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一种分子量为34—50KDa的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血管内皮中,主要用于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转移关系的研究。VEGF的过表达在各种上皮源性恶性实体肿瘤中,包括结直肠癌、肺腺癌、头颈部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与肿瘤的转移性呈正相关,生存期短,预后差。
EpidermaI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是—种分子量为kDa的膜蛋白,由一个能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的胞外功能区、一个短的穿膜区和一个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胞内区组成。研究证明EGFR的过表达在各种上皮源性恶性实体肿瘤中,包括结直肠癌、肺腺癌、头颈部癌等与肿瘤的转移性呈正相关,生存期短,预后差。EGFR具有保护化疗和放疗中肿瘤细胞毒性作用,导致化疗和放疗失败。目前的资料EGFR抑制剂Erbitux(cetuximab,西妥昔单抗)抗癌药物可以结合肿瘤细胞EGFR位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旁路,抑制肿瘤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EGFR表达于多种正常组织,特别是复层上皮和鳞状上皮的基底层:乳腺癌病人EGFR的过度表达预示其生存期短、激素疗效差;胃癌病人则表明其预后差。
MRPl(MultidrugResistanec—AssociatedProtein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除Pgp外还有非Pgp介导的MDR机制存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是MRP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基因的染色体位点是16p13.1。它编码分子量是19kDa的MRPl蛋白。主要表达在肝脏、结肠和胰腺组织中,用于多种肿瘤的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P—glycoprotein(Pgp)P一糖蛋白
Pgp是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作为”药泵”功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耐药,主要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如肾细胞癌、肝癌、胃肠道癌、乳腺癌等)的研究。Pgp容易产生耐药的抗药药物主要为长春花碱类和阿霉素等,因此对肿瘤病人选择化疗方案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阳性表达与浸润及转移有一定相关性。耐药判断标准:≥++,耐药药物: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VP16、紫杉醇、泰素帝。
MDR-1(Multi-DrugResistance-l,p-Glycoprotein)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
p—是MDR基因所编码的一种膜型糖蛋白,属ABC(ATPbindingcassette)超家族膜转运蛋白之一,可以由ATP供能将细胞毒类药物快速泵至细胞外,其表达水平与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内药物浓度及细胞耐药程度有关。肿瘤细胞p-的高表达提示肿瘤对部分亲脂性药物产生耐药,对临床化疗具有指导意义。
C—myc
C-myc基因属于myc家族,同属于此家族的还有N-myc,L-myc,其中C-myc与胰腺癌的关系密切,该基因定位于8q24.1,在细胞核内结合于单链或双链DNA上,对转录过程实施调控,C-myc的表达活性与细胞生长、分裂速度密切相关,而且也是细胞凋亡的潜在诱导因子.C-myc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肿瘤的增殖有关,并与结肠癌的预后有关。
Ki—67Antigen
Ki-67与PCNA一样,为细胞增殖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凋亡中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Ki-67增殖指数高低与许多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被广泛作为各种恶性肿瘤的必检项目之—。
CyclinDl周期素D1
周期素D1(Bcl--1)是—种分子量为36kDa的核蛋白,属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周期中Gl进入S期的重要调控因子。其过度表达常见于多种肿瘤,包括乳腺癌、食道癌、低分化结肠癌、套细胞淋巴瘤等,此抗体可用于细胞周期方面的研究,也可作鉴别套细胞淋巴瘤和粘膜相关淋巴瘤的标志。
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或表达的核内多肽,其表达和合成与细胞周期有关。主要表达于增殖细胞的S期、G1期和G2初期,主要作为判断各种恶性肿瘤(包括胃肠道癌肿、乳腺癌、肝癌、膀胱癌等)细胞增殖和其恶性度的一种指标。
LRP(LungcancerResistanceProtein)肺癌耐药蛋白
LRP是一种分子量为—KD的蛋白,主要通过核与细胞间药物转运障碍,或药物进入胞质囊泡成房性分隔使靶点药物有效浓度下降而产生耐药。LRP所介导的是P糖蛋白和MRP不能介导的烷化剂、铂类的耐药,而这些药物均以DNA为靶点。此抗体可以特异识别人的LRP,对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可表达于许多肿瘤组织中,阳性者预示对化疗不敏感。
TopoisomeraseⅡ(TopoⅡ)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在正常细胞的DNA合成和细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是周期中S、G2和M期的敏感而特异的一种标记。其含量的高低与抗癌药物的作用呈正比,是抗癌药物的作用靶点,容易产生耐药的药物是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主要用于各种肿瘤细胞耐药的研究。耐药标准:阴性或Ⅰ级,耐药药物: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VP16、VM26、玫瑰树碱。
5一FUResistanceMarker(TS)胸苷酸合酶/5—FU耐药标记
该酶能催化dUMP甲基化,产生胸苷酸和二氢叶酸。它除了在5-Fu等肿瘤化疗中充当关键性的靶酶外,还能与RNA结合。TS在肺癌、肝癌等癌中表达增高,这种增高与病人预后不良有关。用于研究肿瘤对5-Fu和希罗达的敏感性和估计病人预后。耐药判断标准:≥++,耐药药物:5-Fu。
GST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丌是GST家族中的一种主要的同工酶,存在于人类细胞浆及线粒体中,广泛存在于全身器官中,尤以肝肾含量较高,主要催化GSH与广泛的亲电物质结合形成GS-X,进而排出细胞外来达到解毒作用。目前认为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一种标记,在多种肿瘤中呈现高表达,与肿瘤的耐药(阿酶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和瘤可宁等)有关,可用于许多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食管癌的研究。与Pgp和TopoⅡ同时检测,对判断肿瘤细胞是否产生耐药更具有临床意义,耐药标准:≥++,耐药药物: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C—erbB—2
c-erbB-2癌基因又称neu或HER-2,c-erbB-2编码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又称P蛋白,可以抑制酪氨酸激嗨活性,该基因的过度表达和扩增可见于多种肿瘤,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分级有密切关系,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食道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涎腺癌、膀胱癌等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C-erbB-2阳性者预后不良,可作为恶性肿瘤的一个预后判断指标。
p53
p53是一种抑癌基因,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亚型。免疫组化所检测的主要为突变型p53,主要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研究,可作为一种预后指标。p53阳性者说明预后不良,同时可作为细胞凋亡中的一个调控因子。
EstrogenReceptor(ER)雌激素受体
ER受体存在于正常子宫的上皮、肌层细胞以及正常乳腺的上皮细胞。ER、PR和c-erbB-2一样作为乳腺癌病人必检项目之一,ER、PR阳性与否与病人的化疗方案的选择、肿瘤的复发、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ER、PR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效果好,复发转移少,缓解期长,生存率高。
ProgesteroneReceptor(PR)孕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是一种雌激素调节蛋白。PR和EP一样作为乳腺癌病人必检项目之一,FR、PR阳性与否与病人的化疗方案的选择、肿瘤的复发、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近来对乳腺癌的大量研究表明,ER和PR阳性的肿瘤大多数内分泌治疗有效,且缓解率高,复发率低,预后好,既使ER和PR中只有一种阳性的病人,其预后也好于两种全阴性的病人.。
Vimentin(波形蛋白)
Vimentin(波形蛋白)是间叶组织及间叶源性肿瘤,在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在非肿瘤性上皮组织细胞中很容易表达作为内对照。用于上皮性肿瘤与非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是分子量为为38-40KDa的核蛋白,在胎儿肺组织和成人II型肺泡上皮中存在,而在I型肺泡上皮始终不表达,TTF-1在成人组织中主要分布在内胚层分化的甲状腺滤泡细胞,间脑局部和呼吸道上皮中。主要用于肺小细胞癌的诊断、肺原发型腺癌于转移性腺癌的鉴别诊断,以及肺癌与胸膜的恶性间皮瘤、副节瘤的鉴别诊断。常与CSDX2、CK20、CK7、ViIIin联和应用。在旰细胞和旰细胞肿瘤中为浆表现,可以用于鉴别诊断原发性和转移性肝肿瘤。
Cytokeratin(Pan)细胞角蛋白(广谱)
广谱细胞角蛋白CK(AE1/AE3)主要标记角化上皮、复层鳞状上皮、复层上皮、增生的角化细胞和单层上皮,用于鳞癌(包括梭形变异)、各种腺癌(包括肾上腺癌,肝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小细胞癌、恶性间皮瘤、生殖细胞肿瘤(除外精原细胞瘤)、部分滑膜肉瘤、平滑肌肉瘤可以等阳性标记。在鉴别诊断中可联合EMA和CEA等指标进行上皮性肿瘤与非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也可以用于各种癌的研究。
CD/C-/kit
C-kit是原癌基因的蛋白产物,为III型跨膜蛋白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蛋白。80-%胃间质肉瘤(GIST)CD阳性,可与CD34联合应用。CD还可以用于鉴别淋巴瘤中肥大细胞发生的肿瘤,和作为部分睾丸生殖细胞瘤的标记物。近年研究,CD作为胃间质肉瘤(GIST)免疫组化检查特异性标记物,可用于临床指导GIST患者个性化的靶点药物(格列卫)治疗。
CD79aB细胞
CD79a是B细胞光谱标记物,从前B细胞开始到成熟的浆细胞都可以标记,CD79a向B细胞末端分化调节过程中会与CD79b有部分免疫反应交叉,97%的B细胞淋巴瘤CD79a阳性,前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D79a阳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D79a阴性,罕见表达。CD79a是B细胞常用标记物。
CD3T细胞
CD3是T细胞的一个可靠的标记物,可以标记胸腺细胞,静止和活化的T细胞,但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髓细胞或者其它细胞不表达,小脑的浦肯野氏细胞有微弱的表达。在临床中CD3用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的诊断,肿瘤性和非肿瘤性T细胞的标记,以及NK细胞的标记。CD3在一些蕈样真菌病,多形性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不表达。
CDX2
CDX2是一种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在肠发育的早期表达,参与调节肠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定位于肠上皮的绒毛和隐窝表面。CDX2缺失会促进散发性结肠癌发展,也是大细胞低分化结肠癌的一个显著特征。CDX2表达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74%的胃癌中能检测到CDX2。此外,CDX2在消化道上皮化生和肿瘤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
CD68巨噬细胞
CD68主要标记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包括肝脏Kuffer细胞。主要用于急慢性髓样白血病和组织细胞来源的肿瘤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但常与AACT和Lysozyme等同时检测,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CD45ROT细胞
CD45RO表达在90%的胸腺皮质细胞、50%的胸腺髓质细胞、50-70%CD2-/CD3+的外周淋巴细胞、极罕见正常B细胞、成熟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而部分肠上皮浸润的淋巴细胞CD45RO-。主要用于低分级T细胞淋巴瘤与低分级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敏感性95%,特异性95%;高分级T细胞淋巴瘤与高分级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敏感性80%,特异性85%。
CD20B细胞
CD20主要分布在B细胞、前B细胞后期和浆细胞之前的B细胞,一般不与T细胞呈交叉反应。对B细胞淋巴瘤和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有较好的细胞特异性,因此在恶性淋巴瘤尤其是T或B细胞淋巴瘤的分类上,CD20是最常用的B细胞标记。
CD10/CALLA
CD10亦称共同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表达于上皮与非上皮组织中,最有意义的应用于某些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分型和诊断,如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等。
Cytokeratin(HighMW)细胞角蛋白(高分子量)
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bE12)与人角蛋白中间丝蛋白1、5、10和14反应。表达于鳞状上皮、导管上皮和其他复层上皮。是前列腺基底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多与P53联合显示前列腺基底细胞以协助前列腺的诊断,还可用于鉴别乳腺导管及小叶上皮来源的肿瘤。
Cytokeratin(LOWMW)细胞角蛋白(低分子量)
该抗体CK-LMW低分子量角蛋白几乎可以标记所有的非鳞状上皮,尤其各种单层管状腺上皮。在鳞状上皮中不表达(绝大多数鳞癌阴性)。在肿瘤中CK-LMW可以特异性地标记非鳞状上皮发生的肿瘤。标记卵巢腺癌、胃肠道腺癌、甲状腺癌和绝大多数腺癌、移行细胞癌、导管癌。尤其对乳腺、胰腺、胆管和涎腺上皮发生的肿瘤、内分泌器官肿瘤(癌与腺瘤)、肝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显著地阳性标记。
CEA癌胚抗原
CEA是一种在胎儿肠道产生的癌胚抗原,在成人结肠的正常粘膜上皮和其他组织中也有极低的表达,在胃肠道腺癌(包括胰腺)、肺腺癌和甲状腺髓样癌中高表达。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仅识别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组织的CEA。
CD34内皮细胞标记
CD34是一种分子量为kDa的单链穿膜蛋白,主要标记造血干细胞髓样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识别内皮细胞分化,但识别血管的敏感性与肿瘤分级无关,85%以上的血管肉瘤和Kapois’s肉瘤CD34表达阳性;与CD联合应用与鉴别胃间质瘤的诊断;一般在孤立性纤维瘤中CD34+可以与CD34-鉴别;和皮肤隆起性纤维肉瘤CD34+,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D34-;乳腺中梭形细胞瘤CD34-,与恶性叶状瘤CD34+的鉴别。也可以用于肿瘤间质中血管生成的研究。
CA卵巢癌抗原
CA是一种糖蛋白,是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是浆液性腺癌的主要标记。对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的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亦可用于其它恶性肿瘤的研究如乳腺癌、胰腺癌、肝癌和胃肠道癌等。
S-ProteinS-是一种可溶性酸性蛋白。有3种亚型,即S-ao,S-a,S-b.S-主要存在神经组织、垂体、颈动脉体、肾上腺髓质、唾液腺、少数间叶组织,主要用于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鞘瘤、恶黑、脂肪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Synaptophysin(SY)突触素SY是一种糖蛋白,存在于神经元突触前囊泡膜上、肾上腺髓质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浆内,主要用于嗜铬细胞瘤、节神经细胞瘤、副节瘤以及APUD系统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Melanoma(gp)黑色素瘤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存在于皮肤的交界痣和兰痣细胞内,主要用于恶性黑色素瘤(不管有否色素细胞)以及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恶性黑色素瘤与上皮性癌的鉴别诊断时,前者常为HMB45、S和/或Vimentin阳性,细胞角蛋白(CK)阴性,而后者则相反。
Actin肌动蛋白(广谱)
肌动蛋白是一种具有收缩能力的微丝蛋白,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肌型细胞中。Actin(HHF35)是一种广谱的肌动蛋白,主要用于检测骨骼肌、平滑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肌源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以及肌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