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4.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为阈值,它与兴奋性成反变关系。
5.人类生存的环境称为外环境,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6.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
7.反应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兴奋和抑制。
8.反馈作用主要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方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负反馈。
二、A型题
1.兴奋性是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
A、发生兴奋性的特征B、发生反应的特征C、产生适应性的特征
D、引起反射的特征E、引起内环境稳态的特征
2.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A、肌肉兴奋收缩的强弱B、腺细胞分泌的多少
C、刺激频率的高低D、阈值的大小E、动作电位的幅度
3.机体维持稳态的最重要途径是()
A、全身性体液调节B、局部性体液调节C、正反馈作用
D、负反馈作用E、自身调节
4.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
A、正常血压维持B、体温调节C、排尿反射D、血糖浓度调节E、红细胞数量稳定调节
5.下列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生理过程的是()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受伤害性刺激的肢体发生屈曲C、婴儿吸吮母乳
D、见到美味佳肴引起唾液分泌E、剧烈运动时胃肠运动减弱。
6.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
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条件反射E、负反馈调节
7.在反射弧分析实验中,捣毁脊蛙的脊髓后()
A、反射、反应都消失B、反应存在、反射消失C、反应消失、反射存在
D、反应、反射均存在E、以上都不是
8.关于体液调节的论述,对的是()
A、从属于神经调节,不能独立发挥作用B、组织代谢产物的作用不属于体液调节
C、调节代谢,生殖等,但不影响生长发育D、主要由内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
E、作用迅速,影响范围广,但不持久
9.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细胞外液D、血液E、淋巴液
10.以下哪项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A、内环境稳态B、生长发育C、新陈代谢D、兴奋E、心脏活动
11.引起组织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阈上刺激B、阈强度C、阈下刺激D、机械刺激E、电刺激
12.体内调节过程起主导作用的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
13.机体调节过程中受调节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的影响称为()
A、反馈B、反射C、反应D、负反馈E、正反馈
14.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反应迅速,作用精确B、反应较慢,作用广泛C、调节幅度小D、作用持久E、使机体活动增强
15.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A、反应B、反馈中C、稳态D、整合E、静止状态
16.反射弧组成不包括()
A、感受器B、效应器C、中枢D、传入和传出神经E、神经组织
三、名词解释
1.内环境2.稳态3.反馈4.兴奋性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载体、通道、膜受体和泵都是镶在细胞上的特殊蛋白质。
2.参与易化扩散的细胞膜镶嵌蛋白质有通道和载体两类。
3.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耦联因子Ca2+。
4.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
5.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6.细胞膜对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进行转运,可以以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经通道易化扩散方式完成。
7.肌肉收缩的前负荷是指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后负荷是肌肉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
二、单项选择题
1.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属于()
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载体转运D、出胞作用E、通道转运
2.O2进入细胞属于()
A、载体转运B、单纯扩散C、通道扩散D、泵转运E、入胞作用
3.主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
A、物质均以小分子或离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B、物质均是以结合物方式通过细胞膜
C、均为耗能过程D、均为不耗能过程E、均依靠膜蛋白的帮助
4.使细胞膜对某种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爆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是()
A、阈电位B、局部电位C、去极化电位D、反极化电位E、超极化电位
5.维持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均,形成生物电的基础主要是由于()
A、单纯扩散B、载体转运C、通道转运D、Na+-K+泵活动E、受体活动
6.对细胞膜主动转运的说明,错的是()
A、受通道蛋白的控制B、逆电化学梯度转运C、需泵蛋白转运
D、受缺氧的影响E、转运离子或小分子物质
7.属于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特异性B、竞争性抑制C、饱和性D、无需膜蛋白帮助E、是A+B+C
8、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健作用的离子是()
A、K+B、Na+C、Ca2+D、C1-E、Mg2+
9、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其本质的变化是()
A、产生局部电位B、机能活动增强C、产生动作电位D、膜通道开放E、膜的通透性增大
10、细胞膜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糖链B、脂类C、氨基酸D、核酸E、特殊蛋白质
11、细胞静息时,存在于膜内正两侧的电位差,称为()
A、去极化B、极化C、静息电位D、动作电位E、反极化
12、需ATP分解供能的物质转运方式是()
A、载体转运B、通道转运C、泵转运D、易化转运E、单纯扩散
13、关于载体扩散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逆浓度差转运B、只转运小分子物质C、具有特异性D、具有饱和现象E、存在竞争性
14、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是()
A.K+B.Na+C.Ca2+D.Mg2+E.Fe2+
15、静息电位是的平衡电位()
A.K+B.Na+C.Ca2+D.Cl-E.H+
16、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是()
A.K+B.Na+C.Ca2+D.Cl-E.H+
17、与静息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或静息时细胞膜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K+B.Na+C.Ca2+D.Cl-E.Mg2+
18、引起/促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是()
A.钠B.钾C.钙D.镁E.氯
19、阈电位是指造成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A.Na+B.K+C.Ca2+D.Cl-E.A-
20、骨骼肌强直收缩主要取决于
A.刺激强度B.刺激频率C.刺激时间D.刺激环境E.肌肉状态
21、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几乎都属于
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单收缩D.不完全强直收缩E.完全强直收缩
三、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阈电位4、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
第三章血液
一、填空题
1、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2、健康成人血红蛋白数为(女)~g/L,红细胞数为(女)(3.5-5.0)×/L。
3、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Ⅻ,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Ⅲ。
4、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和缓冲血液酸碱度变化。
5、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急性大出血病人最好输给全血。而且应选用同型血。
6、正常成人血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0)×/L,白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中性粒细胞,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的是淋巴细胞。
7、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者,其血型可能是A型或AB型。
8、正常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9、健康成人血小板数为(~)×/L,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血液凝固、维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
10、成人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在红骨髓,生成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和铁。
11、ABO血型分型的依据,是按红细胞膜上A凝集原和B凝集原的有无,分为四型。
二、单项选择题
1、血液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
A、血浆蛋白B、血红蛋白C、血细胞D、血液循环E、血浆
2、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
A、组织液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
D、血浆渗透压E、组织液体胶体渗透压
3、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形成血液粘滞性B、形成渗透压C、调节体温D、运输O2和CO2E、调节酸碱平衡
4、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红细胞膜脆性
D、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E、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5、长期高山工作者引起红细胞数值增加的原因是()
A、铁吸收增多B、内因子分泌增多C、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D、维生素B12和叶酸增多E、雄激素增多
6、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
A、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
7、血管损伤后,首先与其接触活化的因子是()
A、XIB、VC、XIID、IXE、X
8、血型划分的根据是()
A、红细胞上凝集原的有无和类别B、交叉配血实验的结果C、血清中凝集素的有无和类别
D、凝集原和凝集素的配合情况E、血清中凝原的有无和类别
9、下列因素中,具有抗凝作用的是()
A、适当加温B、粗糙面C、去除血浆中Ca2+D、血小板因子ⅢE、注射维生素K
10、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产生抗体B、产生肝素C、参与反应D、吞噬病原微生物E、产生慢反应物质
11、以下哪项不是红细胞生成的条件()
A、蛋白质B、铁C、维生素B12和叶酸D、红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E、促红细胞生成素
12、关于血浆蛋白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的是()
A、参与机体防御功能B、调节血浆酸碱度C、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D、参与血凝E、参与转运某些特质
13、关于血液凝固的叙述,错的是()
A、血凝是复杂的生化过程B、许多凝血因子是在肝合成C、凝血过程需要Ca2+
D、内源性凝血比外源性凝血快E、凝血因子除Ⅲ外都存在于血浆
14、大失血引起血压下降的抢救措施,最好输入()
A、生理盐水B、血浆C、等渗葡萄糖D、右旋糖酐E、全血
15、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物质是()
A、维生素KB、草酸钙C、柠檬酸钠D、肾素E、组织因子
16、体重55Kg的人,其血量为()
A、5.0-6.0LB、4.8-5.2LC、3.8-4.4LD、3.0-3.4LE、2.5-3.3L
17、在急需时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是因为O型血的()
A、血浆含有抗A、抗B凝集素B、红细胞膜不含A、B凝集原C、血浆不含抗A、抗B凝集素
D、红细胞膜含A、B凝集原E、红细胞含有D抗原
18、运动能力很强的血细胞是()
A、单核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
19、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吞噬作用B、生理止血C、凝血作用D、运输气体E、参与免疫
20、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
A、运输O2和CO2B、参与细胞免疫C、抗凝血作用D、运输气体E、生理止血
21、红细胞膜含A凝集原者,其血型可能是()
A、O型或A型B、O型或AB型C、A型或AB型D、B型或AB型E、O型或AB型
22、参与血液凝固的蛋白质是()
A、血红蛋白B、白蛋白C、纤维蛋白原D、球蛋白E、珠蛋白
23、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不含抗A凝集素的血型是()
A、B型B、AB型C、A型D、O型E、O型或B型
24、影响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组织液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液胶体渗透压
D、血浆渗透压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25、维持血管内皮完整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血小板E、嗜酸性粒细胞
26、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A.缺乏纤维蛋白原B.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C.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D.含有大量清蛋白E.钙减少
27、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
A.血液黏滞性B.血细胞比容C.血浆渗透压D.血液比重E.血红蛋白
28、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部位主要是:()
A.肝B.肾C.脾D.骨髓E.血液
29、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出现皮肤瘀点,主要原因是()
A.缺乏纤维蛋白原B.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C.血管回缩障碍
D.增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E.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30、参与生理性止血多个环节的细胞()
A.血小板B.淋巴细胞C.中性细胞D.嗜碱性细胞E.嗜酸性细胞
三、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2、血浆3、血清4、血液凝固
四、问答题
1、根据红细胞生成与破坏及红细胞生成调节的理论,分析可能产生贫血的原因。
2、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重复输入同型血之前,为什么还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填空题
1、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包括心肌前负荷、心肌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和心率。
3、减压反射的感受器是压力感受器,主要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两处。
4、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前负荷,心肌纤维初长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搏出量增加。
5、心肌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6、心输出量决定于搏出量和心率,搏出量受心肌的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7、微循环的血流通路有迂回通路,直捷通路和动-静脉短路三条。
8、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是在封闭的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根本因素是心脏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液流动遇到的外周阻力。
9、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的增高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升高,而脉压减小。
10、每分钟心搏次数称为心率,成人安静时其正常范围为60-次/分。
11、大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显著增大。
12、兴奋由心房传到心室的延搁部位是房室交界,其传导速度缓慢。
13、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多,但对总外周阻力影响不大。
14、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心率加快,使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
15、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心脏内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其动作电位特点是具有4期自动去极化。
16、心室肌前负荷指的是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后负荷指的是动脉血压。
17、去甲肾上腺素有引起机体绝大多数血管收缩的作用,使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临床可用来作升压急救药。
18、心室肌收缩,室内压升高房室瓣关闭,当室内压大于动脉压时,动脉瓣开放,心室内血迅速射入动脉。
19、第二心音的特征是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20、第一心音的特征是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21、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
22、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部分血浆中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生成组织液,为负值时,部分组织液回流入毛细血管,从而实现组织液循环。
二、单项选择题
1、有关心率及其生理变异,错的是()
A、新生儿心率可超过次/分B、男性心率比女性快C、情绪激动时加快
D、运动员平时心率较慢E、体温升高心率快
2、有关心动周期的叙述,错的是()
A、时程与心率成反比B、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C、有全心舒张期
D、心室舒张期较收缩期短E、心房舒张期较心室舒张期长
3、关于充盈期的描述,错的是()
A、心室肌持续舒张B、室内压<房内压C、血液由大静脉和心房流入心室
D、房室瓣开放心室容积增加E、主要是心房收缩使心室充盈
4、有关等容收缩期的描述,错的是()
A、心室开始收缩B、室内压高于房内压C、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D、动脉瓣关闭E、心室容积不变
5、关于正常成人心输出量的说明,错的是()
A、左心室输出量较右室多B、指一侧心室一分钟射出的血量
D、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D、静脉回流量与心输出量维持动态平衡
6、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动力()
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有效滤过压
D、组织液静水压E、毛细血管压
7、心缩期动脉血压升高达到的最高值,称为()
A、平均动脉压B、脉压C、舒张压D、收缩压E、静脉压
8、去甲肾上腺素的最主要作用是()
A、增加心输出量B、增大外周阻力,升高血压C、加快心率D、增强心缩力
9、血管紧张素升压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快心率B、增强心肌收缩力C、增加心输出量D、增加外周阻力E、以上都不是
10、迷走神经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作用是()
A、使心率加快B、使心率减慢C、使血管收缩D、使血管舒张E、与交感神经共同维持血管张力
11、调节血管活动的主要神经是()
A、交感缩血管神经B、交感舒血管神经C、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D、交感胆碱能神经E、交感血管神经和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12、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
A、大脑皮层B、丘脑下部C、中脑的中央灰质D、延髓E、脊髓
13、正常情况下,保持血压相对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压力感受性反射B、化学感受性反射C、A与B两者
D、血管紧张素作用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14、正常机体内,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全身性体液因素主要是()
A、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B、抗利尿素和醛固酮C、肾素-血管紧张素
D、缓激肽和组胺E、组织代谢产物
15、决定外周阻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血液粘滞性B、微静脉的口径C、血管长度
D、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口径E、骨骼肌收缩对血管的挤压作用
16、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约为()
A、2-3升B、5-6升C、7-8升D、15-20升E、30升
17、使心室内压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心室射血B、心室充盈C、瓣膜开放D、瓣膜关闭E、心室肌舒缩
18、对心肌生理特性的说明,错的是()
A、窦房结自律性最高B、房室交界传导最慢C、不发生强直收缩
D、有效不应期长E、心房和心室同步收缩
19、窦房结为心脏正常起搏点是因为()
A、自律细胞兴奋性高B、无明显的平台期C、O期去极化最快
D、4期自动去极化最快E、受神经影响大
20、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兴奋性低B、无绝对不应期C、有效不应期长D、“全或无”收缩E、细胞内钙贮存少
2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A、O期B、2期平台C、3期D、4期E、以上都是
22、第一心音发生在()
A、室缩期B、房缩期C、室舒期D、室缩期末
23、心室的前负荷是指()
A、射血后心室余血量B、静脉回心血量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D、等容舒张期血量E、以上都不对
24、心室血液充盈量主要依靠的是()
A、心房收缩的挤压B、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的抽吸C、血液的重力作用
D、骨骼肌收缩作用E、以上全不是
25、体循环中血压最高的血管是()
A、主动脉B、小动脉C、毛细血管D、小动脉E、腔静脉
26、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意义是()
A、保持血管充盈B、保持足够的静脉回流量C、防止血管硬化
D、保持器官的血液供应E、减轻心肌的前负荷
27、收缩压主要反应()
A、动脉管壁弹性B、大动脉管壁弹性C、心率快慢D、心室射血能力E、循环血量多少
28、大量输液对心肌负荷的影响是()
A、增加心肌前负荷B、增加心肌后负荷C、降低心肌负荷
D、降低心肌后负荷E、对心肌负荷无影响
29、微循环迂回通路的血流的特点及意义是()
A、真毛细血管持续开放B、实现血管内外物质交换C、血流速度快
D、对静脉无调节作用E、有调节体温作用
30、中心静脉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平均动脉压B、血管容量C、外周阻力D、呼吸运动
E、静脉回流量和心射血能力
31、微循环的最主要功能是()
A、参与调节动脉血压B、调节体温C、调节器官血流量D、实现物质交换
E、影响血管内外体液分布
32、心率是指()
A、心跳的次数B、心跳的节律C、每小时心跳的次数D、每分钟心跳次数
E、每秒钟心跳次数
33、正常心跳起搏点是()
A、房室结B、窦房结C、房室束D、浦氏纤维E、心房肌
34、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
A、心肌收缩开始B、外周阻力大小C、心率快慢D、循环血量多少
E、血液粘滞性大小
3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
A.钠内流、钾外流B.钠内流、氯外流C.钠内流、氯内流
D.钙内流、钾外流E.钾内流、钙外流
36、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产生兴奋最多次数的是()
A.有效不应期长短B.相对不应期长短C.超常期长短D.恢复期长短E.正常期
37、组织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时兴奋性()
A.为0B.正常C.正常D.无限大E.正常
38、心动周期长短取决于()
A.心房收缩长短B.心房舒张长短C.心室舒张长短D.心室收缩时短E.心率快慢
39、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上升最快的阶段是()
A.快速射血期B.等容收缩期C.缓慢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E.快速充盈期
40、在等容舒张期中,心室心房各瓣膜的功能状态是()
A.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B.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C.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E.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41、当心室处于全心舒张时()
A.心室达到最大充盈B.房室瓣关闭C.心室容积不变D.动脉瓣关闭E.心室内压略高于房内压
42、若其他因素不变,搏出量增多,脉压增大的原因是()
A.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B.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
43、大动脉弹性降低时()
A.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B.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无影响C.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D.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E.只使舒张压降低,收缩压无影响
44、引起减压反射的感受器是()
A、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B、心房压力感受器C、腔静脉压力感受器
D、右心房容量感受器E、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45、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家兔动脉血压升高原因是()
A.颈动脉体内压力降低B.颈动脉窦受牵拉刺激C.颈动脉体受牵拉刺激
D.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E.血管容积减少,相对血量增多
46、调节动脉血压相对稳定主要为()
A.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B.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休学感受性反射C.心血管自身调节
D.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等体液调节E.心血管中枢直接调节
三、名词解释
1、心输出量2、血压3、收缩压4、舒张压7、中心静脉压8、微循环
四、问答题
1、说出动脉血压的正常范围及其稳定调节的主要方式。
2、简述心脏收缩射血过程。
3、简述微循环血流通路及其作用。
4、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