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世界帕金森病日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ParkinsonsDiseaseDay)。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最早系统描述这种疾病的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今年为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

全球万患者中有万人在中国,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帕金森病可见于青少年到老年的各年龄段,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人数超万。并且帕金森的发病已经开始呈现低龄化,特别是中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40岁以下发病)也是与日俱增。“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10%。专家表示:该病与年龄老化、遗传、环境毒素(工农业污染、室内装修污染、手机、电脑辐射可能致病)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20%患者因环境污染或受化学毒素侵蚀“中招”。患帕金森的青少年往往有帕金森家族遗传背景,“他们之所以会早发病,是因为基因突变,而不只是单纯缺乏多巴胺而导致脑组织逐渐被破坏。”

科普1:为什么会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的黑质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发生坏死,引起纹状体区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减少,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尽管目前有许多理论解释为什么多巴胺神经元发生死亡,其实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多为基因易感者在环境及衰老的共同作用下发病。当一半以上的多巴胺神经元发生死亡后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科普2:帕金森病有哪些表现?

1.运动症状

(1)静止性震颤:肢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出现的有规律的不自主抖动,常发生在手或是腿。在70%帕金森病患者中以震颤为首发症状。

(2)肌强直:即当患者处于放松体位时,检查者被动运动患者的四肢及颈部而感知到的均匀增加的阻力。老年人中常被误认为“关节炎”或是“风湿”等。

(3)运动迟缓:即运动缓慢和在持续运动中运动幅度或速度下降(或者逐渐出现迟疑、犹豫或暂停)。这种运动缓慢影响到患者所有的活动,包括行走、书写、吞咽、说话等,患者可以出现面具脸(缺乏面部表情,即面部看起来没有兴趣,或是忧郁);小写征,即书写中字越写越小;声音小而弱,即说话声音变得小而弱,声音的韵律感受损。

(4)平衡和姿势障碍:如小碎步、前冲步态、起步及转身困难、“冻结步态”等。

2.非运动症状

(1)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生动的梦境、噩梦和白天思睡。

(2)感觉障碍:嗅觉减退或消失,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烧灼感,疲乏等。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0%患者会出现便秘,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多汗、食欲减退等。

(4)认知和精神障碍:思维、情绪和记忆力改变:抑郁和焦虑十分常见,发生健忘,严重的可以到痴呆程度。可以出现错觉、幻觉、妄想、冲动强迫行为等精神症状。

科普3:帕金森病如何预防?

(1)防治脑动脉硬化,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2)避免和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

(3)避免和减少服用奋乃静、胃复安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4)加强体育运动和脑力运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

(5)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先期征兆时,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具有保护性的因素,例如体育锻炼、咖啡因等。太极、瑜伽、探戈等活动也被证实可以延缓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仍然是普适的健康法则,对于帕金森病也不例外。

科普4:帕金森病常见误区。

图文来源:网络

本期编辑:郑培基

责任编辑:陈露露

审核老师:高睿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cs/851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