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 1 例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 例

近日,AJNR杂志刊登以下一则病例报导。病史以下:

患者女性,59岁,出现疲乏、下肢无力和智力消退等症状。

完善头颅MRI检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头颅MRI:MRI多重FLAIR和T2WI扫描结果示脑室周围白质融会性异常信号,延伸至皮质下白质,以额叶和颞叶为主。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Steinert病)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DM1),又名Steinert病,是成人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类型。其构成是由于DMPK(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基因(19或3号染色体)DNA序列中的CTG重复序列增多而至。典型的DM1,一般在岁时病发(40岁后不常见)。其特点是出现渐进性肌肉无力,偶见认知能力消退。

症状体征

通常在30或40岁时显现症状,虽然儿童初期也可出现。男性多于女性,且症状较重。主要症状是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前两种症状更突出。肌无力见于全身骨骼肌,前臂肌和手肌无力伴肌萎缩和肌强直,有足下垂及跨阈步态,行走困难易跌交;部份病人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肌萎缩常累及面肌、咬肌、颞肌和胸锁乳突肌,病人面容瘦长,颧骨隆起,呈斧状脸,颈部瘦长稍先驱。肌强直常在肌萎缩前数年或同时产生,散布不如先天性肌强直广泛,仅限于上肢肌、面肌和舌肌。检查可证明肌强直存在,如患者延续握拳后不能立即将手松开,需重复数次后才能放松;用力闭眼后不能立即睁眼,愈咀嚼时不能张口等。用诊锤扣击肌肉的肌呈延续收缩,局部有肌球形成,多见于前臂和手部伸肌,延续数秒后恢复原状,此体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诊断要点:

I结果提示轻度脑皮质萎缩、皮质下白质病变(WML)和侧脑室扩大;

2.皮质下WML常见于额叶和颞叶;

3.在DM1中,前额叶受累是其标志性特点;

4.皮质下白质病变的严重性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干;

5.份子遗传学、肌肉活检和肌电图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艾滋病痴呆;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辐射引发的病变;毒物代谢紊乱。

医治:

对症医治。

转自丁香园









































白癜风医院
中医足疗竟有5个惊人好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by/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