学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读博士。
主要致力于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炎症性肌病、成人still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戴晓敏主治医师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7年制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读博士。
孟亚红主治医师
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长期从事血液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山总院进修学习,参加专业学术讨论提升专业技能,竭尽所能为青浦地区的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疾病患者提供帮助。
主要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成人still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涨知识认识类风湿关节炎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是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常有关节红、肿、热、痛等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炎,可发生于身体双侧关节(如双侧手、腕或膝关节)。这种对称性的炎症有助于区别类风湿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累及皮肤、眼睛、肺部、血液或神经等部位。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和肿大,关节僵硬等,尤其在早晨或久坐之后易出现。
类风湿关节炎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人的关节症状会在数年内逐步出现,而另一些人的类风湿关节则可能很快发生。有些人会短期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然后会发现一段时间身体没有任何症状,即出现所谓的疾病缓解。
哪些人容易得类风湿关节炎?
该病好发于中年,但年轻和老年亦可见发病。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类风湿关节炎,其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中国约有0.32-0.36%人口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类风湿关节炎是如何诊断的?
诊断方法包括:
★疼痛关节的部位和对称性,尤其是手部关节
★关节晨僵
★皮下肿块和结节(风湿结节)
★X光拍片
★验血
大部分,而并非全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有血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RF)抗体。类风湿因子有时会出现在无类风湿关节炎的人群中,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必须基于一组关节问题以及验血报告,联合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是如何治疗的?
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休息和锻炼、以及手术治疗。
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取决于以下几种情况:包括患者年龄、总体健康水平、病史和关节炎严重程度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休息和锻炼
平衡好休息与锻炼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很重要。
在疾病急性发作时,要减少运动,让关节休息。使用拐杖或关节夹板有助于缓解疾病进展。
当关节炎症有所缓解,必须进行适当锻炼,以保持关节灵活性,同时使关节周围肌肉得到增强。一定范围内的锻炼有助于关节保持健康。
欢迎广大居民前来参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