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中医是可以治愈的?
帕金森的中西医治疗探讨。首先来说呢,咱们中医没有帕金森这个病名。这个病名是由英国的一个医生,他叫詹姆斯·帕金森,这么一个人。因为是音译,我的英文不好。他在年,首先对这个病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个病就以他的名字进行了命名,这也符合咱们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命名规律。
帕金森的早期
这个阶段帕金森的运动障碍主要在一侧肢体或者两侧肢体,没有平衡的问题,也没有严重的认知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等非运动症状。
早期帕金森的治疗重点考虑帕金森的分型、年龄及认知功能等因素。
帕金森的中期
这个阶段出现了运动波动和疗效减退、剂末现象等,有中线运动症状但平衡障碍并不明显,可能有轻度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上述表现提示进入了帕金森的中期,也进入了所谓的“进展期”。需要在原来“蜜月期”时服用的药物种类、剂量和次数方面适度增加以维持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的疗效。这个阶段通常需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抗帕金森药物的联合应用。
帕金森的晚期
这个阶段有明确的平衡障碍和频繁跌倒倾向,需要借助支具或支撑,有痴呆、严重认知障碍和幻觉。
下面讲一下静止性震颤。临床上大多数的帕金森患者,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者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者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帕金森就这么奇怪。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部分型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有时反倒不抖了,有时会抖得厉害。遇到生人或激动时也抖得厉害,睡着就不抖了。”
肌强直:检查者活动帕金森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者躯干,可察觉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个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的软铅管感觉。临床上又称为“铅管样强直”。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名词。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样,故称“齿轮样强直”。患者典型主诉为肢体发硬、发僵。早期肌强直不易察觉到。此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肌张力是增加的。
再一种表现是运动迟缓。运动迟缓一般指动作缓慢,始动困难。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运动比较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运动幅度会减小,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多个方面。有的人单纯面部表情减少,瞬目减少,这种患者称为“面具脸”。有的患者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慢慢变小,这种症状称为“小写征”。另外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变得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成为异形。手臂摆动幅度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开始走的时候往往缓慢,有的人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有刹不住车的感觉。有的患者因为不能主动吞咽唾液,也不能咽下,以致出现流涎。夜间可能出现翻身困难。在疾病的早期,好多患者常常出现运动迟缓,被误诊为肌无力。或者常因一侧肢体酸胀无力而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者颈椎病。因此当一侧肢体酸胀无力或者一侧肢体活动缓慢,并且有肌张力增高时,我们就应该警惕帕金森的可能。
早期的帕金森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最近发现我的右手或者左手,活动时不得劲。不如以前利落啦,写字不如以前漂亮啦。打鸡蛋的时候呢右手不听使唤,不如另一只手那么灵活了。走路的时候呢,觉得右腿或者左腿发沉,似乎有点拖拉的感觉。
下面我再讲一下姿势和步态障碍。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中晚期出现。帕金森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有不平的路面就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主诉为:“害怕自己一个人走路,别人稍微碰一下,或者路上有一个小石头,就能把我拌倒了。最近我总是摔跤,以至于我现在走路很小心。”姿势反射可以检查出来,做牵拉试验可以检测到。一般由医者站在患者的背后,嘱患者做好准备,向后牵拉其双肩。正常人一般倒退一步就能恢复直立的体位,而帕金森患者往往要倒退几步,甚至需要人扶持才能直立。患者出现越走越快,不能止步的情况,这个在医学上的名词叫“慌张步态”。晚期的帕金森患者可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不能迈步,双脚就像被粘在地上,必须停顿数秒后方能继续前行。有时甚至无法再次起步。这种患者典型主诉为:“我起身刚要走路时,必须停顿几秒才能走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尤其在转弯或者看见前面有东西挡着时候就更不会走了。”
最后一组症候群,除了震颤、行动迟缓,患者还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型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的常见非运动型症状。患者典型主诉为:“我感觉身体很疲乏、无力,睡眠差,经常睡不着。大便费劲,大便不畅,有时候好几天一次,大便也不一定干燥。情绪很不好总是高兴不起来,记性差,脑子反应比以前慢了很多。”
下面我们来谈谈西医的治疗。西医就目前为止,治疗最有效的药物还是左旋多巴。现在也能做手术,作为药物治疗的一种补充吧。另外,现在还有一种手术,我不太明白,就是在前胸部位放一个东西充电,然后好像是促使血液循环,来缓解帕金森的。因为西医发展日新月异,几个月的时间就变化了很多。所以学习西医也很不容易,西医一般主张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还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在临床上也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只能改善症状,不能停止病情的进展,也无法治愈疾病。这就是目前西医对帕金森的认识。
帕金森的中医治疗
中医如何认识帕金森呢?中医对帕金森的认识,根据它的临床表现,一般都能归属到震颤,或者痉病范围之内。那中医如何去辨证治疗呢?疗效又怎么样呢?远期疗效又如何呢?因为西医没有客观的诊断标准,所以我们就谈不上什么评判标准了。根据我的临床观察,做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症状,我们还是能够切实做到的。
下面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对帕金森做一个病机分析。首先从临床表现上来看,患者主要是以头晕、牙颤、手抖、腿颤抖、慌张步态、平衡感减退为主要变现。这些表现呢归属于中医的病邪,应该归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就是说定位在肝,定性为风。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异议。
那么风就有内风和外风之分。外风也会间夹湿气或者寒邪或者间夹热邪,或者兼而有之。外风的患者,常常除了肢体症状还会间夹恶风寒、打喷嚏、流涕,也容易患过敏性疾病或者皮疹,或者颈椎不适。外风呢,我在临床上给他分为两大类,一个为风寒,一个为风热。
那么由于内风引起的,大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六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厥阴化风。第二种肾寒不能化水,阳虚水泛的,出现心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的真武汤证型。第三种是肝经血瘀,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的证型,这暂且叫做血水同病型吧。第四种是阴虚风动证,因为温病导致的阴虚。我们现在好多患者首诊都是西医治疗。西医的输液在补充阴液方面,是非常之快的。达到阴虚中风的患者在临床上不是很多见,而西医的补充阴液的力量确实是比我们中医强的很多。第五种类型是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肝木郁曲而不能生发,因而导致郁而化风的类型。第六种类型也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这个类型不太好说,我是这么总结的,是由于水寒土湿木郁型。“活络除颤汤”根据以往治疗案例所总结出的一种专门治疗帕金森震颤的方案,帕金森震颤类病机在于脾虚络阻,肝风内动,肝肾阴液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阳亢奋无制所致。
“活络除颤汤”通过从帕金森发病根源着手,以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镇静止颤。药物有效渗透中枢神经,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病变神经细胞,避免其继续破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提高神经系统的的自身免疫能力,促进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已经荣获国家专利!虽然中医治疗不比西医治疗那么见效快,但是中医也不像西医那样治标不治本,利弊明显,希望帕友们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纯中药组合方剂“活络除颤汤”因为治疗帕金森效果不错,已经荣获国家专利。(注:活络除颤汤并不是成药是需要大夫看过患者的情况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用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