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近期,我院神经内科与患者面对面进行了帕金森病的宣教,改变了患者对帕金森病的认知,使老年人进一步了解帕金森病及其预后。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70岁以上患病率达3%~5%,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而且每年新发病例近十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年中国帕金森患者将达到万人。目前帕金森患者正趋于年轻化,每十个患者中就有一个是青少年型帕金森患者。
历史
早在年英国外科医生JamesParkinson首先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记载了除肌强直以外的现在帕金森病的所有症状。法国神经内科医生JeanMartinCharcot教授在年6月12日的讲义中绝赞帕金森病的记载,并提倡将此病称为“帕金森病”。年,前苏联病理学家KonstantinTretiakoff发表了帕金森病的病灶为黑质,帕金森病的病理基础为黑质变形。年,初次给帕金森病患者服用多巴胺前体物质--左旋多巴,被认为是减轻帕金森症状的黄金药物。年,发现脑深部电刺激(DBS)可以作为对左旋多巴不反应患者的替代疗法。
临床表现
“走起路来小碎步,手抖动的连筷子都拿不稳,说话越来越含糊,表情僵硬失去笑容,日常动作变慢......”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可总结为“抖、僵、慢”三字。
·抖指手、胳膊、小腿、下颌和面部不由自主的抖动;
·僵指肌肉变得紧绷,四肢活动的时候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
·慢指动作缓慢,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脸等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无法迈开脚步,而以小碎步前进。
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多为中老年,年龄是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帕金森病的病因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这并不代表帕金森病就是绝症。目前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达到有效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医务人员对帕金森病的鉴别和治疗知晓率低、错过早期治疗时机、用药不规范,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预后的三大问题。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等。
手术治疗
安装脑起搏器-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疗法(STN-DBS)是帕金森病功能外科手术疗法的主流。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经过充分调整药物仍未能明显改善的开关现象和异动症;药物疗法控制不良的震颤;由于药物副作用(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等)而导致服药困难的患者。
康复治疗
包括心理疏导和照料,由于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目前所有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在过去的十年里,评价物理疗法对帕金森病疗效的试验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康复治疗的有效性逐步得到证实,是药物治疗和手术的重要补充。
我院是上海帕金森病研究联盟单位,神经内科帕金森专病组联合神经外科、康复科、医学影像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组成多学科协作团队,帮助患者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有效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程,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西药控制运动症状外,还将个体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证论治,控制患者的非运动症状。
★
帕金森专病门诊时间
★
周三下午13:30—16:30门诊房间
供稿|神经内科张利军
原创|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