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条锦鲤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今天来深扒一下异黄酮。
乍提起黄酮类化合物大家可能有点儿懵,但说起芦丁、槲皮素、水飞蓟素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家族的大明星们你一定不会陌生。
以抗氧化见长的它们已经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损伤的治疗中,我们今天暂不提它们已有的辉煌,来聊聊黄酮类化合物和帕金森病(PD)的爱恨情仇。
摄入黄酮类化合物可降低PD风险
年,时于哈佛大学医学院钱宁实验室的高翔博士及其团队发表了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旨在探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亚类(如黄烷酮、花青素等)摄入量与PD风险下降是否相关。
该研究基于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ealthProfessionalFollow-upStudy)和护士健康研究(Nurses’HealthStudy)数据库,最终确定了名受试者,其中男性名,女性名,他们在随访的20-22年间均出现PD。
研究者同时采集了受试者饮食信息,对富含黄酮类食物的五种主要来源(茶、浆果、苹果、红酒和橙汁)进行了详尽整理,确定了受试者摄入频次以及摄入量。为避免其他因素混杂,受试者的年龄、烟酒摄入、咖啡因摄入情况也均被记录。
PD的诊断是通过自我报告问卷收集的,当受试者报告后会进一步收集病历以确诊。当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以及行动迟缓三个症状中至少两个则诊断成立。
研究显示,摄入黄酮类化合物较多的受试者年龄偏大,且多不吸烟,酒精摄入量也偏少,但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摄入量较高,饮食模式也更加健康。
结合黄酮类化合物摄入及患病情况,研究者发现在男性群体中黄酮类化合物摄入增加可显著降低PD风险,但在女性人群中并未观察到这一趋势。
在男性人群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摄入量最高1/5较最低1/5人群的多变量调整HR高达0.6(风险下降40%)。进一步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区分,研究者发现花青素摄入量增加与低PD风险具有显著关联。
同样可以降低PD风险的还有黄酮醇、槲皮素、天竺葵素以及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二聚体。
表:在男性人群中苹果摄入与PD风险降低相关
不仅是年的研究,去年发表于《神经病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至少吃半份草莓、橙子、辣椒和苹果等类黄酮含量高的食物的人,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可能会降低高达20%。
在这些食物中,黄色或橙色水果和蔬菜中发现的黄酮具有最强的保护特性,并且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降低38%相关,这也就相当于让人年轻了3-4岁。蓝莓、黑莓和樱桃的保护能力仅次于橙/黄色蔬果,其含有的花青素可降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达24%。
黄酮类化合物摄入与PD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聊过黄酮类化合物与PD发病风险下降的关系,接下来谈谈二级预防。
年1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营养流行病室主任高翔团队再发文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PD患者的保护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近期诊断PD的患者数据,其中有名女性和名男性。问卷包括食用富含黄酮类食物(如茶、苹果、浆果、橙子和橙汁以及红酒)的频次,并进一步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的摄入量。
在控制了年龄等因素和一些饮食因素(如总卡路里消耗量和整体饮食质量)后,研究人员发现:
在黄酮类化合物消费量最高的25%组中,参与者的生存机会比最低组高70%。
其中摄入最高组人群日均摄入黄酮类化合物mg,而最低组的人每天消耗mg,尚不足最高组的1/5。
同样地,研究人员依旧分析了不同黄酮类物质的作用。他们发现花青素以及黄烷醇的保护作用最强,而红酒、浆果、苹果和茶中上述两种物质的含量都较高。
是相关,但依然有启示
虽然上述几项研究均仅仅证实了黄酮类物质摄入与神经保护的相关性,因果性尚未建立。但这对于指导大众日常饮食依然有重要意义。
已有研究证实,在使用蓝莓或草莓提取物后,大脑中花青素浓度会显著增加病远超外周组织。蓝莓及草莓提取物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可增加多巴胺释放、减轻氧化应激并抑制神经炎症,以上机制也与PD密切相关。
最新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张辛苑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功能,因此它们可能会降低慢性神经炎症水平,同时也有可能与脑细胞中的酶发生相互作用并减缓神经元丢失,进而防止认知衰退和抑郁。而恰好认知衰退和抑郁都与较高的死亡风险有关。
想让脑子老得慢?得勤喝茶、吃苹果,或许还可以浅酌小半杯红酒(既往不喝酒的人不推荐哦)。
参考文献:
[1]GaoX,CassidyA,SchwarzschildMA,RimmEB,AscherioA.HabitualintakeofdietaryflavonoidsandriskofParkinsondisease.Neurology.;78(15):-.doi:10./WNL.0bef7fc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