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是围产期医学的重要问题,常提示病情严重,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多为脑部器质性损害,常见于缺血缺氧性脑病、产伤、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发育畸形、先天代谢异常等。尤多见于早产儿,生后3天内及1~2周为惊厥发病的高峰。惊厥发生率在0.2%~0.8%以上,初生体重在g以下的新生儿中,其发生率为25.5%。
新生儿惊厥的发病率为0.5%~1%。新生儿惊厥表现为:
①微小发作型表现为眼睛偏斜、扑动、吸吮动作、流涎、强直性姿势及呼吸暂停;
②多灶阵挛性发作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肢体的阵挛发作;
③局灶阵挛性发作;
④去大脑强直状态;
⑤伴有快速同步的单个或多个肢体屈肌收缩的肌阵挛发作。由于新生儿神经发育尚不成熟,不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热性惊厥是怎样分型的
热性惊厥是指年龄在6个月至6岁小儿因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发热时发生的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两种类型,前者是指一次热病过程中只发生1次惊厥,惊厥形式为全身性发作和惊厥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内;后者是指一次热病过程中发生2次或2次以上惊厥,惊厥形式为局灶性发作或惊厥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
新生儿惊厥保健常识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早晚,下列情况常提示预后不良:
①引起明显脑损伤的疾病:如先天性脑发育不良、颅脑畸形、核黄疸、严重的颅内出血、重度HIE。
②早产儿,惊厥发病早,持续时间长,而且不易控制。
③肌阵挛型,强直型和微小型预后差。
④脑电图呈多灶性异常者,周期性暴发抑制型,低电压和波形平坦者。
⑤影像显示颅脑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