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会阴的解剖
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狭义的会阴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厚3--4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形,表面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又称会阴体。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很大的伸展性,分娩时,其厚度可由非孕期的3--4cm变成薄膜状。
考点2外阴局部解剖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到会阴之间的组织。大阴唇是邻近两股内侧的一对纵长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其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
考点3内生殖器的解剖
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阴道黏膜呈淡红色,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子宫是有腔的肌性器官,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层,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为基底层。卵巢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
考点4前庭大腺的解剖
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盏,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细长(1--2cm),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在性刺激下,腺体分泌黏液样分泌物,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腺导管闭塞,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考点5子宫的解剖
子宫位于盆腔中部,膀胱与直肠之间。其位置可随膀胱与直肠的充盈或体位而有变化。直立时,子宫体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子宫底附于膀胱的后上方,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它是有腔的肌性器官,成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
考点6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
女性生殖器官与盆腔其他脏器相邻,其血管、淋巴及神经有密切联系。其邻近器官包括: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和阑尾。
考点7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已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相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分为三个过程:精子获能,受精过程,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
考点8骨盆的骨骼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成,其前面呈凹形,上缘向前方突出,形成骶岬;尾骨由4--5块尾椎融合。
考点9卵巢周期变化
卵巢周期变化包括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和黄体的形成及退化。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排卵后7--8天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1--2cm,外观色黄。若卵子末受精,黄体于排卵后9--10天开始退化,其功能限于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黄体细胞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考点10雌激素的生理功能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
①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②使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增生、修复。
③使宫颈口松弛、扩张,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
④促进输卵管发育和分泌,加强其收缩的振幅。
⑤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维持酸环境。
⑥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
⑦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及其他第二性征发育。
⑧促进卵泡发育。
⑨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⑩促进水、钠潴留;降低循环中的胆固醇;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考点11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①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
②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③使宫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④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⑤加快阴道上皮细胞的脱落。
⑥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⑦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⑧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
考点12黄体的发育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排卵后7--8天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1--2cm.外观色黄。若卵子未受精,黄体于排卵后9--10天开始退化,其功能限于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黄体细胞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考点13青春期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这一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的过程.是儿童到成人的转变期。该阶段女性身体迅速生长;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释放增加,第一性征(生殖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音调变高,乳房丰满而隆起,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部皮下脂肪增多);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第一次月经来潮称月经初潮,小腿白癜风泡洗药方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