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学期末复习重点及习题

组织学期末复习重点及习题

§1组织学绪论

1.LM和EM的分辨率

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LM光镜下观察的结构称显微结构)分辨率0.2μm

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EM电镜下观察的结构称超微结构)分辨率0.2nm是光镜的倍

EM的种类

①透射电镜(TEM)

电子密度高——色深

电子密度低——色浅

②扫描电镜(SEM)

2.石蜡切片术

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

3.HE染色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嗜碱性

伊红为酸性染料,使细胞质着粉红色----嗜酸性

对碱性和酸性染料都缺乏亲和力----中性

4.PAS反应

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紫红色反应产物为阳性。

1.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组织(tissue):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组织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器官。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HE染色法(HEstaining):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染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为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染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为红色。

4.嗜酸性(eosinophilic):易于被伊红等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酸性。在HE染色中,嗜酸性通常表现为红色。

5.嗜碱性(basophilic):易于被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碱性,在HE染色中通常为蓝色。

6.胚胎学(embryology):研究人个体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

7.光镜结构(lightmicroscopicstructure):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光镜结构。

8.电镜结构(electronmicroscopicstructure):用电子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电镜结构,也叫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

9.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中肽和蛋白质的技术。

10.图像分析术(imageanalysis):又称为形态计量术(morphometry)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切片提供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进而获得立体的组织和细胞内外各种结构的数量,体积和表面积等参数,从而在定量的角度反映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例如,可以使用图像分析术,获得肺泡的数量和表面积,肾小体的数量和体积,胰岛的数量和其各类细胞的百分比等。

§2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特点:

1、细胞多、间质少,排列密集整齐。

2、细胞有极性,有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3、无血管,营养物质来自于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通过基膜渗透,神经末梢丰富。

4、有基膜,连接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

5、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二、上皮组织的分类

被覆上皮——保护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三、被覆上皮的分类

被覆上皮分类依据--细胞层数及细胞垂直切面形态。

四、腺上皮和腺

1、定义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构成的器官

2、分类

a、外分泌腺:

分泌部--浆液性腺泡(蛋白质分泌细胞)、黏液性腺泡(糖蛋白分泌细胞)、混合型腺泡。

导管部--将分泌物排出至特定部位。

b、内分泌腺:

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网状,无导管,分泌物为激素。

五、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一)上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纤毛

1.微绒毛(光镜下看不到)

(1)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直径0.1um.

(2)组成: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

(3)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小肠)和刷状缘(肾小管)

(4)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2.纤毛

(1)上皮细胞游离面较长突起,长5-10um,直径约0.2-0.5um,光镜下可见

(2)内部结构(9+2):周围九组二连微管,中央2条单微管(动力蛋白臂,分解ATP后附着相邻微管,产生位移或滑动)

(3)功能:节律性定向摆动

(二)上皮细胞的侧面

1.紧密连接(又称封闭小环)

(1)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2)相邻细胞膜间断融合,非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在紧密连接区,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呈格状的脊,脊脊相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无脊的部分可有10-15nm的间隙。

(3)屏障作用: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2.中间连接(黏着小带)

(1)位于紧密连接下方

(2)细胞间隙里有中等电子密度的丝状物,胞质侧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交织组成终末网。

(3)黏着作用,保持细胞形态,传递细胞收缩

3.桥粒(黏着斑)——最牢固

(1)呈斑状;细胞间隙有丝状物,中央有致密中间线,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成附着板其上有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并成袢状返回胞质

(2)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摩擦(皮肤、食管)

4.缝隙连接

(1)结构:2—3nm细胞间隙,内有许多间隔相等的连接点;细胞膜中有许多分布规律的连接小体对接,食腔连通

(2)功能: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是相邻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功能同步化(常见于心肌细胞之间,平滑肌细胞之间与神经细胞之间

(3)连接复合体:上述4种连接中2个或2个以上毗邻存在,叫做连接复合体

(三)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1.基膜

(1)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之间形成的薄膜

(2)LM:HE染色呈粉红色(见于少数上皮细胞)

(3)EM:基板+网板

基板:紧贴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薄层透明质和其下的密度高的致密层构成(透明层+致密层)——上皮细胞分泌

网板:网状纤维+基质有时有少许纤维

(4)功能:支持与固着半透膜,有利于物质交换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分化

2.质膜内褶

(1)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内褶。内褶内含有较多纵形排列线粒体

(2)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面底部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3.半桥粒

(1)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

(2)结构:为桥粒结构的一半

(3)功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

1.内皮(endothelium):是贴衬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很薄,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以及内皮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2.间皮(mesothelium):是分布在胸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表面光滑,湿润,有利于内脏的活动。

3.极性(polarity):细胞不同表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的性质,称为细胞的极性。细胞朝向体表或有腔器官的腔面的一面,称为游离面;与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的一面称为基底面。细胞之间相互连接的一面称为侧面。

4.微绒毛(microvillus):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突起。内部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绒毛可以显著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具有吸收功能的细胞,如小肠的吸收细胞,其微绒毛数量多,排列紧密,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

5.纤毛(cilium):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电镜下,纤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纵行的微管。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6.质膜内褶(plasmamembraneinfolding):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形成的许多内褶;内含大量长杆状的线粒体。质膜内褶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7.基膜(basementmembrane):又称基底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较厚的基膜光镜下呈现为均质的粉红色条带,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两部分。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固着和物质交换的作用。

8.腺上皮(glandularepithelium):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

9.腺(gland):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称为腺。其中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的腺,称为外分泌腺;分泌物进入腺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或淋巴管,被运送到作用部位的腺称为内分泌腺。

单项选择题

1.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是

A细胞的形态

B细胞的层数

C细胞的层数和形态

D分布和功能

2.变移上皮分布于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结肠

3.杯状细胞常见于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4.内皮衬贴于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血管

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

A消化道

B呼吸道

C泌尿生殖道

D循环管道

6.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之间最发达的细胞连接是

A紧密连接

B桥粒

C中间连接

D缝隙连接

7.微绒毛内纵行排列的结构是

A微管

B微丝

C微管和微丝

D微体

8.角化细胞胞质内充满

A弹性蛋白

B粘蛋白

C糖蛋白

D角蛋白

9.纤毛的内部有

A微丝

B微管

C中间丝

D张力丝

10.具有屏障作用的细胞连接是

A桥粒

B缝隙连接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1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

A桥粒

B半桥粒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12.下列哪项细胞连接又称为通讯连接

A桥粒

B缝隙连接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13.下列哪项不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结构

A基膜

B质膜内褶

C桥粒

D半桥粒

14.下列哪项腺体的分泌物需经导管排出

A甲状腺

B肾上腺

C食管腺

D甲状旁腺

15.下列哪项不含有粘液性腺细胞

A下颌下腺

B食管腺

C胰腺外分泌部

D十二指肠腺

16.腺是

A以腺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

B是腺细胞

C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17.有关浆液性细胞,何项为错

A核为扁圆形,居细胞偏下部

B有粗面内质网

C有高尔基复合体

D有酶原颗粒

18.粘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

A有粗面内质网

B有粘原颗粒

C有高尔基复合体

D核圆形,居细胞基底部

简答题:

1.试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及分类?

2.简述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CCBDB6-10BBDBD

11-15BBCCC16-18CAB

简答题

1.答: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有极性,朝向体表和各种管、腔、囊内表面的一侧为游离面,对应的一面为基底面;一般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上皮具有吸收、保护、分泌、排泄等功能。按其功能和分布可讲上皮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两类。

2.答: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构成。分泌部又称腺泡,呈泡状或管泡状,由一层锥形腺细胞围成,中央有腔隙;导管与分泌部只想相连,由单层或复层上皮组成。

§3结缔组织

一、结缔组织的特点

1、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2、由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基质、纤维和组织液)构成

3、无极性、分布广

4、起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等功能

二、结缔组织的分类

1、血液

2、软骨、骨

3、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三、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特点

组成:细胞、细胞间质(纤维、基质、组织液)

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含量少且排列疏松(又称蜂窝组织)、基质丰富,广泛分布于器官和组织间

四、七种细胞和三种纤维的光电镜结构和主要功能

1、细胞

a.成纤维细胞--附着在胶原纤维上,固有

LM:胞体较大,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核大仁清色浅)

EM: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形成三种纤维,形成基质的蛋白质。

处于静息状态的成纤维细胞称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沿胶原纤维散在分布,来源于血中单核细胞

LM:活跃时伸出较长或形态不规则的伪足,核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含有颗粒和空泡

EM:有不规则皱褶、微绒毛和球形隆起;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残余体。以及数量不等的糙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功能:1、吞噬作用2、参与免疫应答3、分泌功能

c、浆细胞--分布在慢性炎症部位,来源于B淋巴细胞

LM:核小、圆或卵圆形,偏于细胞一侧,核内染色质丰富,多聚集在核周围并向核中心呈辐射状排列,呈车轮状;胞质强嗜碱性,近细胞核处有一着色较浅而透明的区域称核周晕

EM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平行排列,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d、肥大细胞--分布在小血管、淋巴管附近,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

LM:胞体大,圆或卵圆形,胞质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核小而圆,着色深,居中

EM:表面有绒毛,颗粒呈旋涡状

功能: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起过敏反应。

e、脂肪细胞

f、间充质细胞

g、白细胞

2、纤维

a、胶原纤维:(白纤维)

LM:较粗,HE染色呈粉红带状,波浪状走行,分支交织成网。

EM:胶原原纤维,有64nm周期性横纹。化学成分: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胶原原纤维→胶原纤维

特点:韧性大,抗拉性强。无弹性。

b、弹性纤维:(黄纤维)

LM:较细,HE染色呈浅粉红色,醛复红染色为紫红色。直径为0.2——1um。细丝状,折光率强,分支交叉成网。

EM:微原纤维,弹性蛋白。

物理特性:弹性大。

c、网状纤维

LM:HE染色淡红色,直径为0.2——1um。镀银染色呈黑色分支交织成网。

EM:胶原原纤维,有64nm周期性横纹。

化学成分:III型胶原蛋白,多糖和糖。组成:由III型胶原蛋白组成,表面覆盖糖蛋白。

物理特性:有韧性,无弹性

1.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细胞较大,多突起。细胞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呈弱嗜碱性。成纤维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用于构成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和基质

2.巨噬细胞(macrophage):是体内广泛存在的具有强大吞噬功能的细胞。细胞形态多样,细胞核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电镜下胞质内见大量溶酶体、吞噬体等。巨噬细胞具有趋化运动、吞噬、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和分泌等作用。

3.浆细胞(plasmacell):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形,多位于细胞的一侧,染色质成粗块状沿核膜呈辐射状排列。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电镜下,胞质内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的功能。

4.肥大细胞(mastcells):是体内分布广泛的一种参与过敏反应的细胞。细胞较大,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小,圆形或卵圆形,多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内充满嗜碱性的颗粒,内含组胺、肝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肥大细胞除参与过敏反应外,在伤口愈合,血管再生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5.间充质(mesenchyme):是胚胎时期一种较原始的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组成,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平滑肌等。

6.胶原纤维(collagenousfiber):是人体细胞外基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纤维,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故又称为白纤维。HE染色呈嗜酸性,呈现红色,纤维粗细不等,波浪状,相互交织成网。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赋予组织韧性。

7.弹性纤维(elasticfiber):是人体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纤维成分,含量较胶原纤维少,但分布广泛。新鲜状态为黄色,又称黄纤维。特殊染色见弹性纤维较细,直行,粗细不等。弹性纤维弹性强韧性差,赋予组织弹性。

8.网状纤维(reticularfibers):是人体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纤维成分,用银染法,网状纤维呈现黑色,又称为嗜银纤维。网状纤维较细,分支多,相互交织成网。网状纤维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交界处,以及造血器官和内分泌腺中,构成微细的支架。

9.组织液(tissuefluid):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内的液体称组织液。组织液不断更新,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成为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10.趋化性(chemotaxis):某些细胞具有沿某些化学物质浓度梯度,向浓度高的部位移动聚集的特性,称为趋化性。

11.基质(groundsubstance):是由水化的生物大分子构成的不定型胶状物质,主要为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结缔组织是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固有结缔组织

D网状组织

2.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表示其

A功能旺盛

B功能静止

C进入衰老状态

D准备分裂增生

3.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是

A合成和分泌抗体

B抗原提呈作用

C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D合成抗体

4.有关浆细胞何项为错

A核中异染色质成辐射状排列

B胞质丰富,嗜碱性

C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

D能合成与分泌抗原

5.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6.具有趋化性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7.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8.与过敏反应有关的两种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

B单核细胞和肥大细胞

C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9.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10.又名白纤维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11.又名黄纤维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12.构成基质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主干的是

A透明质酸

B蛋白质

C糖胺多糖

D硫酸软骨素

13.癌细胞等可产生哪种物质破坏基质的分子筛

A透明质酸酶

B胶原蛋白酶

C碱性磷酸酶

D酸性磷酸酶

14.产生组织液的部位是

A毛细血管动脉端

B毛细血管静脉端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15.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由哪种细胞生成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16.关于肥大细胞的异染性颗粒,错误的是

A粗大

B嗜碱性

C被甲苯胺蓝与醛复红染成紫色

D内含白三烯.

17.具有嗜银性,银染呈黑色的纤维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18.巨噬细胞来源于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间充质细胞

D巨核细胞

19.关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正确的是.

A被吞噬物形成吞噬体

B均属于非特异性吞噬

C吞噬细菌后变为脓细胞

D所有吞噬活动均与溶酶体无关

20.弹性组织主要分布于

A项韧带和黄韧带

B肌腱和腱膜

C真皮和巩膜

D椎间盘及耻骨联合处

21.有关黄色脂肪组织何项为错

A维持体温

B是体内最大的储能库

C在寒冷的刺激下产生大量热能

D缓冲、保护、填充

22.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A纤维较少,基质多,细胞排列紧密

B纤维和基质多,细胞排列紧密

C纤维多且排列紧密,细胞和基质少

D纤维和细胞多且排列紧密,基质少

23.变态反应的发生与肥大细胞释放哪种物质有关

A白三烯

B组胺

C肝素

D白三烯和组胺

24.HE染色切片上,黄色脂肪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A核扁圆、偏于一侧,胞质呈泡沫状

B核扁圆、偏于一侧,胞质呈空泡状

C核扁圆、偏于--侧,胞质呈紫蓝色

D核圆、居中,胞质呈空泡状

25.下列哪种细胞可分泌肝素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肥大细胞

26.与腱细胞构成肌腱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胶原纤维束

27.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是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脂肪细胞

D肥大细胞

28.能分化形成其他细胞的是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脂肪细胞

D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29.被醛复红染成紫色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30.下列哪项不属于巨噬细胞的分泌产物

A补体

B溶菌酶

C白三烯

D白细胞介素I

31.不能通过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分子筛的是

A激素

B水

C二氧化碳

D大部分细菌

简答题:

1.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2.试述浆细胞的光、电镜结构,来源和功能。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CBBDB6-10CDCCA

11-15BAAAA16-20DCBAA

21-25CCDBD26-30DBDBC

31D

简答题

1.答: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细胞少,种类多,包括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肥大细胞等。细胞外基质多,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该组织分布十分广泛,在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其具有支持连接、防御保护、营养和修复的功能。

2.答: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圆形,染色质多聚集在核周并呈辐射状排列,形似车轮装。细胞质较多,嗜碱性,近细胞核处有一色较浅而透明的区域。电镜下可见到胞质内含大量密集的粗面内质网,浅染区是高尔基复合体所在的部位。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浆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4软骨和骨

同源细胞群:在软骨凹陷内不断分裂增殖,常形成2~8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它们是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化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

一、软骨的类型及主要成分

透明软骨——胶原原纤维

弹性软骨——弹性纤维

纤维软骨——胶原纤维束

二、骨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主要功能

三、骨密致的分类及构成

环骨板:内环骨板、外环骨板

骨单位(哈弗斯系统):中央管、哈弗斯骨板

间骨板

1.同源细胞群(isogenousgroup):是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软骨细胞群。每个同源细胞群有2~8个软骨细胞,包含在一个大的软骨陷窝内,后者又分成几个小的陷窝,各含一个软骨细胞。越靠近软骨的中部,同源细胞群的细胞数目越多,反映了软骨的间质性生长。

2.软骨陷窝(cartilagelacuna):软骨基质中软骨细胞所在的小腔,称为软骨陷窝。

3.软骨囊(cartilagecapsule):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中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嗜碱性强,染色深,称为软骨囊。

4.骨单位(osteon):又名哈弗斯系统(Haversiansystem),骨单位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结构单位,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组成。

5.骨板(bonelamella):是呈板层状的骨基质,由大量胶原纤维、骨盐及少量无定型基质组成。同一层骨板内的胶原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胶原纤维相互垂直。

6.骨原细胞(osteoprogenitorcell):是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干细胞,位于软骨膜和骨膜内层。细胞呈梭形,较小,胞质少,核呈椭圆形或细长行。骨原细胞可分化为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单项选择题

1.软骨囊是指

A软骨细胞所在的小腔

B软骨细胞周围的软骨基质

C软骨的软骨膜

D软骨周围的结缔组织

2.下列哪项不是透明软骨的特点

A分布较广,如关节

B肋软骨、呼吸道某些软骨也是透明软骨

C透明软骨新鲜时呈半透明状

D细胞外基质中仅为少量胶原纤维,而基质十分丰富

3.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软骨细胞类型

B无定形基质

C纤维类型

D软骨细胞和纤维类型

4.骨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A细胞种类少

B胶原纤维少

C骨基质呈同心圆状状

D细胞外基质钙化

5.相邻骨细胞突起之间有

A连接复合体

B缝隙连接

C桥粒

D紧密连接

6.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相同超微结构是

A溶酶体多

B滑面内质网丰富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C粗面内质网丰富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D溶酶体和线粒体多

7.骨质的结构呈

A板层状

B条索状

C均质状

D团块状

8.关于破骨细胞的形态描述,哪项错误

A体积大,胞核1~2个,大而圆

B胞质嗜酸性

C紧贴骨组织一侧有皱褶缘

D有大量线粒体和溶酶体

9.类骨质是指

A钙化的软骨基质

B未钙化的软骨基质

C钙化的骨基质

D未钙化的骨基质

10.在长骨中,体积最大细胞的是

A骨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骨祖(原)细胞

11.下列哪些结构内含毛细血管

A软骨陷窝

B骨陷窝

C中央管

D骨小管

12.构成骺板的是

A透明软骨

B数层平行的骨板

C骨组织

D类骨质

13.骨膜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作用

B营养作用

C成骨作用

D营养和成骨作用

14.类骨质是由哪种细胞分泌的

A骨祖细胞

B骨细胞

C成骨细胞

D破骨细胞

15.破骨细胞来源于

A单核细胞

B巨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16.关于骨细胞,下列哪项错误

A是多突起细胞

B胞体所在的空间称骨陷窝

C突起细而长,相邻细胞突起借紧密连接相互连接

D突起所在的空间称骨小管

17.骨祖(原)细胞分布于

A骨外膜

B骨内膜

C骨外膜和骨内膜

C骨板之间

18.长骨骨干内的血管穿行于

A骨小管内

B中央管内

C穿通管内

D中央管内和穿通管内

19.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粘连蛋白和水

B层粘连蛋白和水

C蛋白多糖和水

D硫酸软骨素和水

20.在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有

A血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21.成骨细胞释放的基质小泡的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A骨质脱钙

B类骨质形成

C类骨质钙化

D骨细胞形成

22.骨单位中央管内不存在

A神经

B淋巴管

C组织液

D骨内膜

23.关于破骨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来源于单核细胞

B胞质嗜碱性强

C数目较成骨细胞少

D分布于骨组织边缘

24.下列哪个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A破骨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肝巨噬细胞

D小胶质细胞

25.HE染色切片上,透明软骨内的纤维难以分辨,其原因就是

A纤维太少

B纤维太短

C纤维不着色

D纤维折光性与基质相同

26.骨板由下列哪项构成

A胶原纤维和骨细胞被粘合质粘着

B弹性纤维和骨细胞被粘合质粘着

C胶原纤维被粘合质粘着,并有钙盐沉着

D胶原纤维和骨细胞被粘合质粘着,并有钙盐沉着

27.骨小梁由下列哪项构成

A环行骨板和骨细胞

B哈弗系统和骨细胞

C环行骨板、哈拂系统和间骨板

D数层不规则的骨板和骨细胞

28.骨小管内含

A骨细胞突起和组织液

B毛细血管和血液

C胶原纤维和基质

D骨细胞突起和毛细血管

*29.骨膜对骨的生长和修复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因为

A含丰富的血管

B含成骨细胞

C含骨祖(原)细胞

D含成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

*30.长骨骨干密质骨穿通管内含

A骨陷窝和骨细胞突起

B骨细胞突起和血管

C血管和神经

D神经和骨陷窝

31.纤维软骨可见于

A耳廓

B鼻翼

C椎间盘

D肋软骨

32.软骨囊嗜碱性强的原因是含有较多的

A透明质酸

B硫酸软骨素

C硫酸角质素

D纤维成分

33.下列哪些细胞位于骨板或骨板之间

A骨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骨祖(原)细胞

34.透明软骨可见于

A会厌

B耻骨联合

C关节软骨

D耳廓

35.纤维软骨中的纤维是

A胶原原纤维

B胶原纤维束

C弹性纤维

D网状纤维

36.不能为为骨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的是

A破骨细胞

B骨基质

C骨小管

D中央管

*37.关于粘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布于骨单位表面

B骨盐较多

C胶原纤维较多

D此处折光性强

38.关于骨单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

B呈圆筒状,由中央管和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构成

C骨细胞位于各层骨板之间或骨板内

D贯穿中轴的管道称穿通管

简答题

1.试述成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试述破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骨组织的发生基本过程?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BDCDB6-10CAADC

11-15CADCA16-20CCDCD

21-25CBBBD26-30CDACC

31-35CBACB36-38ACD

简答题

1.答:成骨细胞胞体较大,呈矮柱状或椭圆形,分布在骨质的表面。幼儿的成骨细胞较多。细胞核呈圆形,核仁明显。细胞质强嗜碱性,染为深蓝色。在电镜下可见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具有分泌类骨质的功能。

2.答:破骨细胞数量较少,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一般可含6~50个细胞核。破骨细胞紧贴骨质的一侧有褶皱缘,细胞质嗜酸性,电镜下可见丰富的线粒体和溶酶体。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吸收骨的能力。

3.答:(1)骨组织的形成:首先形成类骨质,骨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埋后转变为骨细胞,然后类骨质钙化成为骨组织。

(2)骨组织的吸收:骨组织形成的同时,原有骨组织的某些部位又可被吸收,即骨组织被侵蚀溶解,在此过程中破骨细胞其主要作用。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同时存在,处于动态平衡。

§5血液

一、血清血浆的概念

血浆:相当于细胞间质,由水(90%),血浆细胞,脂蛋白、酶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组成。

血清:当血液流出血管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并网络血液有形成分凝固成血块,同时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血清。

二、各类白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主要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形态:直径10——12um,胞质内含许多细小颗粒(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核呈杆状或分叶(2——5)

核左移(1——2):严重细菌感染

核右移(4——5):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嗜天青颗粒:浅紫色,20%体积大,为溶解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体等酸性水解酶类

特殊颗粒:浅红色,80%体积小,为分泌颗粒,含碱性磷酸酶、溶解酶、吞噬素等

功能:趋化作用、吞食细菌和异物

2.嗜酸性粒细胞

(1)形态:直径10~15μm,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阳离子蛋白。

(2)功能: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

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1)形态:直径10~12μm,核分叶、S形或不规则;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

(2)分泌物(同肥大细胞):嗜碱性颗粒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细胞基质内有白三烯。

(3)功能:参与过敏反应的形成。

4、单核细胞(monocyte)

(1)形态:直径14~20μm;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胞质弱嗜碱性呈灰蓝色,含许多嗜天青颗粒。

(2)功能: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

5、淋巴细胞(lymphocyte)

(1)形态

① 小淋巴细胞:6~8μm,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

② 中淋巴细胞:9~12μm,胞质较多,含少量嗜天青颗粒,核染色质略稀疏,着色略浅。

③ 大:淋巴细胞13~20μm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有部分中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中。

(2)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

三、血液有形成分的正常值

四、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概念

(1)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造血干细胞。起源于卵黄囊血岛,出生后主要位于红骨髓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以及.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

(2)造血祖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化方向确定,亦称定向造血干细胞,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于造血祖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网织红细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这些细胞内上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染色呈细网状,称网织红细胞。核糖体的存在,表示网织红细胞尚有继续合成红细胞的能力。

1.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内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判断骨髓造血功能,对血液病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2.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egranulocyte,neutrophil):有粒白细胞的一种,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胞质内含细小的、淡红色的特殊颗粒和少许嗜天青颗粒,具有很强的趋化性和吞噬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eosihophilicgranulocyte,eosinophil):有粒白细胞的一种,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胞核多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的作用。

4.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granulocyte,basophil):有粒白细胞的一种,仅占白细胞总数的0%~1%。细胞核分叶,呈S型或不规则形。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蓝色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细胞质内有白三烯,具有参与过敏反应的作用。

5.血象(hemogram):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称为血象。

6.单核细胞(monocyte):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属于无粒白细胞。球形细胞,核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等,胞质丰富,弱嗜碱性,含有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分化为巨噬细胞等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7.淋巴细胞(lymphocyte):白细胞的一种,属于无粒白细胞。外周血中大部分为直径6-8微米的小淋巴细胞,球形细胞,一侧常有浅凹,核圆,着色深,胞质很少,在核周形成很薄的一圈,嗜碱性,晴空样蔚蓝色。淋巴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

单项选择题

1.血液加入抗凝剂沉淀后,可分为三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A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

C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D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2.区分有粒与无粒白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细胞大小不同

B细胞有无分叶

C细胞内有无特殊颗粒

D细胞内有无嗜天青颗粒

3.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4.红细胞胞质中主要含有

A核蛋白

B肌动蛋白

C血影蛋白

D血红蛋白

5.有关单核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

A是体积最大的血细胞

B细胞核多呈肾形

C胞质染成蓝灰色

D胞质内无颗粒

6.能转化为巨噬细胞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7.红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分是

A核蛋白核血红蛋白

B血影蛋白和血红蛋白

C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D血红蛋白和肌动蛋白

8.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哪项错误

A嗜酸性粒细胞含组胺酶

B具有抗寄生虫作用

C导致过敏反应

D占白细胞总数0.5%~3%

9.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

A胚胎卵黄囊的血岛

B胎儿脾脏

C胎儿骨髓

D胎儿肝脏

10.构成造血组织的是

A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

B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

C网状纤维和造血细胞

C网状纤维和造血干细胞

11.血小板的寿命是

A天

B7~14天

C2~3天

D8~10天

12.红细胞脱去细胞核发生在

A原红细胞

B早幼红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晚幼红细胞

13.关于巨核细胞,哪项错误?

A原巨核细胞和幼巨核细胞发育而来

B幼原核为8~32倍体

B在原巨核细胞阶段开始出现血小板颗粒

D胞质脱落后成为血小板

14.血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

A早幼阶段、中幼阶段、晚幼阶段

B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

C原幼阶段、中幼阶段、晚幼阶段

D干细胞阶段、祖细胞阶段、幼细胞阶段

15.血液约占体重的

A5%

B7%

C10%

D12%

16.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浆和血细胞

D血清和血细胞

17.血浆中相当于一般结缔组织的纤维成分的是

A胶原纤维

B胶原原纤维

C网状纤维

D纤维蛋白原

18.正常情况下血浆约占血液容积的

A55%

B45%

C65%

D50%

19.临床血象测定的内容包括

A血细胞形态和数量

B血细胞形态、数量和百分比

C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

D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和比重

20.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称为

A出血

B渗血

C血影

D溶血

21.成年女性血液中,红细胞的正常值是

A3万~5万个/μl

B万~万个/μl

C35万~55万个/μl

D0~0个/μl

22.正常成人外周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是

A0.5%~1.5%

B3%~6%

C8%

D10%~15%

23.中性粒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

B细胞质内含有20%的中性特殊颗粒和80%嗜天青颗粒

C细胞核分杆状核和分叶核

D能变形运动,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

24.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含有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25.红细胞的形态为

A不规则形

B球形

C双凸圆盘状

D双凹圆盘状

26.有关红细胞何项为错

A提供全身细胞所需的氧

B无核无细胞器

C形态不能变

D与人体ABO血型有关

27.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一般是

A数周

B数天

C半年至1年

D天左右

28.白细胞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核的形态

B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及其嗜色性

C胞质的嗜色性和核的形态

D胞质内有无颗粒

29.成人血白细胞的正常值是

30.中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内含有

A吞噬素、溶菌酶

B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

C过氧化物酶、吞噬素、组胺酶

D组胺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

31.中性粒细胞的嗜天青颗粒内含有

A碱性磷酸酶

B吞噬素和溶菌酶

C酸性磷酸酶和髓过氧化物酶

D组胺酶和肝素

32.核左移是指何种细胞增多

A1~2叶的嗜酸性细胞增多

B4~5叶的嗜酸性细胞增多

C4~5叶的中性粒细胞增多

D杆状和2叶核的中性粒细胞增多

33.脓细胞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形成的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34.特殊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是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35.嗜碱性粒细胞的与肥大细胞的相同点是

A细胞的分布相同

B核的分布相同

C颗粒的大小相同

D颗粒的内含物相同

36.嗜酸性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内含有

A组胺酶

B碱性磷酸酶、组胺和肝素

C肝素、组胺和白三烯

D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酶

37.最原始的造血细胞是

A造血干细胞

B定向干细胞

C造血祖细胞

D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38.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AB细胞

BT细胞

CK细胞

DNK细胞

39.红骨髓的主要成分是

A疏松结缔组织和血窦

B血窦和造血细胞

C血窦和造血组织

D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

40.血液属于何种组织

A固有结缔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淋巴组织

D结缔组织

41.血小板由下列哪种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成

A淋巴细胞

B巨核细胞

C单核细胞

D巨噬细胞

42.对造血干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又称多能干细胞

B可增殖、分化为造血祖细胞

C只能向某一血细胞系统增殖、分化

D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43.人体骨髓腔内开始出现黄骨髓是在

A胎儿后期

B出生前后

C1岁左右

D5岁左右

44.构成造血组织的支架是

A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

B成纤维细胞和网状纤维

C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

D网状组织和血窦

45.下列哪项不是血清的成分?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葡萄糖

46.正常成人男性的血红蛋白的量是是

A~g/L

B12~15g/L

C~g/L

D90~g/L

47.在周围血涂片中,最难找到的白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48.煌焦油蓝染色显示的网织红细胞内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电镜下是

A残留的粗面内质网

B残留的滑面内质网

C残留的核糖体

D残留的高尔基复合体

49.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约为白细胞总数的20%~25%

B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大、中、小三型

C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

D淋巴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

50.能减轻过敏反应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51.关于血小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凸圆盘状,活动时形态改变

B颗粒区含有兰紫色的颗粒

C透明区含有环形空泡

D胞质内有开放小管与胞膜相通

52.关于单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最大的白细胞

B细胞核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

C进入结缔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

D死亡后变为脓细胞

53.关于嗜碱性粒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呈球形

B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

C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

D电镜下颗粒内含方形或长方形结晶

54.各类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嗜酸性粒细胞为6%~10%

B嗜碱性粒细胞为0~1%

C淋巴细胞为20%~30%

D单核细胞为3%~8%

55.下列不是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A确定骨髓的造血功能

B估价预后的指标之一

C评价红细胞运输氧的指标之一

D对贫血类疾病有诊断价值

56.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的功能

A止血和凝血

B抗凝血作用

C促进血管收缩

D刺激内皮增殖

简答题

1.试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和正常值?

2.试述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3.试述单核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DCADD6-10CCCAB

11-15BDCBB16-20CDACD

21-25BABCD26-30CDBCA

31-35CDBCD36-40DAACD

41-45BCDAC46-50ABCAB

51-55CDDAC56B

简答题

2.答:是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细胞核有杆状核和分叶核两种。分叶核的叶数2~5叶不等,正常成人血液中多件2~3叶核的细胞。细胞质有许多细小的颗粒,电镜下又可分为两种:即特殊颗粒,较小,内含溶酶菌、吞噬素;嗜天青颗粒,较大,内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霉与酸性水解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是杀灭细菌。

3.答: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是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细胞核形态多样,呈圆形、卵圆形、肾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颗粒细小,呈细网状,染色较浅。细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染为浅灰蓝色,内含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在血液内具有一定的吞噬作用,穿出血管后分化为巨噬细胞。

§6肌组织

1.肌组织的不同点、共同点

2.肌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由上千条与长轴平行的粗细肌丝规律排列构成。

3.粗肌丝

分布:肌节长贯暗带,中央固定于M线,两端游离,末端止于明带暗带交界处。

构成:由肌球蛋白组成

4.细肌丝

分布:一端固定于Z线,一段伸入粗肌丝间,中止于H带外侧

构成: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5.肌节、横小管、三联体、闰盘的概念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它由1/2I带+A带+1/2I带所组成,是骨骼肌细胞和功能的基本结构

横小管:肌膜以垂直于肌纤维长轴方向陷入肌质内形成的管状结构,又称T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肌纤维内部,引起肌原纤维同步收缩。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相邻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在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质网膜上

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称闰盘

1.肌节(s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zz/852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