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全世界有超过一千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男性被诊断帕金森氏症的频率比女性多1.5倍;据估计,治疗帕金森病每年花费超过亿美元。
据统计,全球约有一半的帕金森患者在中国。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中国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万。
当你以为帕金森病“偏爱”中老年时,它们的目标已经悄悄延伸,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占总人数的5%至10%。
震颤、运动迟缓、行动障碍,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是帕金森病人每天都要对抗的事。
帕金森是如何产生的呢?
现代医学认为,帕金森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但是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传统医学(中医)一般认为帕金森病属于本虚标实证,以肝肾不足为本,痰、火、瘀、毒为标。
一则,肾虚为本
肾为先天之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衰弱,肾精亏虚,则不能主骨生髓,无法充养脑络。临床所见,年轻人鲜有此病,至老年以后方多见,而老年人的主要特点是肾虚。
二则,肝风为标
因为肾精不足,水不涵木,木气亢而生风,兼之肝木伐脾土,而致脾失健运,肌肉筋骨失养,最终导致手足震颤,动摇不止。《内经》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木主风,风为阳气,阳主动。脾主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末。木气太过则克脾土,导致四肢颤动,此即“风淫末疾”之意。亦有头动或下颌动而手足不动者,因为头为诸阳之首,木气上冲,故头独动而手足不动
三则,痰瘀积滞
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浊内生,久而化热,痰热则风动。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气虚则血无以运行,日久则瘀血内停,瘀血痰浊交阻,则进一步耗伤阴津气血而致颤振发生。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是由于肾精亏虚,水不涵木,肝失调达,木气上冲,肝风内动,兼有木气克伐脾土,终致手足颤振,动摇不定,属本虚标实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