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通常急性起病,多见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部位多在颈项部,有自愈可能。
起床后感觉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俱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由于身体由平躺改为直立,颈部肌群力量改变,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甚至累及肩部及胸背部。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不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
治疗:一周内大多能痊愈,及时就医可缩短病程,不治疗者也可自愈,但复发机会较多。落枕反复发作或长时间不愈者,尤其中老年人,需考虑颈椎病可能。
一般疗法:热敷,包括热毛巾、热水袋、电热手炉等,有条件可以使用红外线灯照射可以缓解疼痛。
理筋手法:包括痛点按压、颈部按摩,和颈项部牵引。
药物治疗:包括局部膏药敷贴、以及舒筋活血的口服中成药类。
预防:
(1)用枕适当,枕头的真正名字应该叫”枕颈“,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要有弹性稳定,枕芯以热压缩海绵枕芯为宜。
(2)颈部保暖,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
(3)姿势正确,颈椎病的主要诱因是工作学习的姿势不正确,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
(4)避免损伤,颈部的损伤也会诱发本病,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以及从事体育活动时,需注意保护颈部。
(5)加强颈部,颈部肌肉锻炼可增强,以下保健操也适用于颈椎病患者日常保健。
颈部保健操
用左手掌来回摩擦颈部,口中默念8下后,开始捏后颈。然后换右手。有助于颈部放松。
头向左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做两个8拍。
把颈尽量向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做两个8拍。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几秒钟。再换左右手。
左右,前后,度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仰起看向手背。保持5秒。
眼球顺时针,逆时针转动。闭上眼睛,手掌搓热,附在眼皮上片刻。睁开眼睛看向远方,远方最好是有绿色的树木。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把拇指和食指分开,用另一手的大拇指经常按摩该处。
参考资料:落枕的诊断与治疗
转自;中医理疗骨骼养护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