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间,有同学略带急切的想要知道关于专注力方面的信息,因为参加一次课程由于孩子没有良好参与而建议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题外话是这个建议因为没有全面了解她孩子的信息而不客观被忽略不计。她想要和我探讨的是:孩子的专注力需要培养吗?
孩子的专注力需要培养吗?
我的回答是:不需要。我们要做的,不是培养,而是:不破坏!
我们习惯性的以为,我们要去为孩子做什么,很多时候,往往是不做什么是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的。比如专注力:我们要做的不是培养,而是不破坏!与其说是培养,不如说是保护更贴切。
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放下你的“热心”
孩子在专注的玩的时候,,
不要端茶送水;
不要问肚子饿不饿;
不要问要不要尿;
你可以做的是:
玩之前先给孩子喝水尿尿吃东西;
你也可以等孩子这个玩完之后再给孩子喝水尿尿吃东西,
也就是在两个活动之间休息的时候,不要在孩子专注的时候去打断他。
因为:三岁以内的孩子其实都不会专注到太久。这个专注的时间对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在专注的过程中,孩子不只是在专注,而是专注的学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满足好奇心的过程!
也不要:
问孩子“要不要玩玩”之类,哪怕你有一万个理由觉得你的手上的更值得探索(更好玩,是新的,没探索过)
第二:放下你的“面子”
比如:
朋友来访时,不要贸然的打断孩子叫阿姨叫叔叔叫爷爷叫奶奶,更不要在孩子没有回应的时候贴上没有礼貌的标签。
你可以做的是:
提前跟孩子沟通家里回来客人,是谁,说明家里来客人需要跟客人问好是礼貌,你可以叫叔叔阿姨,也可以分享玩具零食,或者送上拥抱,你来决定。而至于时间,你可以放下“面子”,等一等,等孩子停止手上进行的活动,再相互介绍引导问好。
第三:不要给孩子过早的坐!
七坐八爬?NO!
当年抱着六个月的丁哥去做体检,医生说:可以训练孩子爬了。连医生都还在用传统的理念建议家长,又何况是家长呢。而那时丁哥已经会爬了。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坐?其实问题应该是: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自己从趴着自然而然的爬起来坐着?
答案是手和膝盖撑地爬之后。
孩子学习手膝爬行的生理基础对称性颈肌强直反射出现在6-9个月之间,孩子在手膝爬之后自然而然掌握独立坐的能力。
之前的坐,不是自然获得的,是被动的。
为什么不能被动坐呢?因为脊椎没有准备好。
观察一下过早坐的孩子,由于头部重量太重,脊椎力量还不够,孩子的背后都是弯曲的。
而脊椎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孩子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需要通过脊椎传输到大脑的各个区域。
过早的坐不但影响孩子的脊椎发育,同时也会影响到脑神经发育,以及,专注力。
所以:在孩子手膝爬而自然而然掌握独立坐的能力之前,家里以下几样孩子用品需要留意:
婴儿车:
1:使用的过程中尽量躺着或趴着,不要让孩子弓着背坐着;
2:夏天要来了,选用的婴儿车要透气,同时也要有硬板支撑孩子的背后,仅仅是纱网不利于孩子的脊椎发育。
婴儿腰凳:
除非你用手臂护住孩子的脊椎挺直,否则不建议用;
背带:
不建议用
总之,所有在孩子能够独立坐之前而让孩子被动坐着的婴幼儿产品,都不建议使用。
如果一定要采用坐着的姿势,请尽量护住孩子的背部。
这也是影响专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被动坐,影响的,也并不仅仅是专注力。
所以,在孩子专注力这点,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