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S,AnkylosingSpondyliti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病变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及造成眼、肺、肌肉、骨骼等不同程度的病变,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是某些微生物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从而使四肢大关节、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该病病因尚不明,属于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
好发于13—45岁人群,男性约占70%。一旦病情加重,可导致全身大关节疼痛、残疾和沉重的经济、社会负担。在我国患病率为0.3%左右,有多万人罹患此病。
强直性脊柱炎危害巨大,切不容忽视1、腰肌萎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表现为腰部或腰骶部疼痛,伴有僵硬感,呈间歇性和反复发作,并伴随腰背疼,腰部运动受限,出现腰肌萎缩。
2、眼损害
眼损害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以急性前葡萄膜炎和急性虹膜炎多见,也可发生急性结膜炎,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也可发生视力障碍。
3、肾脏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一般见于病情高度活动和伴有外周关节受累的患者。近来国外报导肾脏受累发生率为4.3%-21.4%不等。肾脏损害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还可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除肾损害外,还有报告强直性脊柱炎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比正凡人群多见。
4、致残率高
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导致髋关节受累,在髋关节间隙变狭窄的同时、还可引起骨质破坏导致髋关节严重疼痛,久之则致髋关节形成骨性强直,失去活动功能,造成终身残废。
5、致癌率高
强直性脊柱炎分早中晚期。早期症状隐匿,可能只是腰腿疼痛、乏力等,患者不易引起重视,很多发病到中期患者,累积多个关节如膝盖、肩、脊椎等,伴随下蹲、扭头、关节屈伸苦难,这时才想到进一步治疗。此时如果没有对症治疗,很容易发展到晚期。强直晚期关节融合,疼痛加剧,骨质遭到严重破坏,发生驼背畸形,连走路都是问题,严重的失去自理能力,治疗不当还会伤害各大脏器。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科学、规范、对症诊治,早中期患者可完全康复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发展性疾病,发病前3年为最佳治疗时机。患者主观上选择什么时间治疗,对康复也有着重要意义。临床统计强直早中期治愈率在98.64%以上,随着新技术的推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而强直晚期治疗难度将非常大,治愈率暂时无评估数据。 医院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注重标本兼治,在国家专利“小分子微创技术”临床98.64%的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提出“小分子微创技术联合共刺激分子技术”科学、规范、系统、对症的诊疗方案,该治疗方案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理——慢性炎症和免疫系统紊乱两大病变出发,针对性治疗,彻底打破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传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历史格局,再次提高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愈率。
医院-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