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又称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由Prader等于年首次报道。国外报道PWS发病率约为1/~1/,我国目前尚缺乏流行病学资料。PWS为父源染色体15q11.2~q13区域印记基因功能缺陷所致,其主要遗传类型包括:父源染色体15q11.2~q13片段缺失(占65%~75%),母源同源二倍体(占20%~30%)、印记中心微缺失及突变(占1%~3%)。
临床表现
PW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临床特点包括婴儿期肌张力低下、吸吮能力差、喂养困难、无生长加速、性腺发育不良,儿童期逐渐出现运动及认知发育落后、贪食引起肥胖、葡萄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生长激素缺乏及成年身高受损、青春期发育延迟、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中国PWS患者与国际上普遍描述的以西方人群为主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中国PWS患儿在胎儿期活动减少,新生儿期均存在肌张力低下,婴儿期喂养困难,但只有12.9%的患者身材矮小,54.8%具有典型面容,35.5%表现出自我皮肤损伤。
诊断
1.临床评分诊断: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PWS临床评分标准主要根据Holm等于年提出、Cassidy等于年修正后的标准:年龄3岁总评分5分以上,主要诊断标准达4分即可诊断;年龄≥3岁总评分8分以上,主要诊断标准达5分即可诊断。(详见下表)
2.分子遗传诊断
PWS确诊需依据分子遗传诊断,诊断方法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微卫星连锁分析(shorttandemrepeat,STR)和甲基化分析等。
鉴别诊断
不同年龄段的PWS表现不一,需要按照就诊年龄进行相应的鉴别:
1.婴儿期出现肌张力低下的鉴别诊断
①新生儿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异常如缺血缺氧性脑病。②各类神经肌肉疾病,如先天性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脊肌萎缩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糖原累积症2型等。③其他遗传综合征如Angleman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等。
2.儿童期出现肥胖和智力异常的鉴别诊断
①心理性疾病等所致继发性肥胖。②伴有类似症状的遗传综合征如Rett综合征、Albright遗传性骨病、Cohen综合征、Bardet-Biedl综合征、Urban-Roger综合征、Camera综合征、Vasquez综合征等。③染色体缺失或重复类疾病如1p36、2q37.3、6q16.2、10q26、3p25.3-26.2等。
治疗
PWS患儿需根据不同表型特征及内分泌代谢紊乱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需要内分泌遗传代谢、康复理疗、心理疏导、营养管理、外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
1.饮食行为与营养管理:早期饮食干预及长期营养监测有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预防严重并发症和延长寿命。饮食行为主要通过严格管理食物及控制饮食规律实现,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有效控制食欲。
2.生长激素(GH)治疗:PWS患者早期使用重组GH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身高,还可以降低体脂率、提高肌肉质量、调整血脂水平,以及获得更好的运动强度和功能。建议在不存在GH使用禁忌症的情况下,宜早于2岁开始GH治疗。
3.性腺发育:①隐睾:男性PWS患儿隐睾发生率近%,对于远端型隐睾可先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疗效不佳时应尽快考虑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时机为2岁以内,近端型隐睾则推荐尽早手术治疗为宜。②青春期性激素替代治疗:性激素替代治疗可诱导、促进或维持青春期发育,还对骨骼正常发育、肌肉量的增加有积极意义,但目前该治疗上存在较大争议。③性早熟:PWS患儿中约15%~30%可能出现肾上腺功能早现,约4%可能出现真性性早熟,此类患儿不推荐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治疗。④生育:建议PWS女性有性行为者实施避孕措施,有生育需求者应进行遗传咨询。
4.甲状腺功能减退:PWS患儿20%~30%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建议出生后前3个月应完成甲状腺功能检查,此后每年进行监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使用左旋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
5.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建议所有PWS患儿在发生应激事件时,都应考虑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
6.睡眠呼吸暂停:对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儿,可建议五官科就诊,必要时可行增殖腺扁桃体切除术,术后仍存在呼吸暂停者可能需要配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进行治疗。
注:本文选自《可治性罕见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