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药师备考西药学中药学的知识点

西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1.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使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等。

(2)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与阿托品配伍,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等。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

2.配伍变化:药物配伍使用时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药理学方面各种各样的变化,统称为配伍变化。

3.配伍禁忌:由于药物配伍使用,产生的能够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消失,甚至引起毒性增强的变化称为配伍禁忌。

4.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根据药物与制剂组成的理化及药理性质,预测药物配伍变化,探求产生变化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药剂学新剂型

新剂型:就是将原来的剂型改进,更利于使用或疗效更快。举个例子一般片剂起效比较慢,还有由于首过效应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而改成针剂静脉注射就消除了首过效应的影响,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增加,疗效也增加了,将片剂改成针剂,针剂就是这种药的新剂型。但是要说明的是最好在做剂型时调查下市场上是否已经有这种新剂型。还有新剂型最好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能给药品生产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方面也要考虑。

马来酸噻吗洛尔片药物相互作用

1.与儿茶酚胺耗竭剂合用,如利血平,可有叠加作用,发生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眩晕等。

2.与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合用可减弱降压效果。

3.钙离子拮抗剂:心功能正常时可合用。但如心功能降低时应避免合用。在合用病例中,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及左心功能不全曾被报道。低血压易发生于二氢吡啶类,左心室功能衰竭及房室传导阻滞易发生于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对接受马来酸噻吗洛尔片治疗的病人应慎用静脉钙离子拮抗剂。

4.洋地黄,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与马来酸噻吗洛尔片合用可增加延长房室传导阻滞作用。

5.与奎尼丁合用可增加β阻滞作用(如减慢心率等)。

6.可乐定:马来酸噻吗洛尔片可加重可乐定停药后的血压反弹。如二者合用,马来酸噻吗洛尔片应在可乐定逐渐停药前几天停药。如以马来酸噻吗洛尔片替代可乐定,应在停可乐定数天后方能应用马来酸噻吗洛尔片。

7.对于有遗传性过敏史的病人,当服用马来酸噻吗洛尔片时可能减弱抗过敏药的作用。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命名

1.本命名原则中的“药品”一词包括中药、化学药品、生物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诊断药品等。

2.按本命名原则制订的药品名称为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hinaApprovedDrugNames,简称:CADN)。CADN由药典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

3.药品名称应科学、明确、简短;词干己确定的译名应尽量采用,使同类药品能体现系统性。

4.药品的命名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不包括特殊的复方制剂)。中药和生物药品中无INN命名的酌情处理。

5.药品的英文名应尽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订的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NonproprietaryNamesforPharmaceutica1Substances,简称INN);INN没有的,可采用其他合适的英文名称。

6.对于沿用已久的药名,如必须改动,可列出其曾用名作为过渡。

7.药名后附注的类别,是根据主要药理作用或药物的作用机理或学科划分的,或者直接从INN划分的类别翻译的,仅供参考。

8.药品通用名不采用药品的商品名(包括外文名和中文名)。药品的通用名(包括INN)及其专用词干的英文及中文译名也均不得做为商品名或用以组成商品名,用于商标注册。

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抑菌药是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等)和抗生素。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的代谢产物,它的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源微生物。

化学合成多肽药物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生物药物。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N条多肽链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缠绕纠结就构成了蛋白质。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会生成多肽。此类药品为生化制剂,对于储存运输环境要求相对严格。

多肽和蛋白质类生物药物按药物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和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制品类药物。

药物分析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汪永忠等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条件: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39cm,有效长度30cm,检测波长nm;运行缓冲液:20mmol/L硼酸钠-磷酸缓冲液(pH6.1);进样:压力进样10s,运行电压15kv;运行缓冲液和供试液均需经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使用;每次进样前分别用0.1mmol/L氢氧化钠,二次蒸馏水,缓冲液各冲洗2min。

醇类药物的分析方式

典型药物有乙醇、甘油、二巯丙醇和山梨醇。

一、主要鉴别试验

(1)碘仿反应:乙醇在碘液中氧化成甲酸盐。

(2)有碘仿臭气并见黄色碘仿沉淀。

(3)丙烯醛反应:甘油:与硫酸氢钾发生丙烯醛的刺激性臭气。二巯丙醇与碳酸钠类似反应。

(4)沉淀反应:二巯丙醇与醋酸铅——黄色沉淀。

二、含量测定:

(1)碘量法:二巯丙醇有强还原性。

(2)用碘量法直接测定。

(3)高碘酸钠(钾)法:山梨醇和山梨醇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乌灵胶囊含量测定方法

乌灵胶囊为发酵乌灵菌粉制成的胶囊。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的含量,为新增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现将有关含量测定方法作一总结。

药典乌灵胶囊含量测定项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nm.理论板数按腺苷峰计应不低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水适量,超声处理(功率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费培根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该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乌灵胶囊中多糖含量。采用UV-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供试液制备方法:乌灵胶囊内容物用水中回流,过滤,续滤液用l乙醇冷藏24h,离心,过滤得沉淀物,沉淀物用水溶解,定容,即得。

药学专业知识二临床药物治疗

沙利度胺使用

反应停不论在体内或体外都是一种较弱的TNF合成抑制剂,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它产生多种免疫调节作用的一种重要性能。在体外,在治疗浓度下,反应停可减少约40%的TNF生成。反应停在体外可作为人T细胞的一个强有力的辅助因子。无证据显示反应停有免疫抑制性能。

反应停能治疗的风湿病有:

(1)白塞病;

(2)系统性红斑狼疮;

(3)类风湿关节炎;

(4)结节病;

(5)硬皮病:可戏剧性改善胃食管反流消失、十二指溃疡愈合和色素减退,都出现在治疗开始后的头12周。

(6)Still病;

(7)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

反应停具有一些不良反应,但可预防或处理。最严重且须避免的毒性是胎儿畸形,即海豹胎(怀孕后21-56天服用容易发生)。致畸作用可能与其抗血管生成作用有关,因此想生育、未采用可靠避孕措施的妇女,禁用反应停。另外,与反应停相关的副作用是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0.5%~50%),表现为下肢痛性感觉异常和“针刺”样感觉,年龄较大者或妇女中多见,其风险与每日量和累积量似乎无关。另外副作用有月经不调、性功能下降、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水肿(5-20%)、震颤(10%)、精神错乱、耳鸣、疲劳(20-50%)、抑郁(5-20%)、头昏眼花、嗜睡(50%)、头痛、血压波动、心动过缓(5%)、便秘(50%)、恶心(5-20%)、深静脉血栓(5-30%)、红掌、皮肤红斑(25%)、指甲变脆和瘙痒(20-50%)。

风湿病常见症状简介

1、发热:发热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表现为低热、中度发热、也可为高热,也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2、疼痛: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无力。

3、皮肤粘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

4、雷诺氏征: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肌肉:可出现肌肉疼痛、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损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系统损害:有些风湿病很好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多个器官的损害,如表现为可能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容血等)、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黄疸)等。

7、常有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速效救心丸新用

1.治疗神经性头痛:

速效救心丸2粒含服,每日2次,连服一月,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2.治疗脑梗塞:

速效救心丸每次10粒,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

3.治疗三叉神经痛:

发作时含服速效救心丸20粒,痛缓时每次8粒,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

4.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速效救心丸10粒含化,每日2次,20天为一疗程,其效果优于同类西药。

5.治疗脑震荡综合症:

速效救心丸,16岁以下每次口服5粒,16岁以上10粒,每日3次。

6.治疗胆石症绞痛:

发作时服速效救心丸10粒,无缓解者2小时后可重复给药1次。

7.治疗痛经:

速效救心丸舌下含化5粒,每日3次,经前5天开始服用,连用5~7天,经期减量或停用,连用1~3个月经周期。

8.治疗支气管哮喘:

发作时含化速效救心丸10粒,每日3次,连用7天。

9.治疗中风后遗症:

速效救心丸每次口服10粒,每日3次,一月为一疗程。

临床药理

胰岛素按药效的分类

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市场常见的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米帕明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主要用于各型抑郁症的治疗。对内源性、反应性及更年期抑郁症疗效较好,而对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状态疗效较差。

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阿托品样作用的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心悸等。因易致尿潴留及升高眼内压,故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禁用。中枢神经方面表现为乏力、肌肉震颤。某些患者用药后可自抑制状态转为躁狂兴奋状态,剂量大时尤易发生。极少数患者出现皮疹、粒细胞缺乏及黄疸等过敏反应。

阿米洛利的不良反应

单独使用时高钾血症较常见。本药偶可引起低钠血症,高钙血症,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头痛,头晕,性功能下降,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甚至呼吸困难。

血钾升高,少数病人可出现肾结石。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巨细胞性贫血,嗜睡,口干,皮疹。多数出现淡蓝色荧光尿。

偶有口干、恶心、腹胀、头昏、胸闷等。长期服药应定期查血钾、钠、氯水平。

药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1.植物类

(1)含生物碱类近年来发现,不但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衰,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衰。如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等,剂量稍大时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叩击痛。一般在服药数日后可出少尿型急性肾衰。临床应用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对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2)含其他成分类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出现面部浮肿,渐至全身水肿、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而死亡。含蛋白类(巴豆)、含挥发油类(土荆芥)、含皂苷类(土牛膝)、含蒽酰苷类(芦荟)和含其他苷类(苍耳子)等也可导致急性肾衰。患者需遵从医嘱慎服,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另外,近年报道,茴香桔梗丸、云南白药、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成药也可引起急性肾衰。

2.动物类

(1)斑螯类斑蝥的肾毒性极强,主要含有斑蝥酸酐,超量内服或外用或制药不慎均可引起中毒。因毒性强,发病迅速,故若治疗不及时可致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或死亡。

(2)其他类蜈蚣、蜂毒等也具肾毒性,应用时要严格限制剂量。引起急性肾衰的含动物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蚂蚁丸、蛔虫散。对此类药物中毒,如发现早,治疗及时,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处理应立即予以洗胃去除残留毒素,除支持疗法外,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毒血症或过敏反应,早期及时透析治疗。

3.矿物类

(1)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以及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六神丸、砒枣散等,均含砷元素,被服用后可水解生成3价砷离子,3价砷离子对机体的毒性是多方面的,首先危害神经细胞,使中枢神经中毒,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临床表现有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和转氨酶升高、黄疽、血尿、蛋白尿等肝肾功能损害。

(2)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红粉,以及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等,均含汞元素。被服用后可水解生成2价汞离子,2价汞离子被机体吸收后迅速弥散到各个器官和组织,并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过量服用可产生各种中毒症状。泌尿系统表现为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哺乳期患者中药使用

哺乳期患者应慎用中药。乳母服用某些中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应该注意哪些药物能通过母乳影响新生儿。这些药物可分为3类:影响最大的是乳汁中浓度高于乳母血中浓度的药物;其次是乳汁中浓度与乳母血中浓度相似的药物;再次是乳汁中浓度小于乳母血中浓度的药物。对于乳汁中浓度大于乳母血浓度的药物最好不用,或用量要小,即便是不易进入母乳的药物也要加以选择应用。例如,复方甘草口服液(含可待因),这些药虽在乳汁中量小,但因哺乳量大,新生儿对这类药物特别敏感,以不用为好。

危险药物无菌输液配制简介

操作者应培训上岗,操作开始前要完成所有的计算及标签制备工作,然后洗手、戴手套、洗手套。操作开始后,尽量不要在工作区内外走动。打开安瓿前,轻拍瓶颈和瓶身上部,然后用乙醇擦拭外壁,开启时用无菌纱布包住瓶颈,为防止药瓶和注射器内压与大气压相差太远,可选用带0.2μm疏水滤器和5μm滤器的针头或吸管式排气装置。向输液瓶中灌药时注意不要将药物释放到环境中,可先将药液推入空白输液中混匀并通过空白液的倒流进入次级管中。输液管可以在生物安全柜中就与输液瓶或输液袋相连,并且在加入危险药物之前装有普通溶液,这样一旦加入危险药物,输液管中就可能装有稀释的药物溶液,应将这部分药液弃入安全柜中的密闭废物容器中。药液配好后,用湿纱布擦洗输液管及输液瓶(袋)的外壁,瓶日用灭菌纱布垫上后盖上盖子。成品放于封闭的容器中等待运输。剩余的危险药物应放回药瓶中盖严弃入密闭容器中,不能将其放入开口容器中也不能丢到下水道里。玻璃碎片、针头应放在生物安全柜中密闭的防穿透的容器中,为减少悬浮颗粒的产生,针头丢弃前不应剪断。

药物毒理学

药物中毒的现场急救

1.催吐方法可用筷子、鸡毛等物刺激中毒咽喉部,使其呕吐。

2.洗胃一般在催吐后马上让中毒者喝温水毫升,然后再用催吐方法让胃内容物吐出,反复进行,甚至在护送中毒者的途中,也可以进行洗胃、催吐。有条件可用1∶~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若中毒者已昏迷,应取侧卧位,以免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入气管而窒息。如果弄清了错服的药物,洗胃时应采取以下特殊处理方法:

碘酒:误服碘酒者应当即灌服米汤、面糊或蛋清,然后催吐。

水杨酸制剂等脚癣药水:当即用温茶水洗胃。

来苏儿:可用温水或植物油洗胃,并随之灌服蛋清、牛奶、豆浆,保护胃粘膜,吸附毒物。

误服药物不明:可用木炭或馒头烧成炭研碎加浓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解毒作用。

吩噻嗪类中毒的概述

最常见的为锥体外系反应,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类:①震颤麻痹综合征;②静坐不能(akathisia);③急性肌张力障碍反应,例如斜颈、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等。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尚有直立性低血压、体温调节紊乱等。对氯丙嗪类药物有过敏的患者,即使治疗剂量也有引起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症及胆汁郁积性肝炎而死亡者。一般认为一次剂量达2~4g时,可有急性中毒反应。由于这类药物有明显抗胆碱能作用,患者常有心动过速、高温及肠蠕动减少;对a肾上腺素能阻滞作用导致血管扩张及血压降低。由于药物具有奎尼丁样膜稳定及心肌抑制作用,中毒患者有心律失常、心电图PR及QT间期延长,ST段和T波变化。一次过量也可有锥体外系症状,中毒后有昏迷和呼吸抑制;全身抽搐少见。

巴比妥类中毒的表现

一次服大剂量巴比妥类,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

轻度中毒:嗜睡、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发音含糊不清、步态不稳和眼球震颤。

重度中毒: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由嗜睡到深昏迷。呼吸抑制由呼吸浅而慢到呼吸停止。可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常见体温下降。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胃肠蠕动减慢。皮肤可起大疱。长期昏迷患者可并发肺炎、肺水肿、脑水肿和肾衰竭。

(整理自医学教育网)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北京白癜风断根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wh/84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