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安全地生活在外部的大千世界,就必须不断地对外部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种对外界的感知和反应,主要是由躯体神经系统完成的。这就要求躯体神经系统对信息的处理是精准的、传递和反应是快速的、灵敏的,这些信息应该是我们能感知的,反应是我们能控制的。而内脏神经系统管理的是身体的内部事务,如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体温调节、各系统器官的协调等等。这些内部事务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刻不停,除非事关重大及紧急情况,不要事事上报,让人烦心。内脏神经系统就是如此运行的。如此看来,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有着明显的差异。究竟有哪些不同呢?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的不同:首先,分布的部位不同。躯体神经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部脏器和脉管。其次,受意思控制的程度不同。躯体神经传递的信息可以达到意思水平,即其感觉能被我们所感知、其运动可受我们的主观控制。而内脏神经传递的信息一般不能到达意思水平,我们一般感受不到内脏感觉,也不可以主观地控制内脏运动。再次,分布的形式不同。躯体神经多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于躯干和四肢,例如坐骨神经、三叉神经等;而内脏神经多以神经丛的形式分布于脏器和脉管,如胃肠神经丛、血管神经丛等。最后,传递的速度不同。躯体神经的纤维是比较粗的有髓纤维,传递速度快,在与中枢的传递过程中,中间环节少,信息传递快速、灵敏。内脏神经的纤维是比较细的薄髓纤维或无髓纤维,传递速度慢,在与中枢的传递过程中,中间环节多,信息传递慢而迟钝。以上是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之间的总的差异,而内脏运动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分别与躯体运动神经、躯体感觉神经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下面分别介绍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内脏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之间的的差别。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差别:1.支配的效应器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而内脏运动神经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2.支配的方式不同。躯体运动神经由中枢发出后,直接支配骨骼肌。而内脏运动神经由中枢发出后,先到达周围神经节,与神经节中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连接,将信息传递给神经节中的神经元,再由后者的神经纤维管理效应器的活动。中枢的内脏运动神经元称为节前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前纤维;神经节中的神经元称为节后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后纤维。信息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我们通常称其为交换神经元,有时简称为换元。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与多个节后神经元进行信息交换。所以我们通常这样描述:内脏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出的节前纤维,在周围神经节中换元,节后神经元发出的节后纤维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哈哈,有点绕口令的感觉)。从支配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躯体运动快速、精准,而内脏运动迟缓、弥漫。3.所含成份不同。躯体运动神经仅含一种纤维成份;而内脏运动神经则含有2种纤维成份,分别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的具体情况将另篇介绍。4.受意思控制的程度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受意思控制,而内脏运动神经不受意思控制。例如,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走、跑、蹦、跳,坐下休息或躺倒,却不可能随意地收缩和舒张血管壁的平滑肌。如果可以,我们就能调节自己的血压了,高血压患者就可以不用终身服药了。想得美,这是不可能的!然而,有些内脏活动,虽然不能直接控制,却可以间接影响。如,想要心脏跳快一点,你可以去跑步;想要心脏跳慢一点,你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平静地呼吸。内脏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的差别:1.对不同刺激的敏感度不同。躯体感觉神经对刀割、火烧等伤害性刺激特别敏感,而内脏感觉神经对刀割、火烧毫无反应。因此,手术中用手术刀切割脏器,或者用激光刀进行高温切割、止血,病人是无感觉的。但是内脏感觉神经对牵拉、挤压、膨胀、化学性和炎性刺激特别敏感。例如,在腹部手术中,如果过度牵拉胃肠,会引起血压波动、病人不适。由于内脏感觉神经对挤压、膨胀敏感,所以我们能感受到饥饿和饱胀(当然,脏器病理性的肿胀也能感受)。膀胱、直肠的充盈,会引起排尿、排便反射。由于内脏感觉对化学性和炎性刺激敏感,所以当你感到内脏不适和疼痛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是内部脏器向你发出的警报。注意,是警报!不是预警。因为内脏神经不是事事上报的,除非事关重大及紧急情况。2.定位的精度不同。躯体感觉神经定位精准,例如手指指腹可以辩别出针尖大小的位置差。而内脏感觉神经的定位非常不明确,例如当腹腔脏器病变引起疼痛时,你很难指出确切的部位,而只能指出大致的范围。这是因为,分布于同一脏器的感觉神经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到中枢,而不同脏器的感觉也可以由同一条途径传入中枢。所以,中枢接到信息时,不知道究竟来自于哪一脏器。3.内脏感觉的牵涉性痛。有时,当某一内脏病变时,往往首先表现为躯体某部位的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性痛。例如,心缺氧(心绞痛)时,表现为左上肢内侧区域疼痛;胆囊炎时,表现为右肩部的疼痛等等。其原因是,病变脏器的内脏传入神经和牵涉痛部位的躯体传入神经,在传入中枢的过程中有相似的路径,以致于大脑皮质产生了错判。由于平时到达大脑皮质的痛觉信息都是来自于躯体的,所以大脑皮质在分析疼痛时,首先考虑的是躯体感觉。周围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而在中枢部位,也有与之相对应的躯体神经中枢和内脏神经中枢。因此中枢部与周围部一起组成了躯体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由于内脏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意思的控制,独立自主地运行,所以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by/85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