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帕金森患者让生命不再颤抖

白癜风那里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786505.html

世界帕金森病日

WorldParkinsonsDiseaseDay

有文献记载,早在年我国中医大家张锡纯就治愈了多个帕金森患者,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ParkinsonsDiseaseDay)。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最早系统描述这种疾病的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是从整体观入手(即: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辩证施治,是根据每个人表现出的症状,对每个不同的人不同的症状,对症治疗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古至今大量的医案中都可以看到不同的中医大家在治疗类似疾病中屡起沉疴

中医药尤其是针灸治疗,对帕金森病能起到延缓病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断病情。目前的治疗方法,中医针药并施,针炙治疗中以:“内四外三”和“脑供血针”为主,药物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中老年患者得帕金森病病机,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肾虚髓空,脑髓失养,清窍失灵则出现大脑对肢体的调控功能下降,出现震颤或者肢体活动不自如,甚至是二便调节障碍。

因此从肾虚髓空,脑髓空虚的角度进行补肾填髓,通脑填精,通脑益智,进行中药的调理,可以延缓病情,或者对一些早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具有部分阻断病情的效果。另外,通过头部针灸治疗和远端配穴的针灸治疗,对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尤其对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延缓或阻断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并且中医药和针灸治疗没有依赖性,成瘾性,也不存在平台期。平台期是指这个病西医药的治疗,一般患者服用都是在前面的2-5年有很好的疗效,多数患者5年以后进入平台期,就是在药物加量或增加种类的情况下,原有帕金森病的症状并不缓解,进入了一种吃上药症状也控制不理想的状态。

因此中医药在这方面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早在年,国医大师张锡纯中医治疗获奇效,曾在当时的《天津中医》上刊登病案,总有效率达94.12%。

《名医张锡纯治疗震颤麻痹(帕金森病)医案》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少时广涉浓猎经史子集,读书之暇随父习医。

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

年,奉天设医院——医院,聘张氏为院长。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震颤麻痹(帕金森病)

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二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震颤和体位不稳为主要症状。本病基本上属于中老年疾病,40岁以前发病者很少,而60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达1%。单纯老龄化的规律可能助长发病机制,一是黑质细胞逐年减少;二是神经细胞的单胺氧化酶含量居高不下,易于氧化外来致病因子。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进行性病程。本病逐渐发展,不经治疗者,一般在起病10年左右因严重肌强直和继发的关节强硬而不能行动。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跌伤、褥疮等。治疗用抗胆碱药物、金刚烷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左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对症治疗,必要时可用手术治疗。

02

震颤麻痹(帕金森病)

震颤麻痹属中医的"震颤"。其病因病机主要在肝,肝属风木,主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致肝风内动;或风夹湿痰,脉络不通,筋失所养;或因脾肾虚衰,不运化水湿,化热生痰,湿痰阻络,痰热动风。种种原因均可导致筋脉失养,而成震颤。

03

医案分享

治疗时宜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滋补肝肾,活血通络。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首选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加减:

生龙骨15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天麻10克,生龟板15克(先煎),石决明15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怀牛膝20克,白芍12克,玄参10克,杜仲10克,茵陈10克,夏枯草10克。

舌质紫暗、多瘀斑,加桃仁、红花、丹参活血通络;脾虚、痰热者,加陈皮、黄芩、半夏、胆南星健脾化痰。

根据《天津中医》,,(5):17。18,曹文兰报道:用镇肝熄风汤和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17例,痊愈11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12%。处方: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15克,牛膝10克,寄生2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郁金10克,沉香6克,生赭石15克,白芍15克,川楝子12克,香附12克,丹参15克,菖蒲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

食疗推荐

END

??

注意

特别提醒

图文

来源于网络

仅供参考请勿对号入座

如需帮助请咨询专业中医大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by/851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