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S术后6年的帕金森患者访谈录

医院程控室,她们说:你要不要与赵老先生聊聊?他DBS术后6年了,刚好最近再入院做参数调控和一些检查。

赵老先生今年72岁,是一名肌强直型患者,没有颤抖。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僵直,行动缓慢,肢体不灵活,姿势平衡障碍和冻结步态。于年12月初医院由马羽团队实施DBS手术。术后效果很好,尤其是经过几次参数调控之后,身体运动状态、睡眠情况等都达到稳定,基本上达到了他的术前预期:术后能恢复到正常人80%以上水平,或者达到术前开期时的最佳状态。在术后九十天,他耗时九十分,登上了北八楼(八达岭)。

术后九十天,重游八达岭。耗时九十分,

他在术后总结中这样写到——

2DBS手术最关键的环节是靶点精确。我的手术没有出现副作用,也没有带来语言障碍等后遗症。

2对于饱受帕病折磨和困扰的帕友们,有条件的一定要考虑手术。早做早受益。

2马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心系患者,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好医生。每每见到马博,都有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非常亲切、这正是我们患者所非常需要的。

术后几年间,赵老先生和家人国内外旅游,与常人无异。他爱人也说,从未把他当病人看待。

随着时间推延,他自觉走路姿势异常、睡眠欠佳、言语欠流利,因此回院检查和调控,由此也就出现了篇首的对话。

针对走路姿势异常问题,马主任对DBS程控参数做了适当调控,并指出还需要通过步态训练,并耐心指导如何抬腿、迈步、落脚等。事实上,越是药效状态不好时,越要注意步态:尽可能按正常步幅行走,正常摆臂。

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赵老先生时常提及自己言语不够流利、思维不够清晰、语言组织能力不行。不管他爱人、大夫和笔者一再反馈:作为听众,我们均认为他思维清晰、言语流利。

笔者认为赵老先生可能是自我期望值高造成的落差,一方面,工作时高强度的读写相当于思维、语言训练(之所谓业精于勤),而退休多年疏于此,肯定会不如前。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方面机能也会减弱。出口成章、文思泉涌的时期固然值得怀念,但过于留恋,给自己形成落差困境并困于其中,就不值当了。赵老先生认为笔者点出了其问题所在,解开了自己的心结。或许,调适好心理预期,适当服老,也是必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hl/855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