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细胞也叫肌纤维,肌纤维由肌原纤维构成,肌原纤维又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排列而成。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肌元纤维也缩短。但是粗肌丝和细肌丝并没有缩短,他们只是发生相对移动。
所谓的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其中的“心”指的就是粗肌丝和细肌丝的中心线。
肌丝滑动学说指粗肌丝和细肌丝沿着中心点滑动。导致肌原纤维缩短,从而导致肌纤维收缩。
1.肌纤维分类:红肌纤维
a.暗红色(富含肌红蛋白和线粒体)
b有氧氧化(能量来源).
c.收缩缓慢而持久(慢缩纤维)
白肌纤维
淡红色(肌红蛋白和线粒体少)
无氧酵解(能量来源)
收缩快,持续时间短(快速纤维)
中间型肌纤维结构功能特点介于两者之间
2.抗阻力训练增加肌力的原因:增大肌肉纤维,抗阻力训练会造成肌肉细胞的良性损伤发炎,从而产生超能恢复,使肌肉纤维肥大适应训练;
募集更多运动单位,抗阻力训练使神经细胞得到锻炼,能够更好的动员肌纤维参与到运动中;
增强骨骼,从而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
3.肌肉围度增大:暂时性围度变大-训练过程中造成肌肉中更多毛细血管开放使更多血液停留在肌肉中;训练时代谢产物的滞留使体液聚集在肌肉细胞间空隙。暂时性肌肉围度变大能维持数小时。
慢性围度变大-训练造成肌肉细胞的良性损伤发炎,通过休息时的营养补充可以试蛋白质恢复到原先水平,继续休息和营养补充可以超过原先水平,产生超能恢复,使肌纤维增大,以适应训练。
4.急性肌肉酸痛介绍:
训练后2小时内的肌肉酸痛是由于堆积乳酸的肌肉会发生收缩,从而挤压血管,使得血流不畅,使代谢产物无法清除,堆积在肌肉中,刺激到痛觉收纳器。
乳酸过多将使呈弱碱性的体液呈酸性,影响细胞顺利吸收营养和氧气,削弱细胞的正常功能。
肌肉酸痛会使肌肉的本能反应趋向排斥肌肉运动,所以很难集中意念进行训练,更不用说建立肌肉--意志联系了。因此最好是等到肌肉酸痛现象消失后再训练。
用恰当的运动,尤其是伸展运动及有氧运动按摩,洗热水澡等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均衡清洁的营养,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再加上高质量的睡眠。
5.迟发性肌肉酸痛介绍:迟发性肌肉酸痛指在运动后第二天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锻炼后第二天,第三天达到顶点,5-7天后基本消失。除酸痛之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痛,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日常生活活动,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发生迟发性肌肉酸痛。
其原因还在争议,目前比较认可的是,a.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即肌细胞的良性损伤和发炎);b.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变化,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痛;c.肌肉的结缔组织(如肌腱)受伤。以上三种情况的导致原因都是身体对力量训练的不适应。
预防:
运动过程进行肌肉伸展(预防运动后肌肉痉挛)。
渐增负荷原则(肌肉训练的超负荷原则使得肌肉容易因此受伤,配合渐增负荷原则,慢慢提高肌肉的训练的质量,避免肌纤维及结缔组织损伤)。
减少进行不熟悉运动如离心收缩。
减轻:
多摄入vc含量高的食物,保证营养;
保证休息:
使肌肉伸展,热敷(48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